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当婆婆了(124)
主宾一般选的都是亲近人家德才兼备的长辈,何况卫姜觉得以自己现在名声去给人作正宾,那不是害人吗?
“这么巧,初三那日我要进宫怕是去不了,不过我会记得给你送份厚礼的。”卫姜找了个进宫的借口,不直接以自己的名声说事,怕潘英娘说什么不在乎。
潘英娘有些失落,她又不是为了那份厚礼,她有些懊悔自己说晚了,早知道她应该早早来请县主的。
“难道是对正宾人选不满意?”卫姜见她有些低落,开玩笑逗她。
“娘说就让我舅母给我插笄。”潘英娘摇头
“那你还摆出这幅表情,小心你舅母知道了以为你嫌弃他,以后给你小鞋穿。”卫姜吓唬她。
潘英娘果然被转移注意力,笑嘻嘻摇头:“舅母才不会,她最疼我了。”
“我喜欢制香,我娘却说我不务正道,只有舅母支持我。”
她有些羞赧,回想起舅母当时的话,她现在都觉得脸烧的慌。
她说:英娘是我们家的人,她想学制香,我支持。
“这是害羞了,想到什么了?”卫姜语带调侃
难怪以前那些长辈老喜欢逗年轻人,原来看她们脸红是这种恶趣味。
潘英娘羞的坐不住了,学会走路的小卫儿扶着墙刚挪进来,就被她一把抱起窜了出去。
“我带卫姐儿去园子里玩。”
小卫儿那个气,她走了好久的,知不知道她有多辛苦!
她的小手攥紧又松开,险些被气的要开口说话了!
不过看在小姐姐软萌萌,香香的份上,原谅她了。
小卫儿把脑袋贴在她的胸口,真舒服。
人走后,卫姜收了笑,看向长佩。
“怎么样了?”
也该有动静了吧。
长佩笑着点头,“潞王殿下刚刚带着一群人来找大人下棋。”
没想到潞王还真的亲自来了,送上门让窦绍耍。
“那就把潞王想听的消息传过去吧。”卫姜嘴角噙着坏笑。
不然戏怎么唱下去呢。
张元恩是个坐不住的,让他这么干坐着看别人下棋,简直是要了他的命,他在屋里走来走去,扇子也摇的越来越快。
“张兄你歇会儿吧,你都要把我扇伤风了。“他身子有些虚,可受不了这么大的风,纨绔公子把领口紧了紧。
他藐了一眼张元恩,春寒料峭的拿把扇子扇来扇去的,以为这样就能装风流才子来,毛病!
张元恩当没看到他的白眼,在他身边挤下,碰了下他肩膀。
“孟文白,殿下不是说有好戏看吗?这就是他说的好戏?”他指着正在对弈的两人,旁边还围了一圈人。
不知道这有什么好看的。还不如去茶楼听说书呢。
孟文白差点没给撞下去,不知道他虚吗?有病,莽夫!
“你问我,我问谁?”孟文白没好气道,难道他就是什么能坐得住的人。
同是纨绔,他太看得起自己了。
“那行,你们等,我去春暖楼听曲了。”张元恩再也没有耐心,起身摇扇就要走。
刚迈出一步,就走不动了,转头一看,只见孟文白手正从背后勾出了他的腰带。
张元恩罕见的慌张了,“孟老三我告诉你,我不好这口。”
孟文白呸的一声,特别的有力道:“张元恩你少看点不正紧的话本子,脑子里都装的什么。”
要不是潞王交代他要把张元恩看住,他才懒得理他。
张元恩讪讪,把腰带重新调整好,谁让他弄这么有歧义的动作。
“你干嘛啊?”
孟文白嫌弃地白他一眼:’再等等,春暖楼这个时候还没开门,你急什么。”
等什么,这有什么好等的,他也是信了潞王的邪,来窦府看什么好戏,窦绍那个正紧样子,能有什么好戏看。
难不成看县主大发雌威,张元恩撇嘴。
“我去外面走走。”说完抬腿就走
反正只要不离开窦家,他爱去哪孟文白才不管。
可他离开不过半盏茶的功夫就回来了,双眼发亮,满脸都是看热闹不怕事大的兴奋:
“窦大人,你们家出事了。”
“县主把那个潘小姐给打了,打得那个头破血流,怕是只剩下半口气了。”说的就好像亲眼所见一眼。
众人被惊到了,看向窦绍。
窦绍猛地起身,棋盘都被打乱了,可见心乱了,但他不愧是个老狐狸,很快就稳住了,又重新坐下,僵硬说道:“怕是张公子听错了。”
他冷冷地看了一眼张元恩,张元恩是谁,京中纨绔中的翘楚,人称京城小霸王,能怕他?
英国公府一门英烈,他家为朝廷世代守护边疆,如今祖孙三代死的就剩这一根独苗了,只要不是造反,他可以在京城横着走,这世上就没有他不敢惹的人,不敢闯的祸。
只要皇帝不想寒了武将的心,他就死不了。
所以别人可能会怕窦绍,唯独他,张元恩挺直来腰杆,不知道怕是什么东西!
“这可是你们家下人亲口说的,我都让人去给潘家传信了,我可不能见死不救。”
窦绍脸一瞬间就黑了。
潞王心里乐开了花。
这个张元恩可真没让他失望。
“窦大人,先去看看怎么回事吧?小王也可劝劝新宜县主。”
窦绍还在嘴硬,“殿下,不知道什么人胡说的,县主是个明事理的人,不可能行此等恶行。”
在场的人都想掏耳朵了。
没听清,窦大人能再说一边吗?明事理?新宜县主还能跟这个词挂钩。
其中以张元恩的表情最为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