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大妖的炮灰逆袭之路(78)

作者: 蓉城的冬天 阅读记录

尤氏便将书月的话说给他们听。

“我们平日受乡邻供奉,既然已经知道,岂能有不告知的道理,我们这就下山告知百姓。”有心急的道姑立刻就要起身下山。

最后几位年长的居士留下来做准备工作,年轻的道姑则纷纷下山去传消息,

等道姑们都下山后,一位居士开口:“到时候上山的百姓肯定不少,我们将空着的厢房都收拾一下,到时候好接收百姓进来住。”

事情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书月这时候回到房间,将霜降支开,然后打开原身屋里的一个大箱子。

在星际的时候,她因为无聊搓了不少药丸,这时候拿出来放在箱子里,要是后面真的需要也能拿出来,除了药丸还有一些吃食,她藏在了床底下,以备不时之需。

第71章 早死侯府千金2

书月刚把东西藏好,就听见门外响起尤氏是声音,“霜降,小姐呢?”

“回嬷嬷的话,小姐说她想一个人待会儿,在屋子里呢!”霜降回答的声音响起。

书月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确定没有破绽之后,才开口:“嬷嬷回来了就进来吧!”

书月话音落下后,房门便被从外面轻轻打开,尤氏进来后先是对书月行了一个礼然后才开口回话:“姑娘,消息已经告诉观里的居士们了,观里的年轻人都已经出去传消息了。”

书月点头,“明叔那边我已经通知了,等他们回来,你看着安排。”

“是。”嬷嬷应声。

“嬷嬷去休息一下吧!后面还有很多事情呢!”书月说着往书桌那边走去。

桌案上是原身昨天写的大字,应该是腕力不够,整个字看起来有些软绵绵的感觉。

尤氏退下后书月开始练字,除了未让自己和原身的笔记一样外,也因为练字能静心。

尤氏也没有闲着,她到底是活了几十岁的人,明白后面要是真有灾荒,长松观还每日烧火做饭,说不定会迎来大家都觊觎,所以她打算后面一段时间尽量不开火做饭。

既然这样那就要准备足够的干粮,书所以她带着霜降几乎马不停蹄地做着准备。

午饭之后时候,山下开始陆陆续续有百姓上山,长松观的居士们守在门口,给百姓诊脉开药,一些生病比较严重的,就让其进了观内休息。

百姓们也知道长松观就那么大,不可能收留所有人,对此也并没有什么意见,他们也各家有各家挡雨的办法。

明康那边带着人买了东西,逼着躲难的百姓送进来长松观。

“辛苦明叔了,告诉大家,明天午时之后就不要再出去了。”书月开口提醒。

明康抱拳应声,“是。”随后继续安排后面的事情。

百姓们不少都得到了消息,甚至县城那边也听到了流言,县太爷却是不以为然,“我在信阳任职已有四年,四年间信阳从未有过水患灾害,给我把传播谣言的人找出来,本官要治他一个妖言惑众之罪。”

有人不相信,自然就有人信,特别是信阳本地上了一些年纪的百姓,十五年前,信阳发的那场水患,整个信阳的百姓十不存一,他们可是记忆犹新的。

家里只要有上了年纪的,立刻开始让家里人收拾东西,开始往县城周围的山上转移。

那些聪明人看大家都要走,也跟着收拾东西,倒是不少二流子,无父母管教,完全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还在到处晃荡,看谁家人前脚离开,他们后脚就翻进别人家院子,找对他们来说有价值的东西,完全不知道自己即将大祸临头。

天渐渐黑了下来,书月站在长松观的观山楼看着远方,这里是长松观最高的地方,可以很清楚地看见远处的场景。

夜色将所有的物体都藏了起来,唯独那抹极速发白的洪水线没有被藏住。

尤氏和明康站在书月身边,看着咆哮这将周围一切淹没的洪水,心里有一种劫后余生地感觉。

“还好小姐警觉,不然这么大的洪水,多长一双腿,我们也逃不掉。”明康小小地恭维了一下书月。

“也是碰巧,前几天看了信阳县的县志,要不是明叔你给我找来,我哪里能知道。”在夸奖下属方面书月从来不会吝啬。

“主子,我们后面怎么办?”尤氏这时候开口询问。

书月看向明康,“明叔觉得呢?”

“小姐,原本我们打算等侯爷和夫人派人来接你,现在看来是不行了,等洪水退去,局势稍微稳定,我们就去京城吧!”明康这时候还是有些后怕的,

要是小姐这次没有提前发现异常,他们这些保护小姐的人都还在山下,大半夜的等他们注意到洪水,想要跑估计已经来不及了,到时候就剩下小姐带着一个奶嬷嬷和小丫环,要是有什么事,可就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

“大灾之后皆有大疫,那个时候,出门也不是上上之选,而且你们十个人,带着我一个孩子,实在太引人注意,更加危险。”书月面色平静地分析。

明康根本没想那么多,现在书月一提醒才想起,那个时候到处都是难民,他们几个人带着小姐一个孩子,还真不一定能顺利到京城。

“小姐的意思是?”明康小心询问。

“先留在长松观,然后随机应变。”书月回答,然后再次抬眸看向明康,“明叔跟家里应该能联系吧!给家里去封信,让他们不用担心。”

“是。”明康立刻应声。

“天不早了,早点休息,后面还不知道什么情况呢!”书月说完转身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