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当婆婆了(262)
岂不是要坐自己身上!
还好,那人坐在了外侧,和自己空出一个位置,舅妈转头和那假货说着相亲对象的各种资料。
卫姜又吸鼻子了,委屈的掉眼泪珠子。
低头的瞬间,一道打量的目光落在她身上。
第109章
窦府灯火通明,太医们进进出出,下人们烧水熬药半点不敢松懈。
“怎么样?”
莫院判收回手,叹气摇头,窦绍心凉了半截。
“县主头部受到重击,气血瘀滞,又背着小少爷狂奔数十里,身心力竭,已是强弩之末……”
窦绍不想听这些,他只想知道怎么救星她,他一把抓住莫院判的手:“求您救救她?”
莫院判叹了口气,
“我已竭尽全力所能,若县主能在三日内醒来,倒是不用太担心,若不能……”他又长叹一口气,摇头,意思很明确了
窦绍如遭雷击,脸色煞白。
他不忍,出言宽慰:“或许窦大人再请其他良医给县主看看,人外有人嘛,也有比老夫医术更好的人。”
窦绍拱手行礼:“多谢莫院判,内子就有劳你多费心了。”
如果连莫院判都没有办法,只能求神仙了。
“父亲,我娘怎么样了?”窦景面带急色走了进来,一脸担心。
窦绍收起失态,转身问他:“还没醒,宝哥儿如何了?”
窦景:“黄太医已经给宝哥儿清了伤口也敷了药,但孩子一直又吐又闹的。”
莫院判听了说道:“老夫过去看看吧。”
就怕孩子也受了内伤。
窦景和窦绍感激不尽,窦景先把莫院判送到自己院中,诊完脉后发现并无内伤。
孩子小受到惊吓,加上两日没有用食,脾胃太弱受不了药物刺激,所以才又吐又闹的,莫院判又开了些安神的汤药。
忙完后,窦景又派人送莫院判回宫,如今他主要负责皇上的龙体,没有旨意是不能随便离宫的,这次能来窦家,还是太子去求了皇帝。
窦景把儿子交给妻子照料,自己又去了正院。
长佩她们守在门外熬药,屋里有些昏暗,窦景准备再点些灯,被窦绍阻止了。
“你娘睡着的时候不喜欢太亮堂。”
窦景收回手,在窦绍身旁坐下。
“父亲,娘一定会没事的吧……”窦景偏过头抹泪。
“会的。”窦绍答的坚定,然后问起女儿:“你妹妹安顿好了?”
小卫儿今日被吓的不轻,一直哭闹着要娘亲,窦绍没办法只能让人把她抱走。
窦景:“阿陶把她哄住了,我就让她歇在西苑了。”
窦绍点头,随即又说道:“陶氏还要照顾宝哥儿,你也要多帮衬着点。”
窦景嗯了一声。
“爹,我已经让人贴榜求医了,如今还要做什么?”
窦绍拉着卫姜的手,手指轻轻拨弄着她腕上的红绳。
“你明日去把净显大师请来……”他顿了一下,想了一会,干脆道:“不,要把京城内外那些高僧道长都请来给你娘祈福。”
……
莫院判来请脉,皇上问起来卫姜的伤情。
莫院判如实禀报。
“县主是有福运之人,一定能醒来的。”
莫院判是知道皇帝有多疼新宜县主,担心他太过忧心影响自己的病体,便出言宽慰。
皇上神情落寞,挥手让他下去。
“只能看天意了吗?”皇上看向窗外,神情带着担忧。
朱公公在一旁劝解:“也许还有别的转机,窦家已经派人去请李神医了。”
这个所谓的神医,行踪难觅,岂是三天能找到人?
多少权贵之家花费几年时间都没能找到他的行踪,窦家就能找到了?
“你也不用说这些话宽慰朕,窦绍都已经病急乱投医,把和尚道士叫来
念经祈福了,他都干起这种事了,只怕阿姜情形很不妙。”
他想了一下,吩咐道:“你让人去一趟窦家,送些好药过去。”
皇帝背手走到窗边,咳了数声,朱成动作熟练地替他顺气,接过皇帝捂嘴的帕子,偏过身偷偷打开,那刺目的暗红越来越多了。
他眼睛湿润,喉咙堵的慌。
皇帝轻笑:“你个老东西哭什么,朕没那么快走!”
“皇上,您就让奴婢派人去找找那李神医吧?”
皇帝:“你还真信有人医术能高过朕的太医院,何必费这个劲,何况战事才刚刚平息,要是让北蒙知道朕不行了,只怕他们又起劲了。”
皇帝不知道想到什么,转身回了桌前,用笔勾掉了两人名字。
他刚刚在考虑未来辅政大臣的人选。
“阿姜若是真不行了,倒是解了朕的难题。”
“窦绍是个能臣,朕还真一时找不到人能来制衡他,不到万一,朕不想动他,好在他对阿姜情深意重,小卫儿是他们最疼爱的女儿,女儿像娘嘛,窦绍定能忠心耿耿地扶持太子和皇孙。”
朱成懂了:“皇上是要给皇孙聘窦家小姐?”
皇帝点头:“朕早就有这个想法,不过一直有顾虑。”
太子登基后,以他的心性定然加倍重用窦绍,窦绍在前朝的权势只会更重,这两夫妻又太聪明了,他不放心。
若把小卫儿配了皇孙,对皇家可不一定是好事。
但现在不一样了,阿姜若是朕没了,倒是没了这个顾虑,定下婚事后,他可以以教养孩子的名义把小卫儿接进宫里。
太子妃是个贤淑之人,她教养出来的孩子错不了。
至少三代,窦绍都得帮皇家稳住这江山!
再往后皇上也管不了那么多了,那时窦绍也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