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当婆婆了(64)
“你起来,让他跪着。”皇帝指着信王让起来,又狠狠地指着太子。
“父皇,暴乱之事和大哥无关,那些盐工是被奸人煽动的,还是大哥派人护送我去找的屯军,这才把暴乱平息的这么快,大哥也从来没有做过逼迫之事,那都是谣言。”
信王不肯起,脸上带着义愤填膺,觉得父皇不问问事情始末就这样罚大哥,他不是很服气。
皇帝被气的手指发抖,“你觉得他没错?”
信王看了一眼羞愧低头的太子,坚定摇头:“大哥案子查的没有错漏。”
“大哥这案子办的无可指责,盐场暴乱是怎么能推到大哥身上,我们都没有和那些盐工碰过面,要怪罪也该怪罪地方衙门,盐运司,对,还有盐课提举司,盐工可是通归他们管。”
皇帝冷笑一声,啪地扔下几本奏章,“你倒是会为你大哥开脱,可这些奏章上可不是这么说的,那些盐工招工,说是听说太子要他们日夜赶工,补偿盐税亏空,他们想着反正活不成了,这才起了暴乱,听明白他们的意思了吗?”皇帝低下头看着信王:“别人可都是说是太子逼反了那些盐工,太子不仁……”
信王气的满脸通红,脱口道:“放屁!”
嗯?皇上脸色一冷
太子立马把信王拉到身后,替他求饶:“父皇饶了三弟吧,都是儿臣的错,他也是为了维护儿臣,不是故意冲撞父皇的,父皇要罚要骂就由儿臣来承担。”
“大哥,这不关你事。”信王想要拉住太子,不想牵动了背后的伤。
见他脸色都白了,皇上想到儿子的伤,神色也缓和了些:“你们倒是兄弟情深,起来吧。”
见他们兄友弟恭,皇帝眼底藏了几分满意
太子把信王扶了起来,自己撩起下袍又跪了下去,信王也要跟着跪,被他阻止。
“三弟,父皇没说错,我确实有错,该罚。”
皇帝有些意外,“那你说说自己错在哪?”
太子膝行几步,皇上手刚要动又强忍着顿住了,太子靠近他,低头请罪:“儿臣错有三。
一错,父皇早就交代过南下查案要谨慎行事,我却疏于约束让案子内情泄漏,账册丢失,二错,奸人煽动百姓却不能早早预料,差点酿成大祸,三错,亲入险情致使三弟为我受伤。”
皇帝气极,抬脚就要踹他,可半路还是收了回来,指着他骂道:“难为你还知道什么自己错了这么多,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你把自己这个太子当什么,马前卒吗?”
信王在皇帝要动脚时想要赶过去替大哥挡,但听到父皇骂太子不爱惜自己,他又默默回到原先的位置,怕被迁怒,他那个时候根本没想起大哥该先走,甚至觉得大哥不愧是太子,好样的!
“你看看你三弟受得伤,都是为了替你挡刀。”
倒也没有那么夸张,那个时候暴民直冲他和太子方向来,信王那个时候脑海里只想着大哥不能出事,大嫂还怀着身孕呢。
皇帝怒其不争,狠狠地指着太子的头:“你是不是觉得自己特英勇,特有储君风范,要是信王没有及时带来援兵,你想过后果吗?”
太子小声回了一句:“是儿臣的错,但我相信三弟,更相信朝廷的兵马。”
皇帝气的发蒙,转了圈不知道说什么:“滚回去,既然知道自己错了,那就要认罚,太子反省三月,无诏不得出东宫。”
“儿臣领罚。”
“父皇……”信王急了,太子是储君,被关在东宫三月,朝臣看在眼里会怎么想,他抓住皇帝的衣袍,替太子求情:“父皇,主要错在我,是我没劝大哥,你罚大哥别的好了,他是太子,岂能不听政。”
皇帝幽幽地盯着他,“我看他也听不明白,还是在东宫多读些书,你这次立了功还受了伤,外面的百姓都夸你呢,你想朕赏赐你些什么好?听说你和苏家刚认回来的女儿倒是关系很好,不如我把她赐给你做王妃。”
信王被皇上猝不及防的话说的呆住了,有些回不过神来。
“父皇……这事和三弟无关”太子朝皇上摇了摇头,又拉了信王一把,低声道:“我没事,别触怒了父皇。”轻轻地拍了拍他的胳膊,安抚他。
皇上看了一眼太子,又探究似地看向信王,见他全然不知的模样,和缓了语气:“行了,你们下去吧。”
太子拉着信王走到殿门口,回过神的信王对皇上道:“父皇,我和苏二小姐是好友,不是您想的那样……”
敢情他是去想这事了,皇上不由地发笑,可能是自己想多了,他挥手让他们走。
延庆宫
贵妃正在和儿子下棋,门口的宫女得到小太监的禀报走了进来。
“娘娘,太子回东宫了?”
贵妃关切问道:“皇上可有什么旨意?”
那侍女低头道:“说是皇上发了好大的火,让太子闭宫读书。”
贵妃脸色都变了,立马起身追问:“多久”
“三个月。”
这么久,看来太子这差事办的皇上极度不满意,这也是贵妃早就猜到的,只是没想到皇帝会罚这么重。
对太子来说,不能入朝议政,岂不是告诉大家东宫不稳了。
贵妃急的团团转,回过身却见儿子还有心思在下棋,她走过去打乱了棋子:“你还有心思下棋,东宫出了这么大的事情,你快想想办法,你去找你父皇求求情。”
潞王低头把玩着手中的黑子,脸上依旧温和,“父皇正在气头上,我现在过去也无用。
贵妃可不接受这理由:“你都没去怎么就知道没用了,早知道皇上见太子的时候我也让你去了,你在场也能替太子说几句好话,也不知道信王到底是怎么回的,怎么让太子受这样的罚,皇上可从来没罚过太子。信王不过立了点小功,皇上……”她又摇头,低声囔囔道:“不会的,皇上最是敬重先皇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