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我入青楼,断亲后你哭什么(142)
他心神恍惚只在一瞬,他知道现在不是纠结此物的时候,妥善将东西收好,又将池底搜查了一遍,
无甚收获后,便上了岸。
算算时间,主子的事情应该有了眉目,他要将知府引过去了。
此时佛堂中,夜朗庭已经将石板尽数掀开,供桌上的菩萨像有不少都有了破损,
特别是如来像上,更是出了一个窟窿。
腐臭味愈发明显,夜朗庭心中清楚,这下面恐怕有死人,
死人不会说话,也不会说谎。
往往死人身上的证据,才最可靠。
他找对地方了。
虽然他在佛堂时间不久,但消耗法力巨大,让他有了些许疲惫。
自怀中拿出一枚补气药丸,也顾不得此处不安静,他原地运气,尽量化转药力。
虽然如此杂乱的环境并不适合打坐,但聊胜于无,
一番调理后,他察觉自己的状态好了许多。
他不再一味大面积折腾,而是蹲下,在觉得有异常的地方运起内力,
随着他的动作,手掌旁侧的浮土被掀起。
浮土被掀起大约一寸厚时,一块木质的、带有复杂花纹的木板映入眼帘,
是棺材。
夜朗庭早已猜到此地会有死人,但真的在佛堂地下看到棺材,还是让他下意识皱眉。
他直起身,再次将内力汇聚在手掌上,将旁侧浮土掀开,一个完整的棺材板映入眼帘。
他面色很深沉,
他并不觉得这是他幸运,一下便找到了棺材所在,他猜测,整个佛堂地板下,都是棺材。
缓慢蹲下,他直视棺材板,发现了异常——
木质棺材板上密布暗红色莲纹,每一道纹路都嵌着细碎金箔,
他并不知晓,这莲纹与叶无双碎裂的翡翠扳指上的图腾如出一辙。
他脚步慢慢向后,正欲运功。
而后耳尖微动,感知到了危险——
佛堂外有脚步声传了进来,
一道阴森声音自身后响起:
“擅动圣教续命棺,可是要填命的。”
第102章 知府入佛堂(求追读!)
外面已经变了天气,有风不时卷入佛堂,焦糊味带着檀香和腐臭味,刺激的鼻子几乎失去嗅觉。
夜朗庭转头看去,是一个护卫打扮的人。
那护卫面容不带一丝表情,眼神阴冷的与房梁上跳下来的人有些相似。
佛堂里一片狼藉,佛像破损到令人发指的地步,其中一位罗汉甚至被地砖砸断了手臂,
那手臂在地上孤零零的,与法身遥相呼应,似乎很想回到原处。
护卫似乎看到了那些佛像,可他并不在意,眼睛直勾勾看着棺材,缓慢向前走来。
他既不使兵器,也不出手,只是抬头与夜朗庭对视,一边走,一边念念有词,
夜朗庭听不清他在说什么,但他能感觉到,原本喧闹的四周安静下来,
他原本焦灼、震怒的火焰也如被浇了一层薄薄的清水,正在慢慢熄灭。
他感觉到奇异的安宁,那种安宁,是曾经在大悲寺时,住持与他讲法时才有的状态。
他怀念那时的平静,所以此时,他晃了神。
危险并不会因为他的平静而有半分停歇,
那护卫的脚步不停,依旧缓步向前,口中念念有词,
夜朗庭的目光在这样的氛围中越来越平静,又渐渐的失了焦距。
他仿佛看到了儿时的自己,盘腿坐在蒲团上,在昏黄烛光下,静心摘抄佛经。
那时候的日子固然是清苦的,却是他这一辈子少有的安稳时光。
现在,他找到了同样的感觉,这让他难免贪恋这份难得的宁静。
护卫越走越近,他的手正凑近腰侧,缓慢抽出佩剑。
十步,七步,五步……
护卫越来越近,近到只要他提起长剑,便能将夜朗庭斩灭剑下。
就在他欲提剑时,一枚带着劲风的银镖直插入他的眉心,
他眼中带着不解与不甘,还想再将长剑挥出去,可是他已经没了力气。
前半生的经历如走马观花般在眼前经过,他却抓不住一丝一毫。
“你以为我被迷惑了?”
夜朗庭看着地上的人,缓缓开口,
他知道这人不会回答自己,他的声音更像是自言自语,
“在我发现你能将我的内力限制到只剩两成时,我就已经想好了你的死法。”
他蹲下身,将人向供桌下拖动,
“怎么样,我演的不错吧?当时的眼神是否十分呆滞?”
或许是这几日他忙于查找证据,精力都用在查证上,被憋到了,所以此时他的话尤其多。
“我甚至连自己都骗了,若是还骗不了你,那就太失败了!”
他嘟嘟囔囔将人塞好,又回到那块棺材板旁边,
身上内力被压制的感觉已经不见,刚刚服下的药丸好似又生效了一些,他觉得自己体力与巅峰时相差不算多。
正要运功掀开其他地方,身后又响起了声音,
“慢着!”
还有完没完了!
夜朗庭深吸口气,下定决心:
今日我定要将你这捣乱的孙子送去见阎王!
等他眼带怒意转过身,身后出现的人让他脸皮一抖,随后又松了口气。
说话的是一身官服的知府,身旁陪着的是乔装过的云松。
夜朗庭揉揉脸,露出还算和气的表情,轻轻拱手,
“大人!”
卢静笃拧眉看着夜朗庭,似乎要将此人看出一朵花来,
“卑职见过长孙殿下。”
虽然夜朗庭刚出生便被封了郡王,但因为他皇长孙身份尊贵,有些官员仍然如此称呼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