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请藏好!我能看到吉凶宜忌/古代公路文:遇见各种穿越者(182)+番外

作者: 柚柚不吃辣 阅读记录

虞秧他们也是问了老一辈,才知晓这养厉鬼结阴亲的法子,从而猜测汪夫人会来地宫,且向夫子应当也在此处。

他们要当面抓住汪家结阴亲,那样汪家、御典阁阁主都没法说什么。

只是没想到,虞秧用破土符看到了地道的存在,意外进到了地宫内部。

虞秧说:“养厉鬼……这汪夫人留着向夫子,怕不是要当杨晚凝的面杀了向夫子,增加杨晚凝的怨气。”

兰在野:“有理!”

九秋:“畜生!”

穆良朝也是紧皱眉头,眸中有怒火在。

就在几人看着的时候,谢迟温声道:“找到了。”

虞秧等人转过头,就见谢迟不知何时,站在了大殿上方的王座旁,并道:“机关在此座上。”

空气有些阴凉。

虞秧莫名觉得那些古俑似乎都在抬头,隐约有声音在回荡。

“坐……坐……”

穆良朝几人齐齐僵硬。

兰在野的牙齿打颤。

“你们、你们有听见吗?”

九秋哆哆嗦嗦取出剑,挡在虞秧跟前,“我是真怕鬼,小姐,你别怕,我……我……不怕。”

谢迟站在座位旁,微微皱眉。

也不知道他在看什么。

突然抬起一掌,拍断了那雕刻诸多异兽的王座靠背。

咔嚓一声。

伴着他的一声清泠泠的“不坐”,莫名幼稚又滑稽。

那喊着“坐”的吟诵竟然真就停了。

殿内安静了片刻。

竟传来机关转向的响声。

古俑齐齐转过身,对着门口虞秧所在的方向。

“坐……坐……”

虞秧拧眉,拔出了腰后的大骨棒,喊道:“转回去!再看敲碎你们!”

殿内又安静了。

不多时,又是机关声响,古俑乖顺转了回去,并对着左侧墙壁面壁。

穆良朝三人:……突然就不是很怕了呢。

这一插曲过去。

外头的喜乐声也近了。

第154章 【师者如光】那是什么

虞秧等人趴在贝壳洞处看着外头。

盖着红盖头的杨晚凝被喜婆牵了进来。

顺着墓道,杨晚凝一直走到了棺木前。

她迫不及待道:“向夫子呢?我要见向夫子。”

汪夫人对杨晚凝的问话也不惊讶,她淡声说:“把人带上来吧。”

一旁的耳室里走出了个消瘦的女子,那女子脖颈修长,气质婉约,挺直的背部,一身书香气。

只是在看到身着嫁衣的杨晚凝后,女子眼底的哀愁更甚。

那就是向流徵啊。

虞秧已经看到了对方身后的太阴黑簿。

【李希,公元1985年4月6日生,公元2001年1月12日亡。黑簿载恶事:2】

中间部分本应该显示作恶事项的地方,像是被水浸湿了一般模糊看不清了。

虞秧有些怔愣。

就看到最后一行字。

【诸恶莫做,众善奉行。修缮立功,便可延年。经判,李希,前世为恶,今世大善,重新清算,可投人道。】

虞秧若有所思。

所以,向流徵前世在华夏时行过恶事,但前世,向流徵在16岁就去世了。

去世后她穿来了这个世界,并且已经穿来了29年。

也就是说,向流徵几乎是胎穿过来的穿越者。

这还等同于重新投胎到此界了。

因为向流徵重新为人后,在这边一直都在行善事,所以前世的恶被消除了吗?不知道是什么恶……

殿外。

向流徵看向汪夫人,许是因着多日的囚禁,她声音略有些沙哑,语气更是带了些疲惫。

“汪夫人,您非要如此吗?晚凝才十三岁,您如此残忍,就不怕报应到三公子身上,让三公子堕畜生道,难入轮回吗?”

这话像是踩了汪夫人的痛脚,汪夫人怒道:“闭嘴,谁允你咒我儿!”

妇人红着眼道:“什么报应,我只是给我儿娶妻,待姻缘结成,她做妻子的自然要护佑我儿,不管是阳间阴间,这都是天经地义的事。”

杨晚凝听到向流徵的声音,掀开了盖头。

她哭道:“向夫子,向夫子对不起,是我害了你,对不起……”

如果不是她,向夫子也不会得罪汪夫人,桃林更不会被烧毁。

杨晚凝这些日子一直很痛苦,向氏桃林于她来说,是人间的一片净土,是自小到大,唯一一处能让她觉得活着就会有希冀的地方,可桃林被烧毁了。

她甚至不敢面对那些昔日一道种桃的同窗,她总觉得都是她的错,如果不是她命不好……

“你这小孩,犯什么傻,此间种种跟你有什么干系,怎就把错揽在自个身上为难自己?”

向流徵看向杨晚凝,苍白的脸上多了抹温和的笑,语气更是多了些嗔怪。

就好像,她们所处的地方不是墓室,还是桃香沁脾的桃林。

杨晚凝吸着鼻涕,眼泪落下更多。

向流徵漫不经心说:“我呢,就是个种桃的,没什么用,救不了我的桃,也救不了我的学生们,不过我想好了,人间没有出路,那我就去阴间找,死也没什么可怕的。”

她微微弯眸,脑海中浮现她娘亲漂亮的双眸,于是笑说:“夫子陪着你,等咱们到了那阴曹地府,夫子就充当状师,咱们跟阎王爷告那汪三少,这会成了亲算什么,到了那边,咱们就休夫!”

向流徵的话不止叫杨晚凝忘了流泪,一旁的汪夫人也呆住了。

汪夫人咬牙道:“向流徵!”

向流徵转头对汪夫人灿烂笑道:“季玲妩,我曾经很佩服你,佩服你夫死后承家业,以一己之力将汪家壮大到这般地步,我也感激你,感激你为我撑腰,让我能在这桃镇做我想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