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黑化炮灰(快穿)(52)
桌上只有一碟咸菜和一大碗窝窝头。等到江成业和江成御兄弟两坐下后,江兴德先拿起窝窝头吃了起来。
往日里江家两兄弟吃饭跟打仗一样,今日却都没什么胃口,一副恹恹的样子。
范氏不关心,而江兴德不是个心细的人,也没注意到。
姜若看了一眼江成御,知道他在害怕什么,心中暗笑。
江成御一接触到姜若的目光,他头便低的厉害,直想把自己埋在地下。
这顿饭,吃的各怀心思。
日落西山,天色很快便黑了。普通农户家里,也没有油灯。因此作息都跟着日头走。
天色一黑,整个江家村一片寂静。江兴德一家,也早早的入睡了。
半夜,江成业和江成御轻手轻脚地摸进厨房。今晚月色很好,余辉洒在地上,照清了门口。
晚饭的时候,江成御心不在焉,也没胃口。等到了半夜,就被饿醒了。
他拉着自己哥哥,想去厨房找些吃的。
月色下,姜若正站在门口,笑眯眯地看着江成御。
“小御,你在找什么呢?”姜若声音温柔地问道。
本就鬼鬼祟祟,提着一颗心的江成御,听到这声音,吓的叫了出来。
江成业连忙捂住了自己弟弟的嘴巴。如果把二娘喊来,只怕又是一场鸡飞狗跳。
“莺姐……”江成御的声音里带着哭腔。
怎么这么倒霉,她半夜三更不睡觉吗?
往日里凶巴巴的沈莺,现在笑咪咪的模样,江成御只觉得更可怕了。
“你们半夜三更不睡觉,来厨房找什么呢?”姜若明知故问道。
“随……随便逛逛。”江成御哭丧着脸,小声的辩解道。
“哦,随便逛逛啊。”姜若拉长着声音,似笑非笑地看着江成御。
江成业连忙拉了弟弟一把,说道:“我有些肚子饿,所以来找些吃的。”
江成业见到姜若的模样,便知她早就看穿了,连忙自己把锅背上。
呵,真是兄友弟恭啊。
“找到了吗?”姜若问道。
“没有。”
“那还不去睡觉?”姜若挑眉道。
范氏向来把食物看得紧,怎么可能会在厨房留一口吃食。
“莺姐。我们这就回去睡觉。千万不要告诉二娘。”江成御讨好地恳求道。
“嗯。”姜若点点头。
两兄弟的步履有些沉重,没走出几步——
“小业,等一下。”姜若突然出声道。
江成业停了脚步,看向姜若。她想干嘛?
“喏,给你。”姜若从背后拿出了一碗窝窝头。
江成业犹豫了一下,在听到自己弟弟肚子的叫声后,伸手接了过去。
“谢谢。”江成业说道。
姜若看着这两人离去的方向,直摇头。
前世,两人各自雄霸一方,山珍海味,享之不尽。这一世为了一碗窝窝头,半夜来翻厨房。
这转世的身份,当真没有逻辑可寻。
小房间里,江成御吃完最后一个窝窝头后,终于饱了。
“哥,她真的不会告诉二娘吗?”江成御这时才有些后怕地说道。
“不会的。”江成业语气中的坚信,连他自己都觉得不可置信。
自从沈莺被撞坏了脑袋,江成业觉得她变得不一样了,仿佛换了一个人一般,变得很温柔,让人忍不住想亲近。
真希望她的脑袋一直坏下去。
过了几日,姜若的额头上伤口结痂了。只是伤痕不小,恐怕会留疤。
范氏怒地又指桑骂槐,把兄弟俩骂了一顿。江氏俩兄弟自知理亏,倒也没顶嘴。
私下里,范氏对着姜若唉声叹气,这额头的伤疤,以后找婆家怕是会被嫌弃。
这种事情,姜若自然是毫不在意。范氏只以为自己女儿还小,等年纪大了,怕就不会这么想了。
江家村虽然不大,但是村子里却出了一名秀才,在这十里八乡非常有名。
有什么大事,村民们都喜欢找秀才公。也因此,村子里的读书风气很盛。
不过,这附近也没私塾,须得跑到镇子上去。
江成业六岁的时候,也读过一年的私塾。可惜,后面母亲病逝,又有弟弟要照顾,家里没有闲钱,因此也就退了学。
四月十七这一日,一大早江家族长和里正便召集村民,有要事商量。
江家祠堂,里里外外都站满了人。姜若是个外姓人,又是个女娃,自然没有资格到里面去。
姜若听着旁边村民的八卦,才知道这次召集所为何事。
这江家村的秀才,名叫江学德,与江兴德是同辈。自从三十五岁中了秀才后,苦读十多年,屡次乡试不中。
前不久过了五十寿辰后,他终于熄了科举的梦。这次召集大家,便是老秀才想办族学。
祠堂内,老秀才江学德摸了摸胡子,站在一旁,一派儒雅的模样。族长与里正在一个个回答族人的问题。
“族长,那什么人能去读族学?”有村民问道。
“十五岁以下孩童都可以入读。”族长说道。
“那束修……”有人问出了最关心的问题。
“凡是江家子弟,都不收束修。”族长回道道。
此言一出,这江氏族人都沸腾了。若是不收束修,那可是天大的好事。指不定自己的儿子读个几年,也能考个秀才。
村中不少人都起了念头,想送自家孙子、儿子去读族学。
大多数人对着秀才公感恩戴德。
“若真如此,那我们江家村肯定会再多几个秀才。指不定出个状元呢!”有村民说道。
“是啊!你看成辉跟着学德读了几年,不都考出了童生吗?”有辈分高的接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