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瓷娘子(368)+番外
才想起来询问另一件事:
“柳二公子这几日在做什么,你知道吗?”
其实她是想直接询问越大公子消息的,可顾虑到越小公子与对方终究还是血亲,虽然脾气好,可未必就会纵容她探听消息,所以这才转而询问柳二公子。
先前,越大公子要她去王秀丽处探听消息,明明当时说的好似十万火急,可不知为何,她将消息探听回来之后,也不见越大公子来寻。
叶青釉是一贯会多想的人,细品之下,竟从中感觉出越大公子的一丝漫不经心来。
如此,既此时刚好有这么个自由出入柳府,身份也方便的人在跟前能问,左右越大公子看着像是蛮关注柳二公子的事情,不如先问柳二,先问问总是没错。
越明礼没想到叶小娘子会提起柳二,不过他向来温和,有人问,他就答:
“有几日不见了,应该都在棋盘山上忙活。”
言及此处,越明礼像是想到了什么,不由得感慨道:
“怪不得说成家立业,自他成婚以来,整个人稳重了不少,远远见了几次,都像是憋着一股劲想要做出点儿什么来,身上的脂粉味也少了,只是酒气却还如旧。”
叶青釉听了个分明,心中却没太意外——
山上管事多,柳善又不是真多有本事的人,以他偏油滑讨巧的性子,定是为拉近关系宴席不断,酒气不多才不正常。
需得知道,有些人就是走不动正道的。
不过.......
叶青釉回神,露出一个略微疑惑的表情:
“棋盘山?不是越姥山吗?”
其他处也没有听闻什么破土动工的消息,想来越小公子说的棋盘山应当就是越姥山,可这名字,自己怎么从未听过?
越明礼也有些茫然,不过仅是几息,便回过神来:
“是一样的。”
“越姥山的原名就叫做棋盘山,县志上也是这个名字,因这此处四面环山,棋盘山居中,神似棋盘之中的天元而闻名。”
“我的祖母,也就是柳家的姑奶奶越柳氏,嫁到越家之后,曾回家省亲,因着路途遥远在棋盘山歇脚,当时那片还较为穷苦,又时逢水灾,救济了些百姓,百姓感念及此,便有了个‘越太姥’的名号,在山下建造村,一来二去,传成‘越姥’也就多了。”
太姥,年长妇人之意。
叶青釉万万没有想到,原来这个‘越’真就是越家的越。
而‘姥’,还真是老妪的意思!?
第278章 纵使万中无一,也未必珍奇
这是叶青釉第一次将那座山的来源听个明明白白,难免啧啧称奇,略带几分调侃道:
“你家竟如此富裕?”
富裕二字当然是不够恰当的,但好在是调侃之语,也不一定要多恰当。
救济百姓,虽就四个字,可背后要花的银钱可不是一般人家能承受的。
不说银钱开销,单说若是手底下无顶用的人维持秩序,镇得住场子,什么时候被暴起的流民戕杀都不知道。
所以,在叶青釉的心中,与其说是富裕,倒不如说是越家的权势,远非常人所比。
越明礼一愣,旋即摇了摇头:
“越家实属清流,虽然能算的上宽裕,可绝对没到有那么多余财,更比不上京中其他贵人。”
“万般恩泽,皆是因我的祖母厉害,所以越家与柳家才能受到这么多年恩惠。”
叶青釉心思一动,下意识就想到了越大公子,以及对方口中曾说过的贵人。
她原先从越大公子的说法中就有猜测,对方接触宫内应当是十分简单的事情。
原先以为是宫妃,太妃一类的仪仗,现在来看,应完全不是一回事。
毕竟柳家姑奶奶早已经嫁到了越家,又有不止一个孩子,不可能另嫁他人,更不可能和先皇或是皇帝有什么旖旎。
叶青釉正思索,像是看出她的疑惑,越明礼突地苦笑了一声,轻声问道:
“小娘子一定以为越家是钟鸣鼎盛之家,对吧?”
叶青釉从中听出了些什么,心中顿时一动:
“难道不是?”
越明礼连连摇头:
“当然不是,只能算作是个薄有学识,却没根基的小门小户罢了。”
“所谓宰相门前五品官,越家与柳家之所以能昌盛三代,只因我祖母......是当朝陛下的乳母。”
‘轰’——
叶青釉听见这句话的时候,耳畔似有所感,微微嗡鸣了一声。
她倒是没觉得越家的权势与自己预期不符,也没有觉得乳母是多卑贱的职业。
毕竟皇帝的乳母也是要经过宗室或宫中精心挑选,通常是有身份的命妇才能担任。
这般思绪纷乱,皆是因为,越小公子说的那句话——
宰相门前五品官!
在她百般猜测之中,越家是鼎盛之家,更有身份,可她万万没有想过,在她眼中高不可攀的鼎盛之家,原也只是某些人眼中的‘小门小户’而已。
这种落差,要怎么说呢?
这天下天才万中无一,可奈何,哪怕是万中无一,这世间少说也有数以万计的天才。
而京都那样的地方,天才与贵人......更是多如牛毛。
话本子里,未出阁的贵女们动不动就能碰到什么殿下王爷,再不济也是丞相侯爷,痴恋纠缠,极尽荣宠,动不动家中就家族荣辱系于一身。
再不济,乡间地头的农女也能捡回一个身份不凡的贵人,好生养好之后,互生情愫,而后庙堂高远,再不记得田间苗种稀疏.......
可这世间其他人呢?
其他人难道就不活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