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当婆婆了(257)
其实他和这个潞王妃有些方面还真挺相似的。
窦绍轻轻敲打着栏杆,在思索着他这些话。
“也就是说她要么就是走到了绝境,要么她就是很信任你。”
林怀新连忙解释这个信任问题:“这不可能,我和潞王妃不无多大的交情往来。”
他不过是潞王府的门客,连心腹都达不到的程度,怎么可能忽然对他这么信任。
窦绍看他一眼。
那就是到了绝境了。
他直起身子,吩咐林怀新:“你马上回城,就当一切都不知道,他们应该马上会来找你。”
她要路引文书,自然是想离开京城。
林怀新明白:“窦大人放心,这事交给我来办。”
葛月就算不来,他也会想办法把他们引出来。
窦绍诚心道谢:“多谢你了。”
这事原本跟林怀新无关,可他还愿意帮忙,窦绍非常感激。
太阳出来了,霞光罩住两人
窦绍转头的瞬间,林怀新瞳孔一缩,不过短短一夜,窦大人竟有了白发。
世间竟真有感情如此深的夫妻吗?看来坊间流言确实不可信。
林怀新下山往城里赶,半路遇到了从通州回转来的窦景。
窦景根本就没留意到他是谁,只顾着去找父亲。
“父亲,往通州那一路我都找过了,没有可疑的人,我听说你们在白云寺找到线索了?”
窦景双眼熬的通红,骑马跑了一夜,整个人灰扑扑的。
“你去洗把脸,稍后再跟你说。”
窦景:“父亲,我不累,不用休息。”
“我是让你去醒醒神,等下还有事情要交代你。”
窦景这才去洗了把脸。
邓春风已经审过白云寺众人了,逃走的那三个和尚以前是侍候葛月生父的,后来就一直负责打扫这边院落还有打理花圃,只是很普通的僧人,他们没有能力带着卫姜他们连夜逃走。
窦绍派了人分四路去追,都没有消息传回来,最大的可能就是她们并没有离开而是藏起来了。
那就把这地都翻一遍,总能找到的。
午时,总有算是有点消息了,锦衣卫的人在距白云寺二十里外发现了些线索。
窦绍和窦景赶了过来。
邓春风领着他们去看现场痕迹。
“车辙印很深,一辆马车,还有两匹马,看痕迹是昨夜留下的。”
很有可能就是绑架新宜县主和宝哥儿的人。
这句话邓春风没敢说,毕竟这两父子神情不善的很。
“能看出这些车辙印有多长时间了?”窦绍问他
邓春风被问住了,这谁能看的出,可顶着窦绍那迫人的目光,他咽了咽干涩的喉咙,让人叫来了卫所里最年老的养马倌。
他只是抱着死马当活马医,应付应付,可没想到却得了个惊喜。
那老马倌绕着现场走了一圈,又是看看马蹄印和车辙印里的积水,又是闻马粪……
最后一个有点不忍直视,让人恶心。
最后他得出了结论,这些痕迹应该有四五个时辰了。
而且,那些人躲在这里不下半个时辰,马儿曾经躁动过,也许有人想要闹出动静求救。
邓春风头皮一麻,转头看窦绍。
这里距离官道不远,按四五个时辰推算,那个时候他们正在往白云寺赶。
所以她听到了声音,想要求救,但他一心往白云寺赶,根本就没有留意路两旁。
他曾经离她这么近啊!
“你们怎么发现这些痕迹的。”窦绍声音有些哑。
这事说来也不是邓春风他们主动发现的,是附近的村民发现自家地地里麦子被人踩坏了,心里有气。
这家婆子是个泼辣的,心里怀疑是锦衣卫干的,虽不敢上前议论,但指桑骂槐她是好手,便坐在田埂上对着骂了起来。
一骂就是小半个时辰,起先没人理她,可有人听到她提到马蹄印,这才被发现了。
邓春风在心里措辞,想着该如何安慰窦绍,可刚张开嘴,被打断了。
“这条路通哪里?”
邓春风不知道,拉过身边人:“快说啊!”
那人小心翼翼道:“这附近有好几条道,有官道也有小路,起码有七八个去处。”
都不用窦绍吩咐,邓春风立马接话:“我这就派人沿路去追。”
“京城就不用了。”窦绍料定他们不敢回京城的。
申时,陆陆续续有人回来禀报,沿路没有发现。
窦绍撑着额头,不知道是不是睡着了,邓春风不敢打扰,让报信的人下去。
“大人,京城有消息了!”
窦绍猛地抬头。
原来没睡着啊!邓春风让那人说。
那人回道:“有人去找林大人了,我们跟到了城外被他发现了……”
“抓到了?”邓春风激动地问他。
那人吞吞吐吐道:“没,他……他死了。”
他们也想抓活的,可那人压根就不想活,竟然一刀抹了自己脖子。
窦绍眼冒金星,有些站不住了。
死了!
说明他群人知道自己没活路了。
卫姜危险!
窦绍推开邓春风,把头埋到水盆里,他要清醒,要快点找出破局的办法!
葛月挟持卫姜压根不是要胁迫他,她是要卫姜的性命!
他太蠢了,竟然被她兜着耍弄。
他从水中抬头,眼睛红的如困兽。
“你马上回京城,去找太子,求皇上再派人手过来,若是……你就报官,让京兆府大理寺都派人过来!”
窦景点头,冲出去骑上马就朝京城赶。
暮鼓响起,一天就要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