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宋瓷娘子(370)+番外

作者: 前后卿 阅读记录

与话本子里年纪轻轻就慧名远扬的少年登科,金榜题名,受惊荣宠不同。

除非是真正万人.....不,千万人中难觅的天才,不然正经有家底的官宦之家,都不会让自家孩子过早入仕。

一来,年纪过小的话,并不能参加正常的童生试、乡试与会试。

他们参加的,是一种叫做‘神童举’的考试。

考试的目的、内容、时间以及结果,完全与正常考试不同。

《汉书》曾记,汉初萧何草创汉律时规定——

“太史试学童,能讽书九千字以上乃得为史。”

这就是在说,‘神童举’中的试员,只需要能写九千个字,就已经算是不得了的事情,八成都可以‘中举’,选做官吏。

这种方式更加考查书本知识和书写能力,与正经出试题,选官出仕的考生有极大的不同,能触及的上限,自然也更低一些。

古往今来,不敢夸下海口言之凿凿,可位极人臣,青史留名之人,大多确实不会出自神童举。

如此,自然心中门清,又有能耐的父兄师长大多都会规劝学子晚些出仕。

一来,可以多学一些,巩固自身。

二来,也可以规避掉太早出仕,导致被迫参加神童举,又不懂得官场沉浮,糊里糊涂惹人发笑的情况。

越明礼今年不过十六,五年后也不过是二十一,正是恰好的时候。

叶青釉对这个结果不觉得意外,只是复又问道:

“那若你五年后没有考中,往后还继续考吗?”

“你若一辈子屡试不第,没法子领俸禄,衣食住行这些银钱,你准备从哪里来?”

这话说的,着实是有些像是一盆冷水。

可落在越明礼的耳中,其中的探听之意,着实如同一道微不可查的惊雷贯穿心房。

他不知道叶小娘子为什么突然问出这样的问题。

可他又不敢想,因为光是想,就能把他惊得手足无措,连手都不知道该放哪里。

越明礼有些结结巴巴的开口道:

“我,我应该,没那么差......”

不说是参加殿试,位列前二甲,能同状元榜眼打马游街。

可他毕竟从小也拜入大儒门下,认真仔细研读过经史子集,他又有得力的父兄,按道理来说,在三甲榜上落个名字,而后等待朝廷补缺,一两年后上任,应该是很正常的事情。

叶小娘子为什么突然这样说起,是在担心他考不上吗?

还是,还是......

还是,在担心若真的与他婚配,往后只能吃糠咽菜?

越明礼心中这抹念头一闪而过,当即抬手就往自己脸上狠狠扇了一巴掌——

自己也太孟浪了!

怎么能这么能将叶小娘子想的这么市侩呢!

况且他才多大,叶小娘子才多大,这个念头要是说出去,可不得污了叶小娘子的名声吗?

越明礼胸腔中跳动的正厉害的那颗心脏慢慢平复下来,抬眼正要说话,就瞧见叶青釉正以一脸见鬼一般的表情正在盯着自己....或者说,被扇红的那半边脸。

于是,他原本已经想好的话又开始磕磕绊绊起来:

“考,考两次,若没法子入仕,就不再考......”

“我真正承干爹的嗣后,应该会有一部分银钱,买些地与铺面,做个小富家翁应当是没问题的.......”

这也是原本家里人给他的打算。

可真的说出来之后,对上叶小娘子那双如古井无波的眼,越明礼便又不确定起来——

或许是会有的。

可不到自己手上的东西,永远不算是自己的东西,更无法许诺什么。

真令人烦恼,若自己已像大哥一样,已经有官身,或手中有大笔银钱就好了。

他一定,让叶小娘子很失望吧?

自幼便无忧无虑的越小公子生平第一次,为世俗之物烦恼起来。

果然,正如越明礼所料,话音落地,就听叶青釉结结实实的叹了口气。

越明礼听得心惊胆战,心中煎熬的厉害,下一瞬,又听叶小娘子的声音开口嘀咕道:

“这样啊,我还想着你要是一直考不上,又无银钱傍身,便有机会......”

往后的几个字,被叶青釉湮灭在口中,越明礼凝神细听,却怎么也无法听清楚。

叶青釉回过神来,也是有些失笑——

可这恰恰好,也确实是她行踪所想。

若是越小公子屡试不第,虽说学问不成,手无缚鸡之力也赚不到什么银钱,可胜也胜在如此,只能依靠于她。

往后,一个体弱貌美的小夫郎往家里一坐,每日也不往外跑,每日除了摸瓷狸奴就是读书,放下书还总会用那一双崇拜的星星眼盯着人瞧,一遍遍说‘小娘子真是太厉害了’.......

或许,也是不错。

越明礼没有听清,可他向来也不是遇事,或有误会后会藏着掖着不说清的人,当即就要再问。

可也正是恰在此时,一道颀长的身影缓缓从门庭外缓步而来,正是晚了一步的越大公子。

越缜宽肩窄腰,行动恰若虎视病行,迫人的紧,几步就来到了两人面前,待瞧清楚两人的场景,当即一脸古怪:

“叶小娘子,你如今喜欢扇人巴掌了?”

第280章 软糯可欺与当面打探

扇巴掌?

叶青釉一愣,旋即下意识回头查看同样呆头呆脑的越小公子,越小公子脸上茫然甚多,可最为瞩目的,还是要数单边红透的红霞.......

以及红霞上那清晰无比的五个巴掌印。

叶青釉当即就要否认:

“刚刚.......”

“没有这回事,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