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黑化炮灰(快穿)(57)
赵老板见姜若喜欢,便把这字帖送给了她。姜若推脱不过,也便收下了。
另一边,江成业与江成御两人都已过了笔试,又与书院的先生交谈后,成功过了入学试。
书院的春季开学时间,定在了十日后。
两人出了书院大门,四处张望,过了好一会儿,才看到姜若从一辆驴车上下来。
这次到镇上,姜若买了不少兄弟俩读书需要用到的东西。而这驴车,则是租借来的。
江成御一看到姜若,便咧着嘴,挥手道:“莺姐!这里!这里!”
丝毫不在意周围人的眼光。
江成业倒是没有像自己弟弟那样大呼小叫,而是快步走到姜若面前,伸出了手。
姜若见此,连忙搭在了江成业的手上,跳下了马车。
待到姜若下了马车后,江成业连忙把手放在了后背,手心都渗出了汗。
“你们两考的如何?”姜若问道。
“当然是过了!”江成御连忙抢答道。
姜若转头看向江成业,过近的距离看着江成业呼吸一顿,而后连忙转头说道:“书院的考题并不难。”
三人坐着驴车回了家。
江兴德自然非常高兴,晚上还让范氏多添了一碗荤菜。至于范氏,在姜若多日的洗脑下,也接受了两兄弟读书的事情。
至此之后,江成业与江成御开始了青阳书院的求学生涯。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很多三年过去了。
沈莺也出落成十八岁的大姑娘了。这三年间,范氏不断跟给姜若相看小伙,可惜没有一个谈成。
每次,不是对方小伙有问题,就是对方嫌弃的。难得有一个双方都看上,都准备定亲了。谁知在最后一刻,对方竟然反悔了。问对方理由,对方却什么也不肯说。直把范氏气地骂了几天。
姜若安慰范氏,也被连带着骂了一通,只说姜若对自己的终身大事不上心。
范氏这话倒是没说错。姜若也只能乖乖受着,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的听着。
对姜若来而言,能不能嫁出去根本不是一件值得费心的事情。
大梁太安五年,肃城贡院门口人头攒动。这一天是院试揭榜的日子。
若过了院试,便有秀才之名,否则便仍然只是个童生。
“莺姐,你们等在这,我去看看。”江成御让姜若站在人群外说道。
这一年,江成业与江成御两人也入场考试了。两人一路从县考,府考,到了院考。
前两次,皆名列前茅。至于这一次的成绩嘛,要看看榜上,才能知晓。
姜若看着远处那群学子,或大笑,或痛哭,当真世间百态。
有人狂笑着穿过人群,向外奔去,差点撞上姜若。
“莺儿,小心。”江成业连忙把姜若拉到一边。
江成业此时已经十七岁了,身材挺拔,面如玉冠,通身儒雅气质。与三年前相比,倒是更加内敛了,或者说是懂得隐藏心性了。
只见远去的那人,嘴里念叨着:“哈哈,过了!过了!果然没有骗我。”
“这人看着有些眼熟。”姜若说道。
江成业看了一眼,说道:“那人也是江家村的人。老秀才的儿子,江成辉。”
江成辉今年也有三十岁了。这五年来,屡考屡不中,想不到这次竟然终于过了院试,成了名秀才。
“莺姐,哥!过了!”江成御从人群中挤了出来,兴奋地说道。
“哥是第一名,我是第二名,皆为禀生。”
姜若闻言,自然也为两兄弟高兴。虽然都是秀才,但是也分三六九等,这最好的便是禀生,以后能领取朝廷粮食。
几人说笑着,引起了周围人的围观。同时青阳书院的学生,纷纷过来给两人道贺。
江成业和江成御连忙谦虚地应答。
姜若在一旁看着,真有种吾家有子初长成的心情。江成业在与人攀谈的时候,视线仍不忘扫向姜若。
待姜若也正看着自己,嘴角忍不住勾了勾,眼中带着笑意。
姜若三人知道这榜上成绩后,便启程回了江家村。过几日,这次院试中了秀才的考生名单就会下发到县,而后通知到村。
一路上,三人倒不着急,没有急着赶路。第二天傍晚,三人才终于到了江家村。
谁知,刚踏进村子,就发现村里的气氛有些不对,家家户户房门紧闭。三人焦急地往家赶,等到到了家,才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
江兴德躺在床上,他的脸上有明显的淤青与红痕,范氏则在一旁抹眼泪。
“爹,这是怎么了?”江成业连忙问道。
“小业!你们终于回来了!”范氏见到姜若几人回来了,连忙哭诉起来,开始讲起这几天发生在江家村的事情。
这事其实与老秀才江学德有关。
当年江学德中了秀才后,江家村上下着实高兴了好一会儿。因为大梁朝对于读书人有特别的优待。
凡是秀才,便可免百亩田地的税。于是,这江学德中了秀才后,江家村同族的人,纷纷把自己的地契投献了过去。
这当然也包括江兴德的那几亩田。
老秀才接受了村民的投献后,也收了点好处,每逢秋收,每户收取一定比列的粮食。不过,这些粮食与沉重的赋税相比,就不足为道了。
这事,也成了江家村被附近村子羡慕的原因之一。
而这次出事,就出事在这投献的田地上。江兴德的儿子,竟然把这些别人村民投献的土地,再次投献给了富商石宏。
那石宏拿了投献的地契后,竟然派人过来接收这些投献的土地,并让大家交上一定的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