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表示同意:“嗯昂~”
所有人都用一种不可思议地眼神看着他,但都没吱声。
好在人算是平安回来了,其他人算是松了一口气。
这会儿还有些天光,一行人赶紧先回家。
还没到家,就见小院门口燃烧的火把。
米二叔正守在门口,对着他们招手,瞧见人群里的赵淩,对院里面喊了一声:“水灵回来了!”
他们的身份不方便出军营找人,只能在家里干着急。
赵淩这会儿倒是不好意思了:“二叔,我没事,就是扛根木头,走得慢了点。”
至于为什么他想偷偷跑去瞅瞅新边境,结果跑到了山上林子里,那不重要!
米家一群人围过来,纷纷围观这一截让赵淩“爱不释手的木头”,结果一看,发现木头上面长着一个个小蘑菇。
米二叔的神色立马严肃起来:“蘑菇可不兴吃啊。本地都有不少人吃蘑菇毒死的,我们这些外乡人更认不准了。”他想说让赵淩把木头扔了,想想人家一路从山上扛下来的,估计舍不得,换了个说词,“要不你摆墙边当个盆栽看看?”
赵淩也不跟他争辩,还真把木头倚在后墙边,吩咐常禾:“别扔,记着早晚洒些水。”
常禾不明所以,但赵淩的命令照做就得了。
然后赵淩就带着……赵淩就被三毛带着去了好几趟林子,扛回来了更多的带着小蘑菇的木头。
米希也看出来了:“这是……香蕈?”
“嘻嘻。”赵淩拍了一下他的肩膀,“还是你有眼光。”
香蕈,就是香菇。
赵淩也没想到自己能找到这个。
现在的香菇纯野生,没有人工栽培,数量极其稀少,价格也极其昂贵。
普通市场上基本没得卖。
米希说道:“在宫里吃过一回,香味很特殊。你是想着种香蕈?”
“嗯,试试吧。”赵淩也不太确定能不能行。
现代工业的那种菌包,他肯定是搞不出来的,研究一下最早的香菇种植方法砍花法。
砍花法的原理很简单,就是在相应的木头上砍出痕迹,放在开伞的菌菇边上,让散开的孢子落在这些木头上,通过加大孢子和木头接触面积的方式,尽可能让孢子在木头上生长。
没有什么杀菌之类的过程,比起现代工业种植差了不止一星半点,导致哪怕香菇栽培时间算得上悠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价格依旧高居不下,不过好歹是能够让人偶尔吃得起的价格了。
这个年代,砍花法还没出现。
赵淩就天天拿着斧头木头比划。
香菇开伞了也不摘。
常禾他们倒是进山几次,就瞅准了香蕈一样摘。
山上有一大片椴树林。
雨后,倒伏的椴树上就有可能会长出大大小小的香菇。
这片树林已经远离村落,附近还是军营,就算有村民想采蘑菇,也不会靠近。
军中士兵自从太子来了之后,基本都在认真操练,干好自己的活。
军中以前出过食用菌菇发生大规模中毒的事件,现在是严令禁止采食菌菇的。
虽说肯定有人会偷摸着去采,可他们也采不了多少。
这么一来,倒是便宜了常禾他们。
晒干的香菇直接从驿站寄了回去,一同寄回去的,还有赵淩种植玉米的阶段性成果记录。
第81章
在京城的赵家人收到赵淩寄回去的一堆东西, 都很高兴。
尤其是米氏,知道祖父、父兄都还好,心下安定。
信里关于这方面的内容只是随便提了一笔, 具体情况得等赵淩回来了再说。
赵王氏倒是不怎么高兴:“一去这么久都不回信, 信也不知道写长一点。”
抹布抓两只活老鼠给他倒是写了好几行字, 自己具体什么情况只有一句套话。
她见赵骅不吱声, 抬手就给了他一下:“你怎么不吭声?儿子不是你生的?”
赵骅正拿着赵淩的种玉米小论文在看, 冷不丁被她打了一下,感觉胳膊上都青了一块, 撸起袖子看着上面的红手印,敢怒不敢言:“我生的有什么用?几时见他听过我的话?”
赵王氏这么一听, 心气倒是顺了点。
对,赵骅没什么用。
赵淩待她这个嫡母, 比待赵骅这个亲爹要好得多。
许娘子敲门进来,笑道:“四郎寄回来的东西, 都打开来重新晒了一遍。食谱方子, 大郎、二郎都抄好了。”
赵王氏和赵骅一听,立刻起身:“走,备好马车,我们去送礼。”
现在天气温暖晴朗, 正适合穿上颜色鲜亮的衣服出去走走。
神都还是一片春日暖融, 梁州早就已经是盛夏。
赵淩在玉米地里看到了爆米花,觉得自己都热出幻觉来了。
他下意识就先把图给画了下来,然后看着炸开的玉米穗发呆。
“赵四郎?”玉米地外面传来人的呼唤。
赵淩学着小毛驴的叫声应了一声:“昂!”
外面的人也不进来, 也不多说话,只是确定赵淩人还在。
赵淩太能跑了。
十几岁的少年个子虽然已经不算矮,但瘦瘦的一个, 别说是玉米地里,就是高一点的草都能把人给淹了,随便一猫就不见人影。
找赵淩那只花里胡哨的猫,都比找赵淩容易。
喏,大肥猫在田边玩老鼠呢。
咦?这老鼠怎么有点大?
老农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走近了一点,才惊呼一声:“赵四郎!你家猫er逮了只兔子!”
赵淩立刻跑了出来,从抹布爪子下拿出来了一只大肥兔子,掂了掂:“得有四五斤。抹布真棒!抹布你怎么这么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