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当婆婆了(247)
“你的骨头能不能硬一次。”皇帝声音很轻。
潞王愣在半路:“父皇,儿臣……儿臣也是被葛月那个贱人骗了,不知道那方子有毒,昨日太子带兵回京,我是怕他对父皇不利,这才出兵的……”
皇帝眼底嫌恶都藏不住,这样的蠢货竟然是他的儿子。
实在不想让他丢人现眼的样子被外人看到,他让邓春风退下。
见邓春风犹疑,皇帝道:“不用担心,他被你绑着,没那个本事的。”
“不过是见朕醒来,就被吓得失魂落魄,手握刀剑却被一个女人踹的滚下台阶,这样的货色哪里有胆子再来一次弑君。”
这鄙视语气,让潞王额头青筋直跳。
邓春风看了一眼潞王,见他也确实没有暴起伤人的可能,便退了下去。
“父皇,您说的没错,儿臣最是没用,也没那个胆子做弑君叛乱之事,儿臣是被人设计了,我真不知道那丹方有毒,都是儿臣那个王妃做的,您知道她会医术……”
皇帝打断了他的话:“你知道她死了,就想把一切推到她身上,这样也就死无对证了?”
“你没胆子拿刀杀朕,可下毒不是你的拿手好戏吗?”
皇帝:“既然敢做又何必像条狗一样摇尾乞怜,你敢做敢当朕还能高看你一眼。”
潞王还是装无辜喊冤。
“见南康的人是你吧?”
看到他那慌张表情,皇帝已经知道答案了。
第103章
潞王的案子牵连太广,不说和他有勾结的孟家和严家被抄家治罪,就连那些只是和潞王有过一些接触的官员,也被罢免了官职。
一时间京城上下人心惶惶。
就是上次南康事发时,皇帝清洗朝堂都没有这次狠。
京城勋贵都是亲连着亲,严家和孟家的人四处求人,卫家和窦家自然也被求上门了,
两边的大嫂同时上门,她们想让卫姜和窦绍看看是不是能帮着说说情,求皇上网开一面,对不知情的人从轻发落。
她们一个女儿嫁去了苏家,一个儿子娶了苏家女,感慨唇亡齿寒,想知道苏家作为潞王妃的娘家,皇上会怎样处置?
卫姜其实也不清楚,只能安慰她们案子还在审,不用太着急,且苏国公和苏家并没有参与叛乱,想必不会太重。
其实她还有句话没说,如今苏国公还在边疆和北蒙人打战,皇上怎么都不可能在这个时候处置苏家的。
等窦绍下值回府,卫姜把这事跟他说了一遍。
卫姜:“我也觉得皇上这次处置是不是太重了点,听说孟家的那个老四孟文白并没有参与潞王叛乱这事,可朝廷还是判了他流放宁古塔。”
窦绍低头看着手中的茶杯,轻声道:“谁让他是孟家人呢。”
卫姜靠近他坐下:“你和太子就没劝劝皇上吗?”
严家和孟家是大族,嫡枝也算是罪有应得,就算是有人无辜那也是既得利益者,被牵连也说的过去,可那些旁枝就惨,好处没享受到,大祸还要被牵连。
但最惨还要数那些小官员,其中很大一部分根本算不上潞王党,只是潞王得势时不得不听从他罢了,可这些人皇上也杀了不少。
窦绍转头,郑重交代:“你明日进宫千万不要和皇上说这些,就算皇上主动问你看法,你也要谨慎应对,最好推说不知道。”
他的脸色很凝重,卫姜心里咯噔一下:“出什么事了?难道皇上还能对我起疑心不成?”
皇上不是这样的人。卫姜觉得有些好笑
窦绍:“他是皇帝,君心难测。”
更何况是一个被儿子毒害昏迷刚刚醒转的皇帝,他的疑心怒火可想而知。
平乱的三大营的将士早已经回营,皇帝也给了丰厚的赏赐,丰厚程度超过了窦绍的预估,这可不合常理。
还有,皇上宁愿撑着病体处理朝政,也不愿意让太子监国
年老病弱的皇帝忌惮强壮盛年的太子,古往今来可不少。
窦绍如今的皇上和以前不太一样了。
“不,皇上不会这样的。”卫姜很坚定的摇头。
皇上最不齿先帝的做派,不可能又和他一样防备太子。
窦绍跟他解释:“普通人遭逢大难性格都会变,何况皇上?”
皇帝之前身体健康,掌握至高无上的权利,有着虎狼之威,不需要防备任何人,可如今的皇帝,遭受了最亲之人的背叛,又因为中毒身体变得孱弱,他会不会戒备每一个人?
“我得到消息,昨夜皇上单独见过潞王,虽不知道他们说了什么,但听说皇上大怒,潞王临走前还在叫嚷着什么便宜外人……”
就因为这些?卫姜觉得这都是窦绍想多了。
“可皇上今日派人来查我了,我没把握能瞒得住皇上的人。”
窦绍轻飘飘的一句话震的卫姜三魂七魄都要散了。
什么叫瞒住皇帝,他这话听起来怎么感觉不太好的样子。
她欲哭无泪:“你干了什么?”她是真有些害怕了。
窦绍笑了一下,轻描淡写道:“也没做什么,就是逼潞王早些狗急跳墙罢了。”
卫姜险些摔下椅子,这还叫没什么,她就说潞王怎么忽然就动起来了。
她安慰自己,没事,他也是为了早日救出皇上,是好心,跟皇上解释清楚就好了。
“你也不用太害怕,皇上也许只是想知道发生什么,毕竟朱公公的人也在查太子呢?”
还不如不解释呢!
卫姜转头,不可置信:“查太子?”
太子有什么可查的?
当然要查,查他这段时间有没有和朝臣勾结,查他有没有拉拢武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