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天官纨绔(271)

赵淩被叫得肩膀一耸:“我看看我外甥女就回去!”

沈家的门房已经听到了赵淩的声音,开门就把人迎进去,虽然不认识田公公,但看着这样的马队,一看就是什么大人物,赶紧笑道:“一会儿小人送赵四郎家去。”

田公公这才带着侍卫们回宫交差。

沈大壮小朋友正在努力从四足动物往直立行走进化,在铺了厚实地毯的房间里连滚带爬,不负她爹的期望,长得明显比其他小朋友壮实,见人就笑:“啊啊~”

“哎~”赵淩把敦实的小朋友抱起来抛了抛,“飞飞~”

“嘎嘎嘎!”

赵婉清头疼地看女儿笑得像只小鸭子:“好了好了,你们真的是……大壮前两天还在搬我的石锁,我真的是……”

赵淩惊讶:“搬得动?”

沈兰刚回来,听见两人的对话,就说道:“等着。”

没一会儿,他就把赵婉清的几个大大小小的石锁拿了进来。

沈大壮飞快爬向石锁,看得出非常喜欢,坐在地上开始搬最大的那个。

赵婉清的陪嫁石锁是用玉石做的。

玉质很普通,但打磨得十分光滑。

赵淩就看着沈大壮把最大的石锁真的举起来一点点,在她脱力的时候,赶紧接手,小心放在边上,然后给小朋友鼓掌:“大壮真棒!”

沈大壮也开心地拍手:“嘿嘿嘿。”

大胖小胖过来,把小朋友蹭倒。

赵淩看着两只已经被他二姐彻底养熟的叛徒,伸手逆着毛捋了好几遍。

两只猫只能放弃小朋友,各找了个没人打扰的角落,开始疯狂舔毛。

玩了一会儿,沈兰把赵淩送回去,顺手提溜着一个常娘子刚烤好的蛋糕回家。

赵淩那边已经把自己今天干的事情老实交代了。

赵骅觉得这事情没什么大不了的,只是提醒:“你现在还没官职在身,行事张扬一些无伤大雅,不过也该注意起来了。”又叮嘱家里其他人,“这几天多锻炼,别乱跑,下个月就要考试了,别生病。”

“好。”

赵骅和赵王氏对除了赵淩以外的儿子、外甥还是有点担心的。

二月份神都可不暖和。

考试进门得脱衣服检查,还得在贡院里待上九天七夜。

赵王氏让常娘子和常禾给他们突击了一波厨艺。

窦荣果然没回凉州,跟在赵淩身边帮忙备考。

二月初九的时候把人送进考场,他自己也差点跟进去。

九天考完出来,赵淩一拖三出了考场。

赵淩和赵缙扶着赵辰,另外一边是田学智,身后背着的是祝阳。

早就等在外面的几家人一看,赶紧上前。

沈家人见沈兰只是脸色白了一点,瞧着倒是还好,放下心来。

窦荣直接把祝阳从赵淩身后转到自己背上,一边招呼祝家人,一边快步把人送到祝家的马车上。

祝家人见自家大郎竟然是被人背出来的,心慌得腿都软了,跑起来跌跌撞撞的:“大郎怎么了?”

“快,回家!家里大夫等着。”

赵淩说道:“没事,就是有点虚。”七分还是装的。

他们这些太子伴读,说起来都是文武均衡发展,但并不是均衡到五五开。

譬如窦荣,武科方面能有十二分,文科方面就是八分。

祝阳和米希文科方面差不多都能顶格,但武科方面米希能有七分,祝阳只有六分,勉强及格。

但再怎么样,祝阳的身体其实没那么差,会让赵淩背出来,属于演员的自我修养,不放过任何一个演的机会。

在号舍里待了九天,中间还下了三天的雨,赵淩有羽绒被也没觉得多暖和。

赵骅今天压根没心情上班,告了假来接他们。

只是贡院门口乱哄哄的一堆人,他只能等在马车上。

好不容易等着人全都接到,马车赶紧往家里赶。

太医早就等在了家里,说是太后让给赵淩看看的,但既然来了,肯定顺带着把其他几兄弟都挨个号了个脉,开了调理的汤药。

赵淩洗了个澡,睡了一觉,第二天起来就嗷嗷乱叫:“老子再也不用写诗了!”

赵王氏头疼地看着站在屋顶上叉腰指天的赵淩:“跟谁老子呢?下来!”

赵淩感觉高考(殿试)还没结束,自己还是家里的珍稀动物,梗着脖子不下来:“我不!”

周围人家已经熟练地架梯子看戏了。

“不下来是吧?”赵王氏想着自己跟着余姝学了点提气轻身的法门,只是没用过,提起裙摆,助跑两下,往墙上蹬了两下就飞身上了屋顶,感觉自己轻盈得不可思议,“呵!”

赵淩已经呆住了。

这剧本不对!

趴在墙头看戏的邻居们纷纷鼓掌叫好。

几个姑娘叫得尤为大声,还往赵家院子里扔花扔手绢:“赵夫人真棒!”

“王姐姐太漂亮了!”

“王姐姐像仙女!”

赵王氏第一次……不,是第二次上屋顶,突然找到了十来岁时爬屋顶看元宵灯会的感觉,整张脸都在放光,手上拿着小竹竿跟拿着仙女的飘带一样往赵淩身上抽过去。

只是她毕竟第一次上屋顶打人,屋顶上现在倒是没有积雪,只是长了一点青苔,还没打到人就滑了一下。

赵淩一直紧盯着赵王氏,有些犹豫到底是该逃还是该逃,见赵王氏一滑,也顾不上别的,把人抓住了想站稳,没想到直接踩断了瓦片,直接坠到了屋里。

赵骅下班回家,就见赵淩和窦荣在修屋顶:“怎么了这是?”终于把屋顶掀了?

赵王氏有些心虚:“你别管他们。考试结果出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