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天官纨绔(280)

再加上赵淩在御书房混日子的时间,比很多人当官的时间都长, 实在没必要再在皇帝面前刷脸, 还不如直接干实事去。

可是皇帝不放人。

大臣们都觉得皇帝实在是太不懂事了。

赵淩这个当事人反倒是没有什么发言权,给窦荣送行之后,又和祝阳一起捣鼓出了酒精,就把写小论文的责任交给了祝阳, 自己去找皇帝要了假, 回老家。

在大虞,新科进士们一般会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在神都做完官员培训后, 再回老家然后就任;一种是先回老家探望之后,再回来神都进行官员培训。

前者一般是老家比较远且将来不太可能留在神都当官的进士。

譬如海州的官员,来一趟神都得三个月, 要是回去探亲,再回来培训,培训完了再给安排外放到一个什么地方,直接一两年就过去了。

赵家倒是无所谓先后次序,只是赵淩考了个状元,加上兄弟几个这次考试成果非常好,回去得让老家人好好开心开心。

葛家商队专门给他们安排了一艘客船,住宿条件比以前住在商船上要好得多。

赵辰、赵缙和田学智,趁着这个机会,也带着自己的妻子回老家看看。

赵淩带着抹布。

傍晚船只泊好,赵辰见赵淩坐在船头钓鱼,感觉还挺孤单的。

作为大哥,他觉得自己有义务关心一下弟弟,于是走过去安慰:“四弟……”

赵淩和抹布同时偏头看过来,两双圆眼睛中闪烁着同样的疑惑。

不过赵淩很快就转为嘚瑟:“是不是要当官了,有点忐忑不安啊?需不需要哥哥我来开解开解?”

赵辰抬手就给了他后背一下:“滚一边去!跟谁哥哥呢?”他盘腿在赵淩身边坐下,看周围没人,小声问道,“你真的要跟窦荣成亲,不是权宜之计?”

“真的。”原先是有点顺水推舟,现在是真心喜欢,“唉,可惜豆豆要去凉州,不然这次带他回老家。”

赵辰一想也是:“回去问问爷爷,窦荣应该也得上族谱。”

这次他们回去肯定是要开祠堂的,趁着老长辈都在,有些他们小辈不确定的事情可以问。

赵淩不太有宗族观念,上辈子是肯定没有,这辈子虽然有家族,但他们家一直是单独生活在异地。

听赵辰这么说,赵淩不觉得有什么好问的:“那肯定要上族谱的,等成亲后的。”

说话间,赵淩看浮漂一动,赶紧拉杆,扯起来两条小白条。

赵辰很意外:“怎么钓这么小的鱼?”

赵淩把白条取下来放进边上的水桶:“给抹布钓的。我还钓了几条昂刺鱼,一会儿我们吃。”

“放点咸菜蒸着吃。”赵辰很喜欢吃昂刺鱼,去看水桶,又去看赵淩,“你的不放咸菜。真是的,你咸鱼都吃了,怎么就不爱吃咸菜?”

“给你吃,话还这么多。”赵淩觉得赵辰就是个熊孩子。

米氏提着钓鱼竿走过来,看水桶里许许多多的鱼,羡慕:“四弟钓鱼跟在集市买鱼似的,我怎么就钓不到?”

赵淩知道自己钓鱼纯属开挂,饵料里用了空间里的各种牧草,但不妨碍他吹自己有技术。

赵淩对自己的钓鱼技术,比对自己的学问还有信心。

船家也从来没见过一个人能有那么多钓鱼竿。

他们回家在船上大半个月,赵淩就钓了大半个月的鱼,很是过了一把瘾。

赵辰、赵缙和田学智把几条大鱼给他腌起了咸鱼,不是吃不完,而是赵淩要带回老家炫耀。

米氏她们在边上看着,很是稀奇:“你们还会腌咸鱼?”

赵辰让她们站远点:“腥,小心别被甩到水。”顿了顿才解释,“这又不难。我们考试的时候都是自己做饭。”

腌咸鱼就是用粗盐白酒涂在宰杀好新鲜的鱼身上,再晾干即可,没什么技术含量。

米氏想到之前常娘子给他们做的考试做饭培训内容:“你们考试做饭不就是一锅乱炖吗?”

为了防止作弊,带进考场的食物都不能藏东西。

饼子都得掰成碎末。

赵辰考篮里的东西米氏是看着准备的,也就是大米小米加上一些豆子鸡蛋,另外就是一些咸菜肉干之类的东西,咸菜切得碎碎的,肉干也是碎碎的。另外还有一些生姜和糖,防止晚上受风寒。

赵淩进考场的时候带了两盆豆芽都被没收了,后来他自己试图在号房里发豆芽,但是没有遮盖的布,温度又低,失败了。

“考试没法讲究。”赵辰觉得自己得露一手,才能更具说服力,“等着,一会儿晚饭我给你做蒸鱼。”

他不敢说自己做饭的手艺有多好,但那么多年看都看会了。

至于为什么会看会,根子还在赵淩身上。

就像赵淩小时候觉得家里条件不太好一样,赵辰的小日子能比赵淩好一点,也就一点。

尤其是在神都的冬天,食物匮乏,哪怕家里有金山银山,也变不出一颗新鲜青菜来。

兄弟姐妹几个人之间,赵辰的口味是最偏向于象州的,喜欢甜的,糯叽叽的,爱吃蔬菜爱吃鱼。

以前赵淩不折腾的时候还好,自从赵淩自己有了小金库开始就折腾各种新鲜食物,并且把这些新鲜食物教给大厨房后,赵辰就喜欢往大厨房跑,最喜欢盯着刚出炉的热气腾腾的食物,也自己上手做过一些简单的。

只不过平时课业繁忙,能够让他上手的次数不多。

赵淩觉得赵辰不行:“别不是人家给你处理好,你就往锅里一放吧?”

“瞧不起谁呢。我会杀鱼。等着,我去拿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