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把大佬撩乖了/他为救我而死,重生了得宠他(357)
这十九个孩子中,最大的十三岁,最小的四岁。
被遗弃,他们比同龄人心智成熟很多,都清楚被选中意味着什么,心底开心又激动。
明天是周天。
乔望舒和十九个孩子们单独相处了一会儿。
互相认识。
说了些交心的话。
拜师仪式定在明天。
乔望舒当年就是一边上学,一边学手艺。她从不认为这二者有任何冲突,从事非遗手艺,需要创造力和想象力。上学是必须的,他们将来如果能考上大学,选设计专业的话,会更为对口。
从福利院离开之前。
乔望舒和三位院长单独聊过。
孩子们的户口仍旧在福利院,但从明天开始,他们就直接搬去乔望舒的工作室住。
福利院的条件,怎么都不会比乔望舒那边好。
三位院长心底舍不得,但谁也不想耽误孩子们的前途,都答应了。
乔望舒看出他们的不舍:“我知道您三位肯定不舍得,我会安排人照顾好他们。他们的资料尽快给我,以后他们的学业,我也会让人监管。他们上学的学费,无论是初中,高中还是大学,都由我来出。除此之外,我会给三家福利院,各自捐款五百万。用于改善孩子们的生活,也算是我带走这些孩子的一点心意。明天拜师仪式,如果三位有时间,欢迎你们来观礼。”
乔望舒面面俱到,处处为孩子们的前途考虑。
三位院长感激不已,湿了眼眶,光是“谢谢”都不知道说了多少回?连连答应会去观礼。
聊过之后。
乔望舒等一行人离开了福利院。
被选中的十九个孩子,明早就要搬离福利院,今晚会和福利院的老师朋友们告别。明天,将是他们崭新人生的新章程。
周日。
乔望舒的工作室。
孩子们的宿舍都安排好了。
六个男孩住一间。
十三个女孩,分为两个四人间和一个五人间。
他们年龄不一,乔望舒这样安排,也能让他们互相照顾。
上床下桌。
干净整洁。
孩子们一大清早就搬来了。
为拜师仪式做准备。
上午十点。
拜师仪式正式开始。
乔望舒坐在红楼主楼,大办公室的太师椅上,穿着十分庄重,用发簪盘着发。
孩子们按照年龄大小,排着队给她敬茶行礼。
乔望舒不习惯跪拜礼。
虽说是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可到底没有生养他们。乔望舒心底觉着,受不起那样的大礼。何况这都二十一世纪了,拜师礼也该随着时代的改变做出改变。她更倾向于鞠躬行礼,特意交代过流程。孩子们顶礼叩拜,双手交叠,置于额心,鞠躬行礼,喊声师父即可。
“师父请喝茶……”
孩子们的声音稚嫩而虔诚。
乔望舒足足喝了十九杯茶。
都是浅浅抿一口。
否则真的喝不下。
喝了师父茶,按照传统习俗,师父要给孩子们赐名。
十九个孩子。
乔望舒很是费了一番脑筋。
福利院的孩子们,在被福利院收养之前,有名字的就用以前的名字。没有名字的,福利院的院长会给他们起名字,落户口。通常是百家姓轮着来,名字则要看福利院院长的水平。这十九个孩子,来自三家不同的福利院。有的在进福利院之前就有名字,有的则是院长给起的。
乔望舒没有更改他们的姓氏。
赐名是传统习俗。
她既教授非遗手艺,理应遵从。
思来想去,便给他们的名字中加一个字,或改一个。
如果名字是两个字,男孩就在中间加一个谦字,如果是三个字,就把中间那个字改为谦字。“谦”之一字,本义是指虚心,谦逊。用作名字,寓意不自大,不自满,行事能虚心谦让。学非遗手艺需要耐心,恒心,忌讳骄傲自满。且六个男孩住一间屋,乔望舒是希望他们能互相谦让,彼此照顾。
女孩的话,则是在中间加一个锦字,亦或是把中间那个字改为锦字。“锦”之一字,意为美好,美丽,寓意前程似锦。女孩子嘛,到底是不如男孩子皮实,乔望舒打从心底偏疼一些。
赐名之后。
乔望舒给他们每人发了一个红包,正襟危坐,言简意赅地说道:“从现在起,你们就是我门下的徒弟,是同门的兄弟姐妹。要互相谦让,友爱,彼此扶持,相互照顾。我会将毕生所学,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你们。至于你们能学到多少,那就要看你们自己的本事了。”
孩子们齐齐躬身行礼,齐声:“谨遵师父教诲。”
乔望舒耳根血红:“乖了乖了,都别拘礼了。”
第304章 封君牧不是他爸和他妈生的
拜师仪式落幕。
工作室所有工作正式开启。
运营小贾注册了抖音等自媒体账号,拍摄剪辑了开业剪彩第一天,展览出来的展品。后续乔望舒的意思是,发一些非遗手艺制作的过程。工作人员们不需要露面,主要是展示非遗文化的魅力。
孩子们该上学正常上学。
课余时间,乔望舒给他们安排了非遗课程。
每周一三五晚上七点到九点,周六休息一天,周天上午十点到十二点,下午两点到四点。
这就导致乔望舒一三五晚上要出门。
墨北辰白天去财团忙工作,下班回家陪乔望舒吃过饭,会亲自当司机,把乔望舒送去工作室。
她教学的时候。
他就坐在一旁旁听。
他想更多了解她,了解她喜欢的东西,培养和她的共同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