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大妖的炮灰逆袭之路(16)

作者: 蓉城的冬天 阅读记录

夜晚,杨诗怡起夜,不知道被谁套了麻袋,揍的那叫一个鼻青脸肿。

于是村里的谈资很快就转移了从书月那似是而非的八卦,转移到了杨诗怡身上。

大家都在猜测杨诗怡到底得罪了谁,被人套麻袋打成了这样。

杨诗怡走到哪里都有人对她指指点点,要不是她心理素质足够强大,估计早就被这些指指点点弄到精神崩溃,跳河自尽了。

经过几天大家都视线被其他的东西吸引走了,但是也没有人愿意亲近杨诗怡。

可想而知杨诗怡做到事情有多过分,才会有人大半夜都去要给她套麻袋。

他们不了解事情,不敢评判对错,但是本能地离杨诗怡远一些,这样他们觉得安全一点。

没人理自己,杨诗怡就去找愿意理自己的人玩。

村子里除了她还有一个赵小雪也是不招人喜欢的存在,正好她们两个人都讨厌赵书月。

两个一样讨厌赵书月的人,就这样凑到了一起。

甚至赵小雪还有些感激杨诗怡,要不是之前杨诗怡说话的时候,她记在了心里,上次她不一定能保全自己。

某次两人聊天,杨诗怡跟赵小雪抱怨,“小雪,你说世界上怎么会有赵书月这么讨厌的人存在,要是赵书月不存在该多好啊!”

赵小雪赞同地点透明,“就是,赵书月这个人实在太讨厌了,真希望她能消失。”完全没注意到杨诗怡脸上那得逞的笑容。

因为上次的事情,这次到了书月放假这天,赵安早早就等在了服装厂门口。

只是让赵安意外的是,和女儿一起走出来那一看就是领导的人是怎么回事?

赵安跳下马车,有些不知所措地往女儿那边去。

看着走近的赵安,书月向面前的几人介绍了他。

其中一位领导拉住了赵安的手,“赵同志,感谢你为国家培养了赵书月这样优秀的同志。”

赵安心里全是疑惑,但并不妨碍他回复别人,“哪里哪里,是她自己努力,家里人都是农村的,能做的就是不拖她后腿。”

几个领导齐齐点头,“果然不愧是能教出赵书月同志这么优秀的家庭,这思想觉悟就是高。”

赵安嘴上还在和这些领导寒暄,一伙的眼神已经飘向自己女儿。

等领导们走了之后,书月给他解了惑。

前几天书月在检查机器的时候,意外救了一个头发被卷进机器的女工。

然后针对机器的这个问题改进了机器的外形。

两件事情不大,可要是厂里因为机器而出了人命,作为厂领导的几位都会受到处分。

更何况书月在不影响生产的前提下还想这个问题完全解决了,那就真的是大功一件了。

当然事情要只是如此,领导们也不至于这么热情。

真正让领导们如此重视书月的原因,是书月在维修部门一段时间后,发现了不少机器的缺陷,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改进。

第14章 六十年代冤魂12

和工人们聊天的时候听到工人们对于机器的一些建议也会记下来,然后针对机器进行一些改进。

现在厂里的机器已经比原本的机器生产速度快了三倍,就连国外最先进的机器都比不上。

上面已经打算将新版机器拿到商贸会上展览,并且售卖。

这要是真给国家赚回来外汇,那可就是大功一件,关键是就这一点时间,大家也看出来了,书月的脑子灵活,以后说不定能做出更多的机器改造。

都是人精,知道书月的前途绝对差不了,现在不打好关系,以后在想套近乎可就不容易了,当然到底是领导,太过卑微他们也做不到。

正好今天领导们开完会看见下班要离开的书月,就上前聊了两句,然后一起出了厂门,这才有了赵安看到的那一幕。

听了女儿的话,赵安脸上的笑容再也下不去了,他的女儿如此优秀,他怎么能不为之骄傲。

赵安本来打算回去跟大家好好炫耀一下,结果就听见女儿说:“我救人和改造机器上面都给了奖励。”

赵安表情一收,严肃地对女儿说:“这钱你自己收着,别让其他人知道。”

“可是姑姑要是回娘家,奶奶他们也会知道的。”书月倒不是不愿意,只是怕赵姑姑回去之后露馅。

“这个你放心,当初你姑姑刚上班的时候,我就是这么教她藏钱的,要不是带着足够多的嫁妆,他们婆家不敢小瞧她,她后面日子哪能那么好过呀!”赵安脸上全是自得。

赵安成年后一直是村子里赶车匠,当初赵姑姑在城里上班,回家也是他接送,也是他教赵姑姑藏私房钱的,这也是为什么听说书月要考工人,赵姑姑就立刻想办法给她报名的原因。

怕女儿不放心,赵安继续说道:“你要实在不放心,我就去跟你姑姑说一声。”

“那倒不用,反正这钱以后我也能挣。”书月赶紧说。

这话赵安倒不是很相信,毕竟这个时代挣钱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父女俩回到家,对于书月挣钱这件事只字未提。

不过书月还是把作为学徒的工资和福利交到了赵奶奶手里。

赵奶奶很高兴孙女的举动,将布票拿出来,放到孙女手里,“这布票你自己拿着,你娘那儿有私房钱,让她给你拿,毕竟是去城里上班,穿的太寒酸不好。”

赵家各家手里都有私房钱,这是赵家当家人知道并且默认的,毕竟要是一点钱没有,万一有个啥事,拿不出钱,也是不行的。

书月自然不会拒绝,当即接过说:“谢谢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