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大妖的炮灰逆袭之路(501)
果然不出所料,不久后的一次例行汇报中得知,那个人回到前厅后没多久便又企图前往后院,但当他察觉到身后一直有人跟踪时,最终不得不放弃了这个念头。
书月不禁轻哼一声,心想:“此人实在善于投机取巧!”
本来,书月身为勇毅侯府的嫡出大小姐,在侯府并无其他嫡系兄弟姐妹的情况下,又深得勇毅侯夫妇的宠爱有加,其嫁妆必定丰厚无比。而且外界传闻纷纷,都说勇毅侯府的大小姐头脑单纯,对于冯家母子而言,这样的女子无疑是最为理想的儿媳人选。
想必冯砷惇也是在知晓了其母的想法,并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权衡利弊之后,方才决定现身于自己的及笄宴之上。
然而,令他始料未及的是,书月对他竟然怀有如此强烈的敌意。同时,他也担心勇毅侯若是知悉此事,定会给他带来诸多麻烦。因此,他便动起了另寻目标的心思。
此时此刻,后院之中挤满了来自各个府邸的千金小姐。她们皆出身名门望族,与勇毅侯府旗鼓相当。
任何一位这样的女子,都能够让近来连连受挫的冯砷惇过上百倍舒适的生活,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开勇毅侯府可能实施的报复行动。
书月洞悉了他心中所想,但绝不能掉以轻心,必须派专人严密监视他的一举一动。
第466章 换个活法,不嫁凤凰男4
否则,如果哪位贵族小姐在此处与异性私下定下终身大事,那么以后说道两位的事情,就会带上勇毅侯府,而姑娘家里的长辈要是心眼再小些,认为都是勇毅侯府监管不力才导致的这件事,然后针对勇毅侯府。那么未来的美好时光将会大打折扣。
甚至无需等待书月之后再去提及此事,底下的仆人们早已将情况报告给了勇毅侯夫妇二人。
当送别客人之际,勇毅侯当着带领冯砷惇前来之人的面,语气怪异地说道:“希望阁下瞪大双眼,不要随随便便带人出门,免得被他人算计还浑然不知!”
那人今日仅带来了冯砷惇一人,听闻此言立刻心知肚明是冯砷惇惹出了麻烦。于是向勇毅侯道谢后,便带着冯砷惇匆匆离去,并暗自下定决心今后要与冯砷惇保持距离。
送走最后一位客人后,勇毅侯夫人轻轻叹了口气,转身朝着女儿的院子走去。她步伐沉稳,但心中却有些不安,因为她要去询问女儿关于冯砷惇的事情。
进入院子,勇毅侯夫人看到女儿正静静地坐在窗边,望着窗外的景色发呆。她走上前去,轻声问道:“书月,跟娘说说冯砷惇的事吧。”
书月抬起头,眼神清澈而坚定,她知道自己不能对母亲有任何隐瞒。于是,她将所知道的一切都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母亲。
勇毅侯夫人越听脸色越发难看,气得浑身发抖。然而,当她看到女儿那无辜又委屈的表情时,心中的怒火渐渐平息下来。
她深吸一口气,安慰道:“别担心,爹娘会处理好这件事的。”
书月微微点头,表示相信父母的能力。
勇毅侯夫人看着如此乖巧懂事的女儿,心中满是怜爱,忍不住伸手摸了摸她的头,感慨道:“转眼间,我的女儿已经及笄了。告诉娘,你心目中的如意郎君是什么样子的呢?”
书月眨了眨眼,脸上泛起一丝红晕,毫不犹豫地回答道:“我想要一个大英雄,能够保护我、呵护我一生一世的人。”说完,她羞涩地低下了头。
勇毅侯夫人微笑着点点头,心想女儿终究还是个孩子啊,心中充满了对美好爱情的憧憬。她拉起书月的手,温柔地说:“放心吧,女儿,爹娘一定会帮你找到那个真正属于你的大英雄。”
书月之所以会如此作答,并不是毫无缘由的。这一切都源于今日与那群深闺女子们闲聊时所听闻之事:将军府的大小姐提及自家兄长即将回京述职一事。
书月对这个人的印象可谓刻骨铭心——从原主残存的记忆中得知,此人在七年后便与世长辞了。
原身由于知晓对方命不久矣,就如对待将死之人般,并未对其加以关注,若不是将军府大小姐提及,书月怕是无论如何也想不起来这个人的。
思及此处,书月不禁心生一念:此人倒是一个不错的婚配人选呢!一来双方门第相当;二来其英年早逝,待夫君往生后,自己大可借着护送灵柩之名,随丧葬队伍一同前往将军府祖籍,继而在此守孝。
待守孝期满,则可声称已习惯此地风土人情,决意留守于此。届时地处偏远之地,远离京城纷扰,岂不是逍遥快活、随心所欲?
而关于原主心心念念的子嗣问题,亦有解决之道。只需婚后以照料夫君起居为名,随同其远赴边关,如此长久相处之下,怀胎生子自不在话下。
书月其实想得非常透彻,但她并不晓得勇毅侯夫人在听完她说的这番话后会错了意。
勇毅侯夫人误认为是那位探花郎把自己的宝贝女儿给吓唬到了,所以书月才会萌生出想要寻觅一个能够护她周全的如意郎君的念头。
如此一来,勇毅侯夫人心中对于这位探花郎的憎恶之情愈发深重起来,并暗自下定决心,待日后定要让自家夫君好生去惩治一番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
然而,正是由于这般阴差阳错所导致的误解,使得书月乐见其成。
毕竟,眼看着冯砷惇遭受霉运连连,她自然感到心满意足。
因此,当后来得知这个误会时,书月并未作出任何辩解。
反倒是勇毅侯在了解到自家爱女挑选夫婿的标准后,不禁皱起了眉头:“乖女儿啊,那些个所谓的大英雄无一不是些只懂舞刀弄枪、目不识丁的粗人武夫罢了,又怎能与你相配呢?倘若你真的嫁给了一名武将,将来夫妻俩一个整日谈论行军布阵之事,另一个则满口风花雪月之词,彼此之间根本难以找到共同话题,这样的生活你受得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