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女配一心做生意(115)

不是沈大海拿大,昨天他们做了高堂,裴清策很可能一大早找他敬茶。

茶还是别敬了。

沈大海就没想过让裴清策真的做上门女婿。

两人不去见长辈,笑闹了半晌,后来变成了让人面红耳赤的动静。

等到二人起身,沈宝惜去上妆,裴清策还非要帮她画眉,还别说,会画画的人画得像模像样。

等到吃早饭,已经是中午了。

裴清策考中举人,要准备来年的春闱,不过,也不差这两天。

这两日天光正好,中午阳光洒落,二人在院子里一坐一躺,沈宝惜将头放在他的腿上,闭着眼睛睡着了,气氛静谧又温馨。

有丫鬟匆匆过来,对着守在门口的春风低语几句。

春风蹙眉,有些不舍得打扰新婚夫妻俩。可这想要见主子的客人身份不同,她叹口气,小碎步上前。

她声音很轻,裴清策抬眼看她,眼神询问。

“是顾大人,顾大人说有新婚礼物要送给您,让您二位务必去一趟。”

“不去!”裴清策飞扬的心情并未受影响。

若是顾胜真的不在意他,昨儿不可能那么顺利。

既然还在意他,那就好办。

沈宝惜听到动静,睁开了眼。

裴清策笑问:“吵醒你了?”

“我就是眯一会儿,不太想睡。”沈宝惜坐起身,抱住他的腰,“你真不去?”

“不用管。”裴清策帮她整理了一下颊边的碎发,“等你表姐成亲了,咱们就启程去京城,到时带上爹娘一起,如何?”

沈宝惜眼睛一亮:“好啊!”

就是不知道沈大海愿不愿意一起去。

沈家在淮安府过得不错,虽是商户,走出去也有头有脸,少有人不给沈大海面子。

去了京城,沈大海要重新开始。

裴清策看出了她的想法,笑道:“爹早就跟我说过想出去走一走,还遗憾地说活了半辈子了也没坐过船。我不知道他日后要不要在京城做生意,但他话里话外,确实是想去京城走走瞧瞧。”

“过两天我问问。”沈宝惜打了个哈欠,“闲着无事,出门走走吧,顺便拜访一下贺夫子。”

贺夫子精神不错,他不是个迂腐的老人家,看见沈宝惜,还夸赞她胆大心细,夸她聪明,又说她若不是女子之身,读书科举兴许也能出人头地。末了还叹气:“会读书的人不一定会做人,我听说了你办扶幼院的事,只有真正心善的人,做官时才会真正替百姓考虑。”

沈宝惜被夸得不好意思了,扶幼院她是从心,想办就办了。确实那点花销于她而言只是九牛一毛,长期养着这些孩子,她并不吃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贺夫子一脸感慨,“我听说你还找了夫子教他们读书认字和学各种技艺?这就很难得。”

沈宝惜谦虚:“夫子别这么说,天底下心善之人挺多,就城里的这些商户,几乎每年都会捐钱修桥铺路……”

贺夫子含笑摇头:“不一样的,他们与其说是接济穷人,不如说他们是花这银子来买安心。”

因为那是衙门牵头让捐的银子。

修桥铺路捐银子时,顾大人会给众人发帖子,能够拿到帖子的人都觉与有荣焉,真去赴宴,也不可能白吃,顾大人要求捐钱,不能不给顾大人面子啊。

而没有人敢去查衙门的账,这银子到底是怎么花的,有没有真正用来修桥铺路,怕是只有顾大人才知道。

像沈宝惜这样自己修建扶幼院,专门派人守着,每一个想要搬进去住的孩子都必须经过询问和查探,然后又找人照顾他们衣食住行,时不时还让身边丫鬟亲自去看一看,才是真的救了人命。

两人从贺夫子府上出来,沈宝惜心情很好。

裴清策揶揄笑道:“被夸美了?”

沈宝惜嗯了一声,像贺夫子这样身份地位名声都不差的人亲自说出口的夸赞,自然会让人更高兴几分。她强调道:“我做这些事,没想过会被人夸。”

“我知道。”裴清策握住她的手,“冷不冷?”

“不冷。”沈宝惜笑看着他,“想吃什么?”

裴清策不觉得饿,从昨夜到现在,他特别满足,不渴也不饿。

两人去风华楼,却在那处等到了顾胜的管事。

管事是来请二人的,约他们去知府后衙见面。看来,顾胜对自己的儿子儿媳也有几分了解。

都被人堵到了,裴清策心知,这一趟不走都不行。

知府后衙中,赵氏眼睛红肿,脸色很差,短短时间内,像是苍老了好几岁。

她站在园子里悄悄抹泪,瞅见新婚夫妻进门,当即就沉下了脸来:“你们来做甚?”

“我不想来,顾大人盛情相邀。”裴清策知道自己母亲的悲

剧是因顾胜而起,但还是忍不住迁怒赵氏。

赵氏每次看见他都没个好脸色,说话夹枪带棒的。裴清策自然也不会客气。

他此次回来后,又在知府后衙中找了个线人,知道最近顾长安已经到了强弩之末,没有几天活头了,再看赵氏这失魂落魄的模样,就知道她是因为儿子的病情伤心。

果然,赵氏听到这话后更气了,她儿子躺在床上奄奄一息,大夫说,就是这几天的活头了。而顾胜呢,先后让两个女人有孕,似乎还嫌子嗣不够多,前些日子又接了两个美人进门。转过头,原先不认得长子还以二十岁不到的年纪考中了举人。

喜上加喜,三喜临门,而她……儿子就快没了,虽还有两个女儿,可闺女和儿子是不一样的。尤其在顾胜有亲生儿子的情形下,闺女……早晚都要嫁出去,不可能一辈子守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