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后,成了炮灰小妾(38)
她的心都要麻了,作者怎么能如此对她的偶像?
呜呜呜!
“后来,”端和公主抿抿唇,“他年少轻狂,恣意而为,不顾京中流言蜚语和宁王等人以诗会友,遭先帝猜忌,将他从京城调到岭南……他赴任途中遭匪徒杀害,我俩就此阴阳永隔。”
苏清鸢暗暗捶胸顿足,作者你怎么如此狠心!
作者你真是不做人!
她的偶像啊!
苏清鸢调整心态,“所以,殿下的心结在于……”
端和公主讥讽道:“你可知本宫为何不见皇室子弟?”
苏清鸢摇头,心里直嘀咕:你问我,我问谁啊?
“他们都是被皇权操控的木偶,表面和睦,实则为争权夺利早就没了心,让人觉得滑稽好笑,本宫对他们的明争暗斗深感厌倦,是以……不想再见他们。”
苏清鸢恍然大悟,点点头:“如此我便懂了。殿下之所以找我来也是因为好奇。”
“好奇是因我本京城中人,见过京都繁华,却因家中变故跌落尘埃,岭南是流放之地,那里只有无尽苦痛,可我又阴差阳错回京。”
“种种经历让殿下心生好奇,想看看我对京城波诡云谲是何看法。”
端和公主扬起眉:“算你聪明。”
“殿下方才对我说,我和他们一样,这是何缘故?”
“本宫听说你不知如何劝动世子升了位份,现下你已是世子侧妃,还要……掌家?”
苏清鸢不明白:“这有什么?”
“本宫早已言明对权利斗争深感厌倦,你如此做,不也是为了争权夺利?”
说罢,她冷冷发笑。
苏清鸢摇头,神色认真:“不是我有问题,问题在殿下身上。”
端和公主蹙眉,冷笑:“本宫?”
苏清鸢点头,解释:“殿下讨厌权利相争是因为心爱之人因此而死,成为权利之下的牺牲品。”
“若您不甘于这世间规则,便更应爬到高位,只有这样才能改变。”
“你说什么?!”
端和公主紧紧抓住扶椅,手指尖被她攥的发白,这话她从未听过。
若苏清鸢说的有理,那她在此……浪费了多少时间?!
“世间规则由掌权者制定,小人物的呐喊,谁会在意?”
苏清鸢从端和公主的想法上看到起初的自己——随波逐流,面对不了只好躲避。
若不是段乔泽点醒她,她早死几回了。
好比拿历代女性地位的变化举例:千年历史中,唐朝武则天在位期间,女子地位空前高涨。
话语权是要争取的,一味龟缩什么都改变不了。
端和公主怒瞪她:“你!”
苏清鸢笑道:“殿下生气,不正代表被我说中了?”
第22章
“我争权不为利……苏家的事殿下略有耳闻,若我不争不抢,只有死路一条。我所作所为问心无愧,只为自救而已。”苏清鸢顿了顿,弯腰作揖正色道。
端和公主渐渐松了手,她释怀笑了,若是虞子安还在,也不会任由自己龟缩至此。
“你说得对,子安死在权利相争下,我若不甘就回京城去做实事,而不是在这里……蹉跎余生。”
苏清鸢心中怅然,端和公主与虞子安两情相悦,却因皇权之争天人永隔。
“不过,你说的不对。”
苏清鸢不解。
端和公主眯眼:“你又怎知你一定能做到?”
苏清鸢正色道:“殿下,未来的事我们无法提前预知,但做了,好过不做。”
端和公主轻敲手指,她逐字念道:“做了,好过不做……”
“本宫这半生见过很多人,但很少有人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是本宫小瞧你了。”端和公主眉眼略带伤感。
若虞子安还在,定也希望解开她的心结,只可惜……
“苏清鸢,”端和公主声音清透,神色认真,“本宫离京多年,世人早已将本宫忘于乡野,你认为本宫若想归京,当如何?”
莫名的,苏清鸢发觉此刻的她与方才的她有些差别。
眼下的端和公主,与“长居寺里”的端和公主不是同一个人。
苏清鸢眼神闪烁,斟酌片刻:“殿下不必忧心,您是皇上的姑姑,又有素日贤名,京中再怎么流言蜚语也无人敢轻视您。”
端和公主在小说里不是主要人物,作者只是一笔带过。
但那唯一一笔写的是“为民请命醉竹殿,巾帼何曾输须眉。”
醉竹殿便是端和公主的寝宫,当时她还曾百度,百度上发现端和公主竟一生未嫁。
这在古代小说中已是罕见,所以她印象深刻。
“今日你这话,本宫记下了,本宫来日归京,会对你照拂一二。”端和公主顿了顿,“不过……本宫怎知你是否担得起本宫的照拂?”
这个意思,不就是说来日归京,便是她的靠山?
这对苏清鸢真是意外之喜,她来这里见端和公主本意是为了明玉轩。
啧,对了,明玉轩!
差点给忘了。
“殿下如不介意,我自会用明玉轩来证明,只是……需要殿下帮个忙。”
“什么?”
苏清鸢抬头直视:“让明玉轩入和信会。”
和信会,端和公主手里一个规模极大的商会。
他们的生意遍布大江南北,以诚信严苛闻名,商会严禁不正当竞争手段,可以说是业内的口碑。
此商会所售,别说京城,晏朝各路商人百姓都百分百信任。
端和公主眼神微动,沉默无言。
苏清鸢并不确信她会应允,指节微屈,无意识收紧。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空气一片静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