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大妖的炮灰逆袭之路(514)
郑将军凝视着满脸兴奋、容光焕发的儿子,猜测道:"观你神色,此次收成想必相当可观。莫非亩产高达六百斤不成?"话音未落,便顺手拿起一旁的水杯,欲饮口水润喉。
然而就在这时,郑小将军脱口而出一组令人瞠目结舌的数据。刹那间,郑将军刚入口的茶水尽数喷出,甚至来不及掩饰那一阵剧烈的咳嗽声:"咳咳……多少?你方才所言究竟几何?"
郑小将军毫不犹豫地再次重复了一遍刚才说出的数字。
郑将军瞪大双眼,如猛虎般怒视着儿子,将手里的杯子往桌上一砸,质疑道:"岂有此理!你竟敢戏弄于我?这般产量,绝无可能之事!"
郑小将军对父亲的反应非常满意,因为他早已料到父亲会有所疑虑。如果换作是他自己没有亲眼目睹这一切,恐怕也难以置信。
至于如何回应父亲的质疑,他心中已经有了完美的答案:“爹,孩儿怎敢欺骗您呢!况且那些东西今日已然全部收回,此刻正安然放置于家中的粮仓之中。究竟真假与否,您只需归家一看便能知晓。”
郑将军略加思索,觉得儿子所言甚是有理,于是当下便站立起身,朝着门口迈步而去。
郑小将军见状,连忙紧随其后,亦步亦趋地跟着父亲,一心只想与他一同返家,再亲眼见见父亲震惊的样子实在太有趣了。
然而,当他们行至门边时,郑将军却突然止住脚步,转头凝视着儿子,开口道:“皇上那边的奏折尚未书写完成呢!不如就由你代劳执笔吧。”
闻得父亲此言,郑小将军不禁皱起眉头,面露难色,“爹爹,奏折之事是否不必如此匆忙?可否待您归来后再行撰写?”
的确,父子二人身为武将,向来不善阿谀奉承之辞,但奏折又不可或缺,每每提笔写奏之时,总是令人苦不堪言、焦头烂额。
郑将军闻言,双眼猛地瞪圆,眼中闪烁着威严与不满之色:"叫你书写便速速动笔!休要啰嗦!"
原本正在享受休假时光的郑小将军,就这样被自己冷酷无情的父亲硬生生地扣留在了军营之中,埋头苦写起那份奏折来。
而郑将军则匆匆赶回府邸,一进门便急切地向管事询问道:"关于此事,究竟如何?"
管事给出的答案竟与郑小将军如出一辙。毕竟身为郑将军亲自指派的管事,对于这些土豆所蕴含的意义自然心知肚明。
唯恐郑将军心生疑虑,管事索性亲自领着他前往粮仓,让其亲眼目睹那些已经收获归仓的土豆。
望着眼前堆积如山、犹如一座小型山丘般壮观的土豆堆,再联想到去年春节时所见的那寥寥无几、仅供留种之用的一小堆土豆,郑将军不禁连呼三声"好"字!
紧接着,他毫不犹豫地下达命令给管事:"此批土豆务必要妥善保管,以备来年继续耕种之需!"仿佛在他眼中,这些土豆已然成为关乎国家社稷安危、黎民百姓生计的重要物资。
管事恭敬地应下后,再次抬头时,郑将军早已离去。他赶忙向一旁的小厮询问情况,得知将军已匆匆离开,所去方向似乎正是军营所在之处。
与郑氏父子同样兴奋不已的,还有始终如幽灵般陪伴在书月身旁的童雨欣:“小丫头啊,真没想到你如此了不起!居然能够寻得这般高产的粮食作物,实在太出色啦!百姓们告别饥饿之苦的日子终于临近喽!”
然而,书月却一如既往地对它不理不睬,只顾埋头忙活着自己手中的事务。这一年来,郑夫人和其女儿并未踏足边境半步。原因无他,郑大小姐已定亲,郑夫人需要留京操持后续事宜。
书月在送往京城的年礼之中特别添加了土豆,并担心京城方面对此不够重视,特意在书信中将土豆的重要性详细写明。
转过年头,书月原本计划继续在庄子上大规模种植土豆,但庄子的管事前来禀报说,近几年老天爷未曾降雨,如果在此处栽种土豆,恐怕会对产量造成不良影响。
书月二话不说,当即便带人前往庄子准备亲自考察一番。
天空晴朗无云,并未降雨,但眼前的景象却令人忧心忡忡——土地异常干燥,丝毫不见春天应有的绿意盎然。书月看了看风一吹就扬起阵阵尘土的土里,然后视线缓缓扫过四周,最终停留在不远处的山峦之上,开口问道:“那座山是否有水脉流过?”
第479章 换个活法,不嫁凤凰男17
管事负责掌管庄子事务已有一年有余,对周边环境了然于心,他连忙点头回应道:“确实有一条规模颇大的河流贯穿山间,但并不流经此地。”
书月的眼神坚定而果断,毫不犹豫地表示:“既然如此,就让河水改变路径,流经我们这里。”
管事瞬间领悟了她的意图,但脸上仍流露出一丝顾虑,迟疑片刻后说道:“然而挖掘沟渠并非易事,所需人力众多,恐怕……”
临近年关时,曾捕获众多战俘,但长期供养这群人耗费巨大。此时此刻,书月灵机一动,心生一计:何不让这些战俘们发挥作用呢?
如此一来既能解决他们无所事事的问题,又可省去一笔开销。不仅限于此庄子,但凡缺水之地,皆可派遣他们前去挖掘水井。待完工后,百姓便能够轻松灌溉农田、种植庄稼。
近年来,敌国之人已难以从百姓手中抢掠太多财物,于是转而打起边关城池的主意。
然而,燧城由郑氏父子镇守,敌人不但未能得逞,反而损失惨重。这些战俘本就是郑将军准备与敌方交换银两之用,故而一直被好生款待、精心饲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