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女配一心做生意(152)

虽说吴明知不坐臭号也有很大可能得中,看他到底是没中,心里还是没有底。在红山书院中,他丝毫不敢拿大,平时待人热忱,读书认真刻苦。若是能得裴清策指点一二,绝对有益无害。

即便是裴清策不愿意指点,只要两人交好,或者在旁人眼中他们俩感情不错,都对他有不少好处。比如拜访那些有名的学子或官员时,兴许旁人会看在裴清策的面上对他多几分耐心。

见了面,拿到了自己写下的一叠文章,再听了裴清策的话,吴明知只觉得无地自容。

母亲只有他一个儿子,如今夫妻不睦,父亲对母亲没有耐心,吴明知看着母亲的模样,忍不住心中生怜。

正是他对母亲有怜惜之意,所以才诸多忍让。没想到母亲竟然背着他做这种事。

母亲或许真是好意,可……吴明知在淮安府时还有几分自傲之心,到了京城后,遍地都是满腹才华的读书人,他夹在其中一点都不显眼。

他确实是想请裴清策指点自己,却也仅此而已。从未想过要求他将自己的文章送到皇上案桌上。

吴明知捏着那叠纸,一时间只觉得无地自容:“裴大人,这……”

尤其他心里还惦记着沈宝惜,往常总暗暗拿自己与裴清策相比,他知道自己比不上裴清策才华横溢,但自认品行不错,也够格心悦于她。

如今母亲做这事,丢脸之余,他觉得自己配不上沈宝惜了。

“这不是我本意,都是我母亲擅作主张……可能裴大人觉得我在狡辩,总之,谢谢裴大人告知此事。”

他起身告辞,几乎是落荒而逃。

裴清策看着他背影,提醒道:“吴举人,科举之路不好走,考中只是开始,不要让你在意的人左右了你的前程!”

吴明知脚下顿住,回头认真道了谢。

回红山书院的马车上,吴明知手捏着那叠文章,他最近请教了不少夫子,就连贺夫子都说,他抓紧再读三年,火候应该差不多,若是运气好 ,下一次应该能中。

父亲再对他们母子不耐烦,得知他要在红山书院求学,也送来了百两银票,还写了两封举荐信,让他去找其中两位大人。

当初从淮安府启程时,夫妻之间闹得厉害。吴明知对父亲是有几分不满的,他觉得多年夫妻,即便母亲不太对,父亲也不应该宠妾灭妻。

可拿到了父亲的举荐信和银子,再看父亲写过来的亲笔书信上,对于他带着母亲离开只是谴责了几句就略过不提,他心头也生出了负罪感。

带着母亲离开,算是背叛了父亲,他以为父亲会勃然大怒,会严厉地斥责他。

最重要的是,从淮安府到京城这一路,往常和母亲相处较少的他知道母亲是如何的不可理喻,如今他开始理解父亲……也变成母亲口中的不孝子和白眼狼了。

吴明知回到书院之中,一眼就看到了在门口踱步的母亲。

书院中能够带着家眷住的院子,一个院子要住三户人家,吴夫人看到儿子出现,只问:“回来了?如何?”

她隐晦地打量了一下剩下的两户人家,拉着儿子进了门。

“裴清策怎么说?”

吴明知提醒:“他如今是官员,咱们平时也没什么交情,你得称呼他为裴大人。”

“怎么没交情?你们是同乡。”吴夫人催促,“他怎么说?”

“娘,你能不能不要背着我做那些事了?”吴明知叹气,“明天我去打听去通州府的商队,回头你坐船去江南,再从江南回淮安府吧。”

吴夫人的脸色霎时变得惨白:“你不要我了?儿啊,我只有你了,你爹如今不肯正眼看我,如果你不在,他更会嫌弃我……”

“娘!”吴明知打断她,“你今年三十出头,远远不到需要儿子养老的年纪。而你也不是三岁,不需要人时时护着,你是个大人,这世上所有的关系都需要维护,父亲……或许是有不对,但你就没有错吗?”

吴夫人瞪着他:“你这话是何意?我不让你爹宠其他女人还不是为你好?家里就那点银子,你爹就那点本事,即便是全心全意培养你,也帮不了你太多。若是还有其他的孩子分走你爹的心神,你得到的就更少了。”

吴明知叹口气:“娘,我走到如今,家里帮我的已经够多。接下来的路,爹就算想帮我,能力也十分有限。你……你做的这些事,不止是拖我的后腿,一个弄不好会断我前程。就当是为了我,你老老实实回乡去,行不行?”

“不行!”吴夫人情绪激动起来,“我不回去!”

吼完这话,她看到儿子皱眉,反应过来自己的声音太刺耳了,她深呼吸一口气,放软了声调:“我留在京城帮你呀,照顾你日常起居,接下来你还要说亲!亲事关乎你下半辈子,必须要有长辈在边上掌眼,以后你媳妇进门,还得有人帮着教导……若你有了孩子,我还要帮你照顾孩子呢。”

吴明知听着这些话,心里没有半分感激,只觉得压抑。

“你放过我吧,能不能找点其他的事情做?”

吴夫人愣住。

她真真切切地看到了儿子对自己的嫌弃。

“我只是想帮你啊。”

“我不需要你帮忙。”吴明知发现,自己不说重话,母亲大抵不愿意离开,他咬牙道:“明天我就去打听商队,你收拾一下行李,趁着天气不错,尽快上路吧。”

“你嫌我烦?”吴夫人泪水滚落,“你爹嫌我,你也嫌我?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我不走,如果你非要让我走,那我就去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