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天官纨绔(155)

当然,这么个庄子确实难得,就怕送走了这一批,将来还有。

只是这话她当着屋里的晚辈们不好说。

她只能说道:“惠王那边的庄子上不知道还有没有留人。”

赵淩想着跟地契一起到手的一叠卖身契:“应该有一些人。”他有些犹豫,“这些人能用吗?”

赵王氏心下也不太确定:“先看看吧。不然你这么大的庄子,总能有安排的地方。”

原先王爷,还是被赶出去就封的王爷的家奴,有选择的话,她是不太愿意用的。

但既然这些人的卖身契是跟着地契,一起从太后手上接过来的,据说还是皇后绕着弯子给的,她也不能直接把人都给发卖了。

明天过去看看究竟是个什么情况,别到时候又是一群老弱病残。

赵淩以前帮着太后打理产业,其实做的也就是一些核对账本之类的工作,并没有实际参与过一线管理。

小庄这里他还算认识人。

他看着一屋子人,突然想到:“我们都出来了,爹在家怎么办?”

赵王氏都懒得回答他这个问题。

赵辰说道:“爹那么大个人了,还能饿着冷着?家里不还有赵缙、赵茂在嘛。他们靠不住,还有大堂哥在呢。”

赵淩觉得赵厦还是很靠谱的,就没再多想。

唠了一会儿家常,他把三条狗都打理完,就回房去睡了。

第二天一早简单把小庄上的人事都熟悉了一下,浅浅做了一些安排,他就带着人往原本惠王的庄子上去。

他才刚出小庄,就遇到了一个熟人:“闻公公?”

闻公公骑着马,见了赵淩就笑:“娘娘担心你不清楚那边的情况,特意命奴婢过来。”

至于他口中的娘娘是太后娘娘还是皇后娘娘,就不用深究了。

赵淩邀他上自己的马车,给他倒了一杯热糖水。

闻公公是特意一大早出宫的,捧着甜甜的热水喝了一口,感觉整个人暖和了不少,呼出一口气,才笑道:“本来是昨天在宫里头等您,想着跟您商量着这边的情况,没成想四郎竟然逃课。”

赵淩一听,下意识缩了缩脖子:“我这是有事。”

“有事没事的,您得跟裴先生他们说去。”闻公公笑眯眯地又拿了一个柿饼咬了一口,“昨天东宫那边有安排,着实走不开,今天赶过来倒是刚好。”

他见马车上只有赵淩一个人,说话也随便,压低了声音凑近了说道:“皇后娘娘是谢谢您替太子说话。”

不然去年太子殿下过年可能都要在皇陵了。

赵淩心里面一下就明白了,但:“我也说不上几句话,还得陛下愿意听才行。”

闻公公也清楚顾潥的性格,不好说什么,感慨:“您说的能让陛下听进去,就很不容易了。”

同样的话,换个人来说,能成吗?

他大概能明白顾潥为什么这么看重赵淩,或者说是现在的赵淩。

一个庶出的小孩儿,母族几乎等于没有,父族也就一个赵骅。

赵骅还是顾潥一路提拔起来的亲信。

换句话来说,顾潥就是赵淩最大的,也几乎是唯一的靠山。

至于太后?

在顾潥的眼里,赵淩对太后,就和猫儿狗儿差不多,养在太后跟前逗闷子的。

哪怕太后对赵淩有点感情,难不成还能越过他这个亲儿子去?

而赵淩这个孩子,给顾潥带来的利益太大了。

别说是顾潥,就他一个太监,都觉得这是老天庇佑。

闻公公不再说这些,转而说起庄子上的事情,重点还是在于那一沓卖身契上:“这些人都是我筛了一遍的。这个蒋五,是原先庄上的管事,对整个庄子都很清楚。蒋家这一房人,还有这三房人,都是原先庄上的老人,为人也算忠厚老实,四郎可以放心用。剩下的这些是另外买的,都教了些粗浅规矩……”

赵淩听他一样样讲,认真记下。

两边庄子离得近,以前顾棱到小庄这里来读书的时候,经常走路过来。

今天赵淩也就是不想走路,才坐的马车。

眼看着那边庄子要到了,闻公公停下了话头,等赵淩抬眼看过来,才说道:“当务之急是……”

“是什么?”

闻公公说道:“是您得给这儿起个名字。”见赵淩低头看窝在他身边的大花猫,“不可以叫抹布庄。”

“咦?不行吗?”赵淩觉得他家抹布这么可爱漂亮又有气势还威严,可盐可甜,竟然不能叫抹布庄?“那叫猫……”

“也不能叫猫猫庄。”

赵淩觉得闻公公无理取闹。

马车停下,赵淩和闻公公依旧在车内对峙。

闻公公目光炯炯:“您高低也是个解元,这两个庄子还是娘娘给您的,就不能起个漂亮点的名字?”

赵淩嘀嘀咕咕:“猫猫庄怎么就不漂亮了呢?回头我找石匠雕两个大猫猫镇在路口,多气派。”

他一个理工科转文科的,学到现在这样差不多是极限了,还能让他多有文化?

闻公公觉得石头大猫猫无所谓,但名字一定得起好,方便他回去交差。

赵淩绞尽脑汁,看到来福过来掀门帘,灵机一动:“那就叫福满庄吧。”

闻公公把福满庄三个字细细品了品,感觉这名字称不上雅,却也不失为一种没好的祝愿,跟着下车:“行,就叫福满庄。”

第67章

两个庄子合并成一个庄子, 回头要在衙门那儿重新上一下契,更新信息,当然可以改一下名字, 也方便管理。

赵淩在庄上待了十天, 闻公公全程陪同着, 看他把事情全都安排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