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大妖的炮灰逆袭之路(510)
当书月来到庄子时,他惊讶地发现这里劳作的人大都年老体衰或者身患残疾。然而,尽管如此,人数众多,他们汇聚起来仍然形成了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书月注视着这些人艰难地推动着直辕犁,心中不禁一动。
她立刻想起了曾经听闻过的曲辕犁,那种设计可以大大节省劳力。按照书月一贯的性格,她本想立刻去找一个木匠,要求他按照自己的想法制造出这种曲辕犁来。
但就在这时,她突然想到了这个世界神秘莫测、敌我难辨的天道规则。
书月深知,如果贸然行动,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甚至危险。
于是,他不得不强行压抑住内心的冲动。她暗自叹息一声:“这东西到底是谁做的啊?怎么会这么笨重呢!难道就不能动动脑筋,想办法做出更省力一些的工具吗?”
带着满心的疑惑和不满,书月转身向管事问道。那位管事见状,连忙弯腰恭敬地回答道:“回大人的话,这都是府上的木匠所制。小人一定会转达您的意见,让他加以改进的。”
听到这话,书月微微点头,表示满意,并嘱咐道:“告诉他要用心去做,争取做得更好些,做出来只要确定有用,我重重有赏。”
管事满脸笑容地点头应承下来,然后转过头去把这个消息传达给了郑家旗下的几位木匠师傅。
正所谓“重金之下必有勇夫”,书月既然承诺会给予丰厚的赏赐,那么这些木匠自然都想争取到这份奖励,因此纷纷使出浑身解数来展示自己真正的本领。
每个人都开始埋头钻研起来,但其中也不乏一些头脑灵活之人,他们选择主动去向经验丰富的种田老手请教,询问他们在实际使用中的感受以及还有哪些地方可以进一步优化改善。
而那些种地的农民们心里也很清楚,如果这些直辕犁能够得到良好的改进,那么对他们自身而言同样有益处,于是便毫不保留、事无巨细地向木匠们讲述自己平日里的使用感受,讲解得格外细致入微。
在此期间,有位木匠曾经拿着绘制好的图纸交给书月审阅。书月仔细看过之后发现,实际上这张图所呈现出的设计方案已经与曲辕犁相当接近了。看来啊,我们真的不能轻视古人们的创造力呢!
“究竟好不好,做出来一用便知!”书月心知肚明,但却无法直言相告,只得如此委婉地提点一二。管事心领神会,当即将那款犁交由木匠制作,并送往庄子供人试用。事实证明,这款犁的确比以往的直辕犁更为实用,但仍有许多可优化之处。
木匠虚心聆听众人意见,并逐一记录下来。
皇天不负有心人,最终这位木匠竟成功打造出了曲辕犁。
书月得知此事后,询问那名木匠希望得到何种奖赏。木匠毫不迟疑地表示,只想离开边关并求取一些银两。
书月爽快地赐予他二百两白银,并非出于小气而不愿多给,实则深知若赏赐过多,反而可能给木匠招来杀身之祸。
二百两数目恰到好处,既不会引起觊觎者的兴趣,又不会令那些心生嫉妒之人冒险抢夺。
此外,木匠曾提及欲携家眷远离边关,书月为此特意为他们备好了路引。次日,木匠便携全家老小踏出燧城。临行前,他特地来到府上向书月叩头致谢。
第475章 换个活法,不嫁凤凰男13
书月看他也是个心里有成算的,对家人也还不错,又赏了他五十两,并告诉他,去了那边,生计要是没办法解决,可以去郑家寻求帮助。
那木匠激动不已、连连道谢,对着书月恭恭敬敬地磕了好几个响头后才转身离去。对于书月而言,木匠的离开虽然有些遗憾,但也只是失去了一名人才而已。
毕竟边关局势险恶异常,他不愿意继续留在这里也是情有可原的。此刻,书月心中还惦记着另外一件事情。
燧城的郑家有一座特别的暖房,这座暖房乃是当年郑夫人身处边关时,为了呵护其钟爱的花卉而特意建造的。
自郑夫人返回京城之日起,她便将那些心爱的花草一同带回,自此以后,这间暖房便一直空置着。然而,如今却恰好派上用场,成为了书月实现计划的理想之地。
书月毫不犹豫地命令人们将各类适合春季栽种的农作物种子撒满整个暖房。由于担心种子无法全部存活,她特意叮嘱多撒一些。
令人意外的是,这些种子的成活率相当高,以至于暖房中挤满了茂密生长的作物。
面对如此密集的景象,书月深知这些可都是宝贵的粮食资源,如果直接拔出扔掉未免太过可惜。于是,她向经验丰富的老庄稼汉请教解决方法。
得知外界的人们已经开始播种粮食后,书月当机立断决定将暖房中的作物全部移植到庄子上去。
书月表示,自己已经竭尽全力去寻找解决方案了,至于这些作物能否成功存活下来,那就只能听天由命了。老庄稼汉看着书月这一系列举动,无奈地摇着头。
起初,对于曲辕犁一事,他们认为书月是个心中有数、颇具谋略的主子;然而此刻看来,她似乎也只是个对农业一窍不通、只懂得胡乱发号施令之人。
书月根本不在乎别人会如何看待自己,因为她想要达成的目标已然实现。时光荏苒,转眼已过半月有余。
这天,被派遣至庄子负责管理事务的郑六传来一则喜讯:此前种下的那些农作物,其存活率竟然高达惊人的百分之九十五!与此同时,其他种类的作物方才刚刚开始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