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天官纨绔(222)

他还小呢,干嘛那么想不开要打工?

赵骅打断他的话:“明年考。今年收收心,手头乱七八糟的事情放一放,别老是在家招猫逗狗的。”

说着,他就把抹布从赵淩的怀里抱了过来。

赵骅跟同僚们道别,带着儿子出门。

同僚们还能听见赵骅严厉的声音:“瞧瞧你最近的诗写的都是什么?考不上,仔细你的皮!”

“嘶——赵四郎功课不是很好嘛,怎的赵侍郎还如此严厉?”

“赵四郎十三岁就中了解元。换我有这样的儿子,做梦都能笑醒。”

“早就听说赵侍郎管教子女极严,看来传言不假。”

“溺子如杀子。还是赵侍郎爱护子女。不知道赵侍郎家可还有子女未曾婚配?”看赵淩就知道,赵家的孩子必然差不了。

虽说子女婚配这样的事情,一般都是家中夫人操持,但不表示当父亲的就真的一点都不关心了。

谁家好,适合结亲,其实还得看这些官员平日里相处。

提起这个,家中有适龄子女的官员们很清楚:“赵家就四郎和六郎两个还没定下亲事。赵四郎的婚事,可能得问过太后娘娘。赵六郎出身稍微差了点,读书倒是似乎不错,就是现在年纪尚小……”

户部右侍郎不去参与他们的话,想着赵六的婚事不清楚,但赵四的婚事岂止是要问过太后,说不定还得问过陛下。

瞧着陛下成日里把赵淩放在御书房的样子,不知道的还以为赵淩是太子呢。

嗯,还好赵淩这孩子是真的有分寸,哪怕在御书房里,也一下就能让人知道他和太子不一样,和任何一个皇子都不一样,倒是有点庶吉士的意思。

他还真不清楚现在赵淩的学问怎么样。

小小年纪能考中解元确实是不错,但过去两年时间,赵四似乎是没怎么好好念书。

尤其是去年一整年,赵四几乎都在梁州,先生们没一个跟着。

以那小子爱折腾的性子,真能自觉好好读书?

来年他侄子也要参加春闱,赵四应该用不着担心,该注意的是祝阳。

本来还有个米希。

可米家已经败落,米希连科考都没法参加,这一下状元还不知道落在谁家。

赵淩并不关心别的参加科考的人。

也不知道是赵骅去跟先生们打了小报告,还是先生们本身就好胜心强,到三月份管绮兰成亲的时候,赵淩已经把过去所学都过了一遍,然后就是无休止的成套成套的各种考题。

考题来源不单是来自于三位先生,还有可能来自于顾潥、顾朻、赵骅、赵王氏、管博澹等等。

赵淩忙得都没时间跟管大伯斗法。

明年同样要参加春闱的沈兰、赵辰跟着做题,都一副生无可恋的样子。

到五月份,梓萱抱着一个胖娃娃上门,赵淩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哎呀,都这么大了!”

生完孩子的梓萱比以前富态了很多,跟儿子一样都是白里透红,显然被照顾得很好:“是,过百日了,能抱出来走走了。”

赵淩看着软嘟嘟的小宝宝,完全不敢抱,算了算时间,感觉已经很久没看见二姐了,直接跑去隔壁小区……隔壁坊看了一眼赵婉清。

在看到赵婉清的大肚子的时候,他显然受到了惊吓:“肚子要变得这么大的吗?”

赵婉清正扶着丫鬟散步:“里头毕竟要装个娃娃呢。”

赵淩脸都白了,既想象不出怎么揣一个娃,又想象不出在现在的医疗条件下,怎么把娃安全生下来。

以前他也不是没见过孕妇,但他上辈子的工作环境女性本来就很少,两辈子加起来,他都没有见过亲近的人即将临盆时候的肚子。

赵淩开始焦虑。

赵王氏见他天天往沈家跑,每次回来还是一脸白,劝他:“行了行了,你别去看了。你二姐都不害怕,你怕什么?沈家已经找好了稳婆和女大夫,肯定没事的。”

她自己生了三个孩子,除了头胎比较艰难之外,剩下两胎都很顺利。

本来她不觉得赵婉清能有什么,知道沈家安排妥当,自家又离得这么近,一点儿都不担心,只顾着给外孙或者是外孙女准备小衣服小被子,结果被赵淩这一天天的,弄得他也紧张起来。

赵骅也没好到哪里去。

终于等到六月份的时候,赵婉清生下了一个女孩儿。

新手爸爸刚抱到手上,就挨了女儿结结实实的一拳头。

傻爸爸一点都不在意,笑得见牙不见眼的:“我家姑娘真有劲!”

于是傻爸爸给自家姑娘起了个小名,叫大壮。

沈家人也都很喜欢这么一个健康的小宝宝,欢天喜地的。

赵淩跟着赵王氏去探望了几回,回来跟赵王氏小声嘀咕:“我还担心沈家不喜欢姑娘呢。”

天气热起来之后,他们就不太爱待在大书房里,太晒。

赵王氏平时就待在偏厅里处理家里的日常事务,听赵淩这么说,她就让人把家里其他孩子们都叫来。

一群兄弟姐妹不太理解嫡母要说什么,眨巴着眼睛看着。

赵王氏把刚才赵淩的问题说了一遍,对他们说道:“婉清生不生孩子,生姑娘还是小子,生几个,暂时和她在沈家的地位没什么关系。婉蓉,你以后也是一样。你们的父亲是户部侍郎,这就是你们的底气。成亲是结两姓之好,只要赵家对沈家还有帮助,婉清在夫家就不会被亏待。

当然,生下来孩子得好好教养。家业也得好好打理。

你们出息,就是娘的倚仗。

你们将来的子女出息,也是你们的倚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