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淩认真听完,洗漱上床的时候才觉出不对。
谈恋爱怎么谈出了班味?
算了,他要给自己争取假期。
唉,他走失之后,常威他们应该急疯了吧?
消息不知道有没有传回神都?
张监丞他们到底有没有继续任务?
张元一还是在继续考察新边境线,并且按照预期和米希所在保护探查和开采硝石矿的军队成功汇合。
常威和赵小波拜托米希帮忙留意赵淩的踪迹,带上向导,最后在和塔尔罕交界的草原发现疑似赵淩的踪迹。
可惜他们不敢再往前,前面能够明显感受到军事战备的气息。
两人无奈只能跟随向导返回梁州,再回去神都,告知赵淩失踪的信息。
陛下震怒!
“塔尔罕!”
第116章
顾潥震怒, 完全看不出他在调兵遣将的同时,手上就捏着窦荣寄回来报平安的信。
信上盖着赵淩的官印。
等他让朝廷加紧筹备“寻找钦差计划”后,把赵骅留了下来。
其他朝臣完全能理解。
好不容易培养了一个状元儿子, 儿子又那么能干, 结果才一年不到人就到了塔尔罕, 也不知道是死是活, 能不能活着回来。
赵四郎大家也算是从小看着长大的, 就那一副看着就娇气的样子,还不知道要受多大罪。
瞧瞧窦家的窦桓, 那么一个少年将军都只能从战场上捡回一条命,何况赵四郎?
赵骅现在的心情恨不得直接出使塔尔罕找儿子, 没想到等同僚走后,陛下给了他一封信。
上面的笔迹不是赵淩的, 但他也熟悉,是窦荣的, 简单说明了一下赵淩的情况, 且人已经在铁脊关,非常安全,连人带狗带鸟都没有受伤,并且盖了赵淩的私印。
赵骅:“……”
顾潥见他看完信, 说道:“放心吧, 水灵没事。是朕不好,不该让他去什么硝石矿。”
赵骅能说“对,都是你的错”吗?
不能。
他只能说道:“我儿身为臣子, 身为陛下的学生,为陛下分忧是分内之事。交给他的事情没好好完成,还让陛下忧心, 是他的不是。等他回来之后,臣一定严加管束。”
乱跑什么?!
以后出门只能骑大毛!
顾潥感觉赵骅说的话里有情绪,又说不出什么不对来,只能说道:“这件事情先别透露,你们自家人知道就好。”
“是。”
赵骅得了准信,面上不敢显出来,心里面算是踏实了。
只是连着几天,他的脸上还是没个笑模样,别人只以为他忧虑生死未卜的儿子,他自己知道是在担心赵淩这一路是怎么从梁州到凉州的。
这可不是简单迷个路,随便溜达过去就行的。
什么野兽、塔尔罕都不提,单纯在野外生存一个多月都没法想象。
赵淩以前就跟兄弟几个在田间地头扎帐篷钓鱼烧烤过而已,有个毛线的野外生存经验?
赵骅如此,赵家其他人也是如此。
好在赵淩自己亲手写的家书很快就寄了回来,里面的内容就很详细了,关于自己怎么和队伍失散,又是怎么到的凉州只是一笔带过,重点讲了自己怎么俘虏了一百多匹战马,多么多么厉害。信件末尾又让准备多少人和东西,清单比家书还长。
赵家人看得那叫一个胆战心惊。
什么叫战马?
跟着人打仗的马才叫战马。
别说是一百多匹战马,就是一百多匹野马,那也是非常危险的存在。
赵淩带了一百多匹战马到凉州,那战马上的人呢?
别看平时赵淩在家里上蹿下跳跟个猴儿似的,可家里闹着玩和真刀真枪跟人拼杀能一样吗?
跟赵淩的信一起到的,还有终于从梁州赶回来的常威和赵小波。
两人出门一趟把赵淩弄丢了,一路紧赶慢赶,吃不好睡不好,到家的时候人都快瘦脱了相。
赵王氏一看,又是好气又是心疼,把赵淩现在安全跟他们说了,请了大夫来给他们看,让他们好生养着。
赵家一直有言官盯着,见了常威和赵小波的样子,虽说没抓到赵家的把柄,但一看就知道赵淩丢了的事情假不了。
过了两天,赵家派了一支队伍,带了许多人和东西,跟着葛家商队往凉州去,更是坐实了这件事。
可是陛下都要通过打仗来要人,赵家的这几个人去了凉州又有什么用?
去了吃赵淩做的油炸臭豆腐。
常娘子面前一碗酸辣汤,一碟臭豆腐,吃得额头冒汗。
来福等人也是一样。
还来不及问什么,就被赵淩打发了去洗漱。
葛家商队这次长途跋涉带来的商品,最重要的还是一堆琉璃窗和许多蔬菜苗。
赵淩写回家的家书现在只能借由窦荣的名义,通过皇帝转交。
他当然不会浪费这一手,家书里要东西要人,给皇帝的信里一样要很多东西要很多人。
这不,随行的工部匠人一到,就看到了新造好的琉璃作坊,几乎无缝开工。
另外一些熟手再都尉府里搭建了一个小琉璃宫。
都尉府内的高大且晶莹剔透的琉璃宫让所有人惊叹,然后跟随着葛家商队一路装过来的诸多菜苗被被赵淩移栽了进去。
关城是纯军事化建筑,几乎没有什么可以从事民生生产的单位,所有物资都需要从周边调运。
赵淩缓了两天就开始对饮食和生活各方面挑剔起来,尤其是玉米。
他走失的这一个多月,天天吃玉米,到了铁脊关,发现这里的主食还是以玉米和小麦为主,玉米占比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