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日还-时间循环(149)

杜成玉忍不住插话:“什么发明?”

“你吃过爆米花吗?又叫熬稃,”少东家解释,“上元节时吴中各地都有爆谷的风俗,街头处处都会支起铁锅。”

“这和你的发明有什么关系?”

“我创造了一个小玩意,可以挂在腰间,随身随时随地做熬稃吃。”

“……”杜成玉将谴责的目光投向沈乘月,“你欣赏这东西?”

“是个很好的想法,”沈乘月笑道,“假如某一日你流落荒岛,身边只有一捧大米而你又不会煮饭的时候,它就会显得格外有用。我订了一些,打算回京当新鲜玩意儿卖给有钱人。”

少东家感动道:“沈姑娘还鼓励我不要放弃,继续创造出一系列可以随身携带的小玩意儿。”

杜成玉和兰濯盯着她,强烈质疑她在误人子弟。

“行行出状元,”沈乘月摊手,“干嘛非要矫正别人?”

少东家又问:“沈姑娘接下来要做什么?但凡我能帮上忙的,你尽管开口。”

沈乘月如实道:“我想建一所天底下最大的客栈。”

兰濯和杜成玉忍不住吐槽:“你对‘最大’到底有何执念?船要最大的,客栈也要最大的。”

“这是有钱人独有的执着,”沈乘月颇感高处不胜寒,“你们两个不懂。”

她把盛着夜明珠的盒子推回少东家面前:“还请收回吧,我们倒是可以做个知音,也许你只是难得遇到知己,才会误以为这是喜欢。”

少东家有些怅然:“对不住,是我太急躁了。”

杜成玉见她拒绝,顿时大度起来,揽住少东家的肩安慰道:“你还年轻,将来会遇上真正喜欢的人。”

少东家点了点头,又问:“姑娘在这间小镇上可有发现什么商机?”

“安静清幽,是个避世休养的去处,”沈乘月道,“我买下了一间小客栈,准备改建,不过我需要一个人帮忙督工。”

“我会给你逗闷子,”杜成玉生怕被留下,连忙阐述自己的重要性,“我会吟诗作对,为你缓解旅途疲惫,而且小黄最粘我了。”

“不切实际,”兰濯务实道,“姑娘,我会洗衣服。”

“但只有我会开船,”沈乘月看着两人,“我猜我的重要性不容辩驳。”

“……”

“洗衣服,对了,这个很重要,”兰濯正得意洋洋看向杜成玉,下一刻又听沈乘月道,“想让顾客宾至如归,客栈里就应该提供这些。”

“……”

“我要沿途买下很多家客栈,给它们取同一个名字,让旅人一旦有住客栈的打算,就立刻想起我们。”

“好主意,”杜成玉和兰濯偷眼看她,“你决定谁留下了没?”

“我既会作诗也会洗衣服,”沈乘月宣布,“但我不会中途抛弃旅伴,把你们扔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少东家,可否请你派人帮忙?我会按市价付你督工费。”

“没问题,反正镇子离我那里不远。”少东家应承得痛快。

“多谢。”

他们在码头上告别,沈乘月驾船离开,船后方系着一只木鸟,船开得足够快的时候,那木鸟就会被放飞起来。一登船,杜成玉就抱着小黄兴冲冲地爬到了木鸟上,享受飞翔的感觉。

小黄显见已是习惯了,丝毫不畏惧,反而吐着舌头露出一张微笑的脸。

那大概是与自由最接近的感觉。

少东家目送着船只远去,眼神里流露出些许歆羡。

沈乘月一路南下,看到合适的地方就出钱买下,花钱如流水,一点一点扩张着属于自己的商业版图。

京城带出来的精致货品也很受一些地方富户的欢迎,几乎已经兜售一空,但船的重量丝毫未减,因为没到一个地方,三个人都会分头去搜刮当地特色,大量购置,再到接下来的一些目的地中分散卖掉。稍稍提价,把东西运给遥远的地方需要它们的人。

杜成

玉原本信奉“义不经商”那一套君子行事,如今却也渐渐得了趣味,每每下船时,带着小黄,冲得比沈乘月还快,诗也不怎么做了,日日在沈乘月耳边感叹读万卷书竟不如行万里路。

兰濯也分外沉浸,她看中的货物,赚来的钱,自然也有她一份,如此看着荷包慢慢鼓起来,不止获取了金钱上的满足,更是对自己眼光的肯定。尤其沈乘月从来不吝于赞赏,见她赚了钱,就会送上大拇指,附上一句“独具慧眼,远见明察”,把她夸得几乎合不拢嘴。

错判的时候当然也不少,但几人都在积累经验,逐渐成长着。

很快,几人走过的地方,百姓们讶然发现,有一家叫“花期酒约”的客栈悄然开张,很快开遍了大江南北。

客栈内部十分洁净,哪怕只是小小一间也五脏俱全,提供当地特色的餐食、美酒、暖茶,还有基础的沐浴、洗衣等,另外靠河就提供游船,陆地就提供奔马,靠海就有专人带着潜泳看鱼,靠悬崖就在崖下拉起安全的网绳供顾客跳崖玩,务必令宾至如归。

目前很多小客栈最大的问题就是不够干净整洁,旅人们暂时落脚后,便忙不迭地离去。但“花期酒约”最大的卖点就是清清爽爽、一尘不染,又提供了生活所需的一切,莫说外地旅人,便是本地人,也有嫌家里打扫麻烦,干脆在店里长期租赁房间居住的,省下了家中雇佣下人的银子,倒也算不得浪费。

有人图它方便,有人图它干净,有人觉得既然能开起那么多家,那必然不会太差,选择客栈时下意识便选了这一间。

沈氏商人之名,也一时传遍了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