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女配一心做生意(34)

尤其沈宝惜和蒋庆南相看过,如今蒋庆南带着个姑娘过来,但凡她神情和语气上有半分不对劲,都会被这姑娘怀疑二人之间有情……可不好影响了人家的姻缘。

孙姑娘很满意,示意身边丫鬟付账,挽住了沈宝惜的胳膊:“沈姑娘,庆南说你是个很好相处的人,他经常哄我,这一次倒是没说假话。沈姐姐,以后妹妹来找你,你可别嫌妹妹烦。”

看着面嫩,竟是个自来熟。

不过,她神情娇俏,笑容满面,并不惹人讨厌。

沈宝惜笑着答应了下来。

孙姑娘又热情地邀她去喝茶,盛情难却,沈宝惜拒绝不了,她闲着也是闲着,跟着二人去了。

两个姑娘走在前面相谈甚欢,蒋庆南小跟班似的坠在二人后头。

当下女子讲究德容言功,背地里不能说别人小话,两个姑娘凑在一起说的都是首饰衣料。

沈宝惜对这些那是信手拈来,孙兰芳面嫩,平时又少出门,不知自己适合哪种,听得如痴如醉,一场交谈下来,她看着沈宝惜的眼睛里满是星星。

蒋庆南觉察到不对,心上人看向他的眼神都没有这么亮,他几次提出告辞,都被孙兰芳挡了。多提了两回,还被孙兰芳催促:“你若是着急可以先走,我再和沈姐姐聊一聊。”

闻言,蒋庆南蔫了,深觉自己把孙兰芳带到脂粉铺子里是他做得最错的决定,心里也暗暗打定主意,如非必要,再不让两个姑娘凑在一起。

瞧瞧,他好不容易才把人约出来的,今日都还没能坐下来好好说几句话。

之前是兴致勃勃带心上人买脂粉,这会儿悔得恨不能捶死自己。

*

沈宝惜脂粉铺子生意不错,沈正礼特意过来送贺礼。

堂兄妹二人许久不见,上一次沈正礼帮忙送了沈母回了,沈宝惜以为自那以后他会和自家来往密切一些,没想到之后就跟消失了似的。

伤筋动骨一百天,沈母年纪稍微大了点,大夫说,让她在床上躺四个月到半年。

男女有别,沈正礼登门,也不可能去屋子里探望沈母,隔着屏风问过好,就跟着沈宝惜一起出来了。

沈正礼上下打量着面前的堂妹:“惜妹妹,最近可好?”

沈宝惜颔首。

沈正礼一脸不舍:“我这才忙完回来,你都定亲了。裴清策是我兄弟,他以后要是对你不好,你尽管告诉我,我帮你教训他。”

沈宝惜笑了笑:“行!”

两人是假的未婚夫妻,有什么好不好的,合得来就多相处一阵,合不来早早退亲。

“过两天裴家下定,请了我过去帮忙,妹妹去不去?”

沈宝惜摇头:“裴秀才没跟我说。”

既然没说,她不会上赶着。

沈正礼转而又问起沈母的伤势,问完后提及他这一次去隔壁府城的遭遇:“二叔让我去的,这一趟让我赚了这个数。”

他伸出一个巴掌。

沈宝惜扬眉:“五百两?”

沈正礼一乐:“最近我在看铺子,能买两间铺子!”

他心里很有成就感,这个是他凭自己的本事买下的,因为家中兄弟太多,家财又不太多,兄弟几个都在几间铺子里帮忙,但却没有任何一间铺子落到他们兄弟的名下。

等这铺子落到他名下,他可就是兄弟几人中唯一一个有自己铺子的人。

他心里太高兴了,本来应该等二叔在家的时候上门拜访,但他实在等不及。

“惜妹妹,以后你和二叔有需要我帮得上忙的地方,尽管开口,千万别跟我客气。”

他没有多留,很快起身告辞。

沈正礼就觉得吧,裴清策是他的福星,这一次的铺子就是因为裴清策的提醒得来。

他打算准备一份厚礼,亲自去一趟裴家,再看看裴家需不需要人帮忙,若是人手不够,吩咐两个下人去帮衬。

如今裴清策可不只是他的兄弟,还是他以后的堂妹夫。

*

沈宝惜又忙了一个多月,脂粉铺子的生意最近越来越好。

之前风华楼的衣物和首饰,也有外地的客商来商谈,不过,都是买了成衣带走。沈宝惜也接纳了一批那些客商送过来的裁衣师傅和绣娘,将手艺教给她们,当然了,不是白教的。

相比起衣物和首饰,脂粉就简单多了,直接装箱带走。

有些客商带一小箱子,也有客商带几大箱离开,总之,买得多会更便宜一些。

沈宝惜这边忙得脚不沾地,又收到了裴清策的邀约,这一回约她去郊外赏菊。

相比起枫叶林就在寺庙后山,赏菊的南山如今是无主之地,漫山遍野的菊争相斗艳,因为无人打理,只有两处景致不错的地方,偏僻的地儿一片荒芜。

相比起赏枫,赏菊的人要少多了。

两人的马车到了山脚下,一路慢慢往上走,四下无人,丫鬟和裴清策的书童自觉退到了十步开外。

“你们家的婚事办得顺利吗?”

裴清策无奈:“我若说出来,可能要被你笑话。”

沈宝惜眼睛一亮:“真有事啊,说来听听。”

裴清策:“……”

她喜欢听别人家的闲事?

“我二弟那个未来岳父就住在我们那一片,家境并不富裕,张口就要二十两的聘礼,大概是看我们家答应得太爽快,当日都要过小定了,他又临时涨价。还把所有的亲戚友人都请到了家里,大概有百多人。”

沈宝惜回想了一下当下关于定亲的规矩,定亲之所以叫小定,就是只请亲近的人家来见证,有些人家甚至不请亲戚,自家人接了定礼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