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世子今天跑路了吗(245)

作者: 死鱼论文 阅读记录

陵光身形高大沉默,侍立在他身侧,声音低沉:“但凭世子吩咐。”

宁离长长的叹了一口气,他想说,雅苏方才是在看你罢,可到了嘴边,又有些迟疑。他虽然从来都不察言观色,但是不至于这些都看不出来。

“听我吩咐?”

宁离转头看他,别春水此刻在陵光腰间,因为归剑入鞘,看上去与平常兵器也没有什么分别。

可是他知道,一旦出鞘,那便是锋锐无匹。

宁离道低声道:“斛律一脉的仇,你不想再报了吗?”不想给他的父亲斛律频伽正名了吗?

他有些发怔,留在自己身边,确然是个侍卫,确然也大材小用。

宁离吐出一口气:“你去罢,随他一道走,做你想做的事。”

陵光跪在他身前,朝他郑重而缓慢的磕了三个头。

宁离不意外雅苏会找到自己。

然而那封家书他不会直接递给裴昭看,只是先找了张鹤邻,让他将铁勒二王子雅苏的奏摺递上。

他相信裴昭的选择。

又请孙先生先将那家书辨认了一番,确认上面没有什么纰漏,这才教人传去内殿。

那一时,萧九龄正在殿中。

这段时间以来多为他在裴昭身边护佑,而薛定襄在外。

张鹤邻声音轻缓,将雅苏的摺子悉数念完。而萧九龄立在一旁,眼眸不动,可神情已经有些变了。

裴昭落目,看在自己心腹下属的身上,微微叹息:“九龄,容夫人病重,你可要去见她一面?”

见他的姐姐,最后一面。

萧九龄双目倏地红了,没有想到,裴昭竟然还会垂问他。

可如今多事之秋……

他嘶声道:“多谢陛下恩典。”

裴昭看向另一侧,神情有些倦怠,说道:“还有一封信。”

那正搁在一旁的木盘上。

张鹤邻叹气道:“萧统领,你自己看罢。”

萧九龄双手发颤,启开那封书信,从头到尾缓慢的看完,忽而眼光一凝,旋即,不动了。

第111章 四君子汤 我倒要看看,是如何受天子宠爱

111.

殿中寂静,萧九龄紧紧攥着后一张信纸,目光左右逡巡,渐渐用力。

长久的沉默,以至于裴昭都觉出几分不对。

“九龄?”

“陛下。”萧九龄急促开口,“……这字迹,断然不是我姐姐的。”

话语既落,竟是落针可闻。

经由宁离之手,送来的信件其实有两封。一封当是由容夫人身边侍女书写,交代了来龙去脉,另一封则是容夫人亲笔,寥寥数语,盼子早归。

然而正是这寥寥的字迹,教萧九龄看出了不对来。

十余年分别,生死茫茫,音信半点不闻,早已经绝望。愈是这样的痛苦,少年时候那些天真美好、明媚阳光的时日,便愈发清晰的镌刻在心中。

一笔一墨,历历如昨。

姐弟至亲,尔后萧九龄离家学艺,唯有书信相传。他与萧九容之间不知通了多少封信,又怎么会认不出来?

字迹娟娟,秀丽婉转,瞧着近乎于以假乱真。

旁人或许看不出,但是在萧九龄眼中,却处处都不对,更何况……那其中其实有一个极大的破绽。

“陛下或许不知。”萧九龄沉声道,“我阿娘闺中旧名,正好单字一个‘归’。”

子女为尊者讳,既然如此,怎么会写盼雅苏早归?

他与张鹤邻一对视,那情形再分明不过,必然是有人伪造了萧九容笔迹,教雅苏回铁勒。

而书信更往后处……

其上正写着,自己如今病重,时日无多,唯一念想,便是见昔日幼弟一面。

可那么多年,她未传丝毫音信,纵然萧九龄已至奉辰卫统领,纵然萧九龄臻入入微,天下闻名……又怎么会在这时改变主意?

她……不会写在信里。

一念至此,萧九龄喉头竟然一哽。

他勉强按捺住心绪,道:“上皇必定在铁勒王庭安插了人,并且还拿到了属下的家书。”

得知萧九容还在人世后,萧九龄曾去信过一封。

当时心潮彭拜,心情激动,并未多想,如今看来,那封信不知经了谁的手,又落入幕后人眼中,教人知晓了容夫人身份,反而以此来做局。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恐怕召雅苏去铁勒是假的……真正的用意,是要属下离开建邺。”

要请走的哪里是铁勒二王子,根本就是萧九龄!

作为奉辰卫大统领、入微境武者、拱卫于式干殿前、忠心耿耿的萧九龄。

摺子先上,并未提及此事。

而家书后至,言辞哀婉,悲痛欲绝。

雅苏知道多少?

宁离又知道多少?

心念电转间,唯恐祸及,萧九龄立刻开口:“陛下,世子他只怕被人蒙蔽……”

裴昭轻轻颔首:“宁宁没看过这封信。”

然而虽说是如此,心中却生出了一层淡淡的阴翳。

宁离不过一介信使,他最是心肠柔软,受人请托,便忠人之事。只是将雅苏的家书带来而已,又如何会做那等偷看的行为。

只是那幕后之人却知晓,那家书可以经由宁离的手呈至御前。

更是知晓,一旦家书呈上,裴昭定然不会将雅苏扣下,会放雅苏去尽人子的孝心。

孝心。

萧九容病重,即将不起。倘若萧九龄与雅苏一道离开,便似断他身边一条臂膀。

这手段……

裴昭眉间微微浮起些讥哂的意味:“倒真是煞费苦心。”

萧九龄目间犹疑,隐约间猜出几分心思,踌躇道:“若属下离开建邺,陛下|身边怕是有些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