大宋瓷娘子(364)+番外
叶青釉心头一跳,正暗道糟糕,这笔生意没法子成,又少骗...不,少赚不少银钱,就听越明礼如思虑几息后,开口找补道:
“不不不,还是不能直接送驴。”
“我想起来一件事,师长曾有一头最为喜爱的驴,说它的叫声最为可爱动听,驴活十七年死后,他十分伤心,四处搜罗叫声与原先那头驴声音一样的驴,但因为哪怕都是驴,声音也有细微的偏差,而一直未能如愿。”
“我虽愚笨,也觉得,哪怕给师长送几十,几百头,还不如送他一头像是原先那头驴的瓷驴像,让他好生怀旧一番。”
越明礼一口气说完,目光灼灼的盯着叶小娘子瞧,自己都没察觉,自己心中隐隐有些期盼叶小娘子夸夸自己。
但......
夸是不可能夸的,这辈子不可能。
叶青釉听完一口气堵在胸口不上不下,都不知道自己要先好奇一下越小公子这位师长为什么能听出来驴叫之间的细微差别,还是对方与原先那头驴之间的羁绊,一时间脸色变换,好不精彩。
“叶小娘子,叶小娘子.....?”
越明礼伸出清瘦的手,在叶青釉面前晃了晃:
“你说是不是呀?”
越明礼不是南人,可因着脾气温和,有些时候却更甚南人。
言语总是极轻,极为温和,此时尾音上调,叶青釉竟莫名从中听出了一些撒娇的意味。
再并上那一副虽未长成,却已隽秀至极的书生容貌,以及那一抹微微泛红的神采.......
几乎是瞬间,叶青釉脑子里莫名其妙就冒出来一句话——
标榜自己如何厉害,却靠着男人在前遮风挡雨,破除万难,只能算是娇妻。
一切权柄都牢牢抓在自己手中,不止一双翻云覆雨手,还有标志貌美的小郎君在跟前伺候红脸唤妻主,才叫做真本事。
这念头在脑海中一闪而过,叶青釉下一瞬脑中就警铃大作,立马努力摒弃所有杂念,正了正神色:
“......你说什么?”
越明礼有些莫名,但又重复了一遍,叶青釉这回听清楚了声音,心中过了一遍越小公子的想法,终是摇了摇头:
“也不是不好,但有可能有更好的法子,越小公子想听听的吗?”
这话说出来,就不是让人拒绝的。
越小公子自然也不例外,叶青釉道了一句‘随我来’,当即转身往自家宅院里走,穿过两道廊门,进了自家特地划出只用来存放瓷器的库房,仔细翻找起来。
此处的瓷器极多,来不及摊开一一摆放,大多数都是裹着稻草被安置在层层叠叠的架子上,更有甚者是直接被叠在竹筐里,随意放在角落里,上头看起来积了一层厚厚的灰,看的越明礼不由得生出十二分心疼:
“叶小娘子,这一筐瓷器难道是瑕疵品吗?怎被如此对待,已然被积了一层灰,却连上架都不配?”
叶青釉正在翻找自己心中所想的那件瓷件儿,闻言回头看了一眼,有些不好意思说所有瓷器基本都是用竹筐运的,只是没来得及掏出来,便随口回道:
“不是瑕疵品,我这里不售瑕疵品。这些是草木灰釉的瓷杯,看着有些灰蒙蒙的,甚至有些瑕疵,可却就是做的这个调调,有一小撮人追捧此类孤品。”
这些人大多都是茶客,有一种名为‘养茶垢’的喜好。
可瓷器的茶垢难养,于是这种有些天然之意的瓷类便入了他们的眼睛。
极少有人知道,喜好这类瓷器的人极少,但遇见对眼的瓷器,也真是极为大方。
越小公子似懂非懂的点头,叶青釉也没再多言,回头继续翻找自己想要找的瓷件儿。
好半晌,她才将好不容易找到的瓷件儿从架子上取下,递给越小公子:
“若按我的意思,与其送瓷驴,不如送这个,保准你师长喜欢。”
第275章 觱篥之音
“这是什么?”
越明礼接过叶青釉手中的瓷件儿,颇为惊异的摆弄打量:
“看着好像是一柄瓷.....萧?”
之所以说是‘萧’,是因横吹笛子竖吹萧,两者吹奏法子不同,气孔位置自然也在不同的地方,令人能辨别。
可手中之物,却又有更特殊一些的地方,那就是它吹奏的气孔位置,有一个小上一圈,类似‘壶嘴’一样的管口,看样子像是需要噙住才可吹奏。
这是平常的萧所不需要的。
况且还有十分不同寻常的一点,那就是这柄‘萧’实在,实在太短了!
越明礼今年才十六,只能算是个少年人。
可这柄瓷件儿,只有他摊开手掌之后,指尖到手腕处那么长,粗细也不过一指。
再加之那个故意凸起的部分........
与其说是短萧,更不如说是‘哨’。
叶小娘子为什么要将一个瓷哨给他呢?
自家师长,可从来没有吹过什么哨呀!
越明礼满眼好奇,下意识看向叶青釉,叶青釉也没有辜负小少年的期待:
“此为觱篥,是哨子的一种,寻常都是以竹为管,以芦为口。”
“这只是我先前还在夜市上卖瓷之时,连同瓷埙,瓷萧等小瓷件儿一起做出来的,其他当时都卖了出去,就只有这一支觱篥还一直留在这儿。”
【正在演奏中的觱篥,双图如下:】
觱篥,亦作觱栗,筚篥,感栗。
初为汉时羌人所创,随后慢慢泯然,鲜少流传,甚至几乎到了要断绝传承的地步。
而之所以没什么人知道,甚至没有人听过这一种乐器,原因也非常简单。
说好听点儿,这种乐器声孔没有笛,萧多,能发出的音节相当单调,且十分悲戚,很少有能演奏出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