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荣一惊:“这么快就走?”
“嗯。我还得赶回庄上。”今年较往年冷,外面冰天雪地的,路上走不快。
窦荣只能依依不舍地目送他离开。
等窦荣的伤好的差不多了,年也过完了。
窦荣让赵淩送到五里亭,就没再让人继续往前送:“大冷天的,赶紧回家。你瞧我表哥都没来送我。”
今天出了太阳,有些化冻,比下雪的时候还冷。
赵淩鼻子通红,老老实实捧着手炉,开口说话时候有些微的哆嗦,还是带着点笑意:“今天皇后娘娘召见丽娘姐姐,殿下紧张着呢,估计连你是谁都忘了哈……咳咳咳。”
一不小心嘴巴张大了一点,就灌进去一口风。
窦荣看他呛咳,直接把人一抱,塞进马车里:“好了,赶紧回吧。我也抓紧走了。”
“哦。”赵淩看着窦荣,只觉得原本体贴细心的小哥哥,好像一夜之间变得沉稳可靠起来。
窦荣见他掀着车帘子不放下,不由得上前一步,抱了抱赵淩,又把人往轿厢里塞了塞:“好了,里头的热气都要跑光了,小心别冻着了。”
赵淩也是大意了。
平时屋里头不是有火炕,就是烧着火盆,并不会多冷,出门披件大氅就成。
没想到今天格外的冷,哪怕来福提醒过他,他还不肯信,觉得自己坐车能冷到个啥?
到了郊外旷野,被肆虐的寒风来回一吹,顺就老实了。
“走了。”
“嗯,豆豆再见。”
窦荣放下车帘子,把四角压严实了,回头就见赵淩隔着车厢上小小的琉璃窗看着他。
他笑着挥挥手,招呼车队出发。
他来的时候一人三骑,回去的时候需要带不少东西。
赵淩看着一行车马缓缓消失,才吩咐来福驾车离开。
来福把车驾到赵家门口,没进门,放下赵淩,换了驴子就驾着车回去了。
梓萱月份已经很大了,他得赶紧回去陪着。
有驴车在,万一有个什么事情也方便。
总之,以防万一吧。
刚回到城里的赵骅倒是很高兴,一点都不怕冷地站在大书房门口:“这么快就回来了?”
“嗯。”赵淩一溜小跑进大书房,招呼他爹,“快进来,冷死了。”
常禾往他手上塞了一杯热茶,又让人去打热水过来洗手洗脸。
赵骅才施施然走进来,心情显然好得出奇:“叫你多穿点,像是要你命一样。”
赵淩觉得杯子太烫了,把冷掉的手炉交给小厮,径自走到赵王氏身边坐下,故意瞟了赵骅一眼:“老头子在高兴个啥?”
赵王氏没好气地拍他一下:“什么老头子?那是你爹。你管家大伯过来赎他的文房,你爹硬扣着,非得让他等绮兰的婚事结束之后才让赎,刚把人气走。”
赵淩惊讶:“管大伯那么快就有二百两了?”
“老小子找人借的。”赵骅说道,又叮嘱赵淩,“你记着让他慢慢还,一定要用他自己的钱来还。”
“肯定的。”不用赵骅吩咐,赵淩也是这么打算的,“过两天我再找师公和师母去玩。”
老头老太太惯着长子已经习惯了,很多时候并不能意识到有问题。
现在得趁着老头老太太还在,多少还能管得动,尽量让管大伯改改性子。
不然等师公人一走,管大伯没了管束,又失去了父亲的资助,家业败光是迟早的事。
到时候管家其他子弟的学业难以为继,管家只会飞快败落。
赵家能帮衬得了一时,帮衬不了一世。
赵骅作为管博澹的学生,双方的利益天然一致。
尤其管博澹在中书省,对赵骅的帮助很大。
别看赵淩被弹劾了好几次,但都是无关痛痒的小事。
赵骅那边要是真的被人弹劾,那才会真的出事情。
别管赵骅是不是奉旨贪墨,赵家的账是经不起查的。
赵骅看不上管大伯的原因,来自于方方面面。
赵淩想不通:“不只是因为管大伯的事情吧?”
这回赵王氏也笑了,小声道:“你二姐有身孕了。坐稳了,已经过了三个月。”
赵淩有些意外,又不太意外:“我说怎么二姐姐今年都没回家,只姐夫过来。”
赵骅显然主要是为了女儿的事情高兴。
赵婉清成亲已经有两年了,他知道是小夫妻俩没急着要孩子,但这么长时间都没孩子,多少会有一些闲言碎语。
他这个做父亲的,嘴上不说,心里面还是很焦虑的。
现在他算是彻底松了一口气。
他又很高兴地用手指在桌上点了点:“喏,你娘的书也编好了。”
赵王氏嗔怒地拍开他的手:“别乱碰,还没校对好呢。”
第88章
赵王氏其实没想过, 这么快就能把一套教科书编纂出来。
她一边校对,一边说道:“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不过可以先这么教着试试。后续再补充各地实际情况的内容。”
她通过各种方式调研了各行各业日常需要用到的词句, 和赵淩一起, 编纂了一套用于注音和断句等的符号。
现在字的发音都是反切, 用两个字拼凑在一起, 切上字取生母, 切下字取韵母和声调。
这种方式在刚开始是不错的。
但语言是不断发展的。
同一个字在不同的时代,会衍生出不同的发音和含义。
反切的局限性太大, 不如注音符号更加规范、清晰。
这一点,在神都的官场上尤为明显。
官员们来自于全国各地, 用的都是一套教材,但只要一开口, 基本就能知道某某官员是哪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