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觉醒来当婆婆了(83)

作者: 九平 阅读记录

“孙兄,差一点你就是探花郎了。”

孙文才腼腆地笑,在长辈面前有些不好意思,这传胪都是侥幸了,他做梦都没想到竟然能是二甲头名。

“侥幸侥幸,探花实不敢想。”

孙文才知道窦景马上就要去宜春赴任,他想拜托窦景帮他带些东西回去。

宜春县属江西,和孙文才的老家吉安离得不远。

见过长辈,窦景带着孙文才去了自己的院子,两人这一别怕是好些年不得见了。

孙文才留京进翰林院读书。

“那位孙公子看着年岁不大,也不知成家了没有。”宋氏颇有些不舍地看着孙文才远去。

宋氏是来给外甥送东西的,刚好就撞上了孙文才上门。

卫姜对八卦是很敏锐的,一下子就知道了宋氏的言下之意。

“这我不知道,要不我让景儿打听下。”

宋氏见小姑子明白了她的意思,笑着道:“儿女大了,操不完的心,还是你好……”

想到小姑子刚添了女儿,她话锋一转:“小的要操心还要十几年呢。”

卫姜心塞了一下,她现在操心的是别人的儿女,前几日她找了借口去了一趟苏家。

可惜葛月不在,她和潞王出门了。

卫姜甚至有些相信窦绍的话了,是不是葛月真的喜欢上潞王了,不然怎么今日游湖,明日赏花的。

完全小情侣在约会嘛。

卫姜觉得,自己劝男女主和好的主意很可能要夭折了,这么想她低下头,神情低落,整个人都颓了。

***

“你和新宜县主很熟?”

潞王声音从她的身后传来,葛月瞬间合上手中请帖。

“谈完了?”葛月淡淡问道。

潞王温和地笑着,丝毫不在意她的举动:

“聊的差不多了,你真不去见见他?那毕竟是你祖父。”

葛月脸色一寒,“我的祖父先定国公早就死了。”

潞王什么都不说,就这么笑着看她,但葛月他的眼中带着讽意,这让她的脸好像烧了起来。

在葛月快败走的时候,潞王却从她手中抽出请帖,仔细看了一遍。

“请你去窦府?这倒是奇怪,京城的那些贵女怕是没几个能收到她的单独邀请吧,看来她对你倒是另眼相看。”

葛月讥讽道:“怎么?你在窦大人那边铩羽而归,准备让我去县主这边替你拉拉关系?”

潞王把帖子还给了她,“之前也是我想岔了,窦绍可是父皇安排给太子的人,他又如何会轻易地为我所用。”

不能为他所用的,自然就用不着拉拢了,该铲除才对。

也是他急躁,小小地出了口气,倒是惊动了窦绍那个老狐狸,他竟然把儿子打发出京了。

多好的软肋啊,太可惜了。

不过也没关系,窦绍还有命门在啊。

他脸上的笑容让人发冷,她快步向前去,很快就把潞王落在后面。

“殿下,你何必这么纵着她。”纵的她不知道天高地厚,真当自己是公侯贵女了。

潞王下属脸上闪过鄙夷,潞王用扇子在他头上瞧了一下,算是警告。

为什么纵着她,自然是因为她有价值啊。

第40章

六月初一,窦景带着妻儿启程赴任,亲近的家人都来了码头送行。

窦绍在一旁低声嘱咐儿子一些事情,而陶氏泪眼汪汪,面有愧色地站在卫姜身边。

她听从了公婆的安排,随丈夫外任,虽说是长辈安排,但又何尝不是她的私心呢?

“你们出门在外要自己照顾自己了,景哥儿脾气太傲,虽说之前跟着他父亲出去过,可这次不一样,万事要自己拿主意,平日里你也多劝劝他,别让他稳重一点。”不要太过得意轻狂。

卫姜絮絮叨叨,颇有些做母亲的样子了。

“娘我知道了,您还有什么要嘱咐的。”陶氏问道。

“没了。”卫姜摇头,后又补充道:“多写信回来。”

陶夫人明显也有话要叮嘱女儿,卫姜便知趣地走开了,把空间留个母女二人。

不远处窦景一脸严肃地听着父亲的话,时不时点头,卫姜知道他们在说正事,也抱着宝哥儿玩。

“哭什么,这是好事,难得你那个婆婆通情达理一次,外任虽然是苦了点,但你们一家子在一处,倒也清静自在。”

陶夫人掏出帕子为女儿擦泪,瞟了一眼不远处的卫姜,兴许是丈夫回来了,她有了顾忌,行事倒是没以前那么疯了。。

陶氏嗔怪地叫了声娘,“婆婆是真的性子变了。”

虽然有时候依旧古怪,可至少讲道理体恤人,家里也难道不再鸡飞狗跳了,倒是意外的温馨和睦。

女儿好了伤疤忘了疼,陶氏可还记得那人是如何刻薄搓磨自己女儿的。

女儿是她的心头肉,她如何不记恨,如今不过是顾忌着女儿还在窦家,看在女婿和外孙的面子上不好和她计较罢了。

“她变不变的我也不在乎,就求你日子能过的舒心些,这次她让你们把宝哥儿带走,我也放下了悬着的心。”

她就怕那疯妇会扣住宝哥儿,把他养的和女儿离了心,那才是戳人心肝的。

“难的她消停了不闹你们小两口,你也要把姑爷身边都看紧了,趁着年轻,你们在外也松快,再给宝哥儿多添几个弟弟妹妹。”

她看向一旁抱着宝哥儿亲亲的卫姜,看着慈爱的很,那疯妇倒是挺稀罕孩子的,也许看在孙儿的面上,以后待女儿好一点。

“娘,夫君待我挺好的。”陶氏红着脸。

陶夫人叹了口气,女儿这性子只盼着姑爷是个有良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