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当婆婆了(213)
丧事最是熬人,刚送殡回来襄阳郡主就病倒了,卫姜又马不停蹄去给母亲侍疾,等襄阳郡主痊愈,又是半个月过去了。
像襄阳郡主这些年纪大的皇室宗亲,病倒了一大片,就连卫姜,也是累的够呛,不过最惨的要数潞王妃葛月,好不容易怀上的孩子没了。
皇上知道后把潞王叫进宫里大骂了一顿,说他们没用,好好的一个孩子给折腾没了。
事后还让皇后给潞王选了两个宫女送去。
卫姜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都惊呆了,皇上这是气糊涂了吗?潞王还在孝期呢,这是要干啥?
不过也很奇怪,葛月自己是会医术的,怎么怀孕了也不知道,这有点说不过去。
“对了,信王回西北了吗?”卫姜想起正事。
窦绍点头:“前几日就回去了。”
卫姜也不知自己是不是太过敏感了,前些日子襄阳郡主病了,皇上竟然把卫贺从辽东叫回来了。
其实襄阳郡主只是小病罢了,还没到要见最后一面的程度,若只是这样,卫姜也只会以为皇上是经过太后这事之后的应激反应。
但她今日从卫贺口中得知了一件事:“皇上把李将军调回京城了,派了宁远伯去接管辽东。”
皇上这么快让信王回西北,会不会是……
窦绍面色一紧,懂了她的意思。
卫贺、李将军,辽东
信王回去了,那么苏国公也该回来了。
就不知皇上猜疑的到底是李家、卫家还是苏家。
卫姜想到那两个宫女,难道这是皇帝给苏家的敲打?
“县主,宫里来人了。”长佩在门口回话。
屋里两人对视一眼,心中一紧,窦绍拉住她的手:“去吧,去看看。”
来的是个老熟人,小朱公公
“县主,奴婢奉皇上的旨意,来给您送东西。”
卫姜不由地松了口气,看着他让人抬了三四个箱子进来。
“皇上说了,这些都是太后老人家留给您的。”
卫姜有些错愕,太后留给她的?她老人家的东西不是大部分都留给了信王,其他的给了太子和潞王做念想。
小朱公公:“是啊,太后她老人家说了这是之前答应给您的赏赐,多的就给您当个念想。”
送走小朱公公,卫姜让人把东西抬到了屋里,她一个个打开,除了答应给她的布匹,最多的是珍玩首饰,这些应该是太后多年的收藏。
卫姜喉头有些发紧,她没想到,太后在最后竟然有惦念着她。
窦绍上前搂住了她的肩膀。
“我想明日进宫一趟。”卫姜声音带点嘶哑。
窦绍:“我陪你去。”
明日他正好有事要去见皇上。
次日,他们是巳时进宫。
卫姜和窦绍一起先去见了皇帝,皇上刚用完膳。
皇上见到卫姜,脸色倒是和缓了些:“听说你也不舒服,晚些日子进宫也是一样的。”
“谢皇上关心,我身子还好。”抬头看见皇帝消瘦的面容,她关心问道:“舅舅,你的头疼可好些了?”
皇帝揉了揉头:“好多了,庆云道长献的清心丸倒是有些用。”
说话时,朱成端来一杯清水,倒了一粒黑色的药丸出来给皇上服用。
听说是清风观的庆云道长进献的,卫姜的心一下子就提起来了,不怪她多想,实在是电视小说里说多了。
加上之前南康长公主也说过,驸马沉迷丹术,他又和庆云道长走得近,可能这个庆云就是个爱炼丹的。
皇上见她紧张的样子,忍不住笑了:“放心,这只是药丸,朕还没昏聩到服用丹砂的地步。”
卫姜有些窘迫,“舅舅,我也是听说那些道家都酷爱炼丹。”
皇上失笑:“你说的对,不过这个王庆云和别的道士不一样,他练的丹,其实都是药丸子,朕也让太医院查验无误后才用的。”
皇帝把此人留在身边,除了让他说说道经以外,最重要的一点,是看中此人还颇懂些医术,还有他收集的那些延年益寿的药方子。
这些药方,太医院都未必能研制开出来。
当然,这些他是不能跟卫姜说的。
“你放心,朕也不喜欢那些术士,不会拿自己身子冒险的。”
卫姜讪笑:“那我就放心了。”
她提出想去仁寿宫看看,皇上同意了。
卫姜走后,皇帝看向窦绍:“朕就知道瞒不过你,可是为了苏国公的事?”
……
仁寿宫正在做水陆道场,吵闹的很,卫姜原本还想凭吊一番,最后只能上了炷香就离开了。
她估摸着窦绍应该还没谈完事,便又去坤宁宫请安,皇后病了,她也不好多待,而太子妃又被皇上托付六宫事务,忙的根本没空和她说话。
卫姜只能四处闲逛,不想竟在路上遇到了潞王。
两人互相见礼,说了几句客套话,卫姜又问了问葛月的身子,两人之前就又嫌隙,也没有什么能闲聊的话。
说了两三句就分开,卫姜继续往里走,不一会儿又碰见一人。
他身形清瘦,穿一件很普通的蓝色道袍,迎面看着,颇有些仙风道骨。
卫姜一下子就对上号了,这应该就是那位王庆云道长了吧。
没想到王庆云先叫破了她的身份:“见过新宜县主。”
“你认识我?”卫姜有些好奇
王庆云捻着胡须,轻轻摇头:“贫道猜的。”
卫姜对这些喜欢往宫里钻的所谓道士,心里是没有半点好感,见他故作高深的模样,忽然就起了戏弄的心思。
“我还以为庆云道长是算命算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