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天官纨绔(334)

咪咪本咪觉得还挺有趣的:“没想到这小子喝醉了见谁都是狸奴。”只是凭什么别人是丧彪,他是秃咪?“陛下想用水泥重修官道,钱不够,怎么办?”

赵淩一点都不觉得咪咪问他这个问题有什么奇怪的,认认真真地回答:“可以由朝廷、乡绅、地方官府三方出钱。官府可以动员当地的乡绅富户捐钱。捐钱者立碑,贡献巨大者,朝廷给予公开表彰。”

赵王氏听着他条理清晰的发言,是一点都看不出怎么醉了,问他:“只是表彰就能让人捐钱?”

赵淩呵呵一笑:“先让官府办几件官商勾结的贪腐大案就行,敲山震虎嘛。再说修好了路,获益最大的还是这些商人。信不信葛家就会出一大笔钱?”

赵王氏一想也明白了:“办个贪腐大案,能抄出来一大笔钱,让一些心虚的人自己把钱吐出来,还能有名声。可是这样不会让当地百姓承担更多的苛捐杂税和徭役吗?”

她对于教材的编纂工作一直没有停止。

为此,她会格外关注普通百姓们的生活。

像是之前赵淩学农时候借宿的孟家一家,还有赵淩迷路后好心收留他的一家农户,一直和他们家有来往。

她知道很多百姓的具体生活,也知道朝廷的很多政令,双方之前的信息不对称和某些人某些利益团体的纠葛,最终受到逼迫的是百姓。

她不想到时候那些贪官污吏得了名声,原本就穷苦的百姓还得骨头缝里榨油。

“朝廷成立专项小组,捐赠的钱全都直接进专项小组到朻咪手里,不过官府。专项小组分明暗两组,另外一组就借由捐赠的浑水彻查当地的情况。一旦发现谁敢伸爪子,直接剁掉。邸报多印点,让说书先生在茶馆里多讲讲故事。”

话正经里有着不正经。

赵王氏疑惑:“啾咪是哪咪?怎么把钱给啾咪,不给陛下咪……不给陛下吗?”

赵骅提醒:“太子朻,朻咪。”

“哦。太子殿下不是还在象州?”

“我估摸着快回来了。”赵骅琢磨着这个很粗糙的想法,觉得有一定的可行性,而且把事情交给太子殿下,背后可不简单是给太子拉政绩那么简单,还是给太子树立威信,培养嫡系。

做人哪有不犯错的。

当官更是。

因为是官员,牵涉的人更多,容易出错的地方自然也更多。

赵骅为官多年,见多了一些自己真正两袖清风,但被家人族人坑的例子。

可以说,只要真心想搞事情,多得是能够被人揪住的小辫子。

甚至于哪怕原本没有的,也可以通过制造各种事端,来掌握住别人的把柄。

专项小组明暗两拨,全都控制在太子手里,他想搞谁就搞谁,想给谁名声就给谁名声,一拉一打,太子的势头自然就起来了。

偏偏这事情除了太子,还真没有合适的人选。

虽说这件事情落在明面上,肯定是肥缺,但也会得罪大批的人,朝中还真不一定有官员有胆子接,有胆子也不一定有命。

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可不是开玩笑的。

而肥缺不肥缺的事情,在太子这里压根不存在。

整个天下都是他家的,未来就是太子的,他贪自己的钱做什么?

太子拥有一整件完整的衣裳,只会让所有的绣线都在合适的位置,让这件衣裳变得更加漂亮华丽,穿在身上更加好看;而不是那些只拥有一小块布料的人,拼命想着在自己的布料上堆叠各种锦绣花样,不考虑衣服别的地方破了个洞。

至于让皇帝来干这个事情……皇帝得坐镇中央,可不能满大虞乱跑。

让别人来干,更加不可能。

皇帝连自己的太子都猜忌,对臣子的猜忌心只会更重。

嗯,有个例外。

赵骅问赵淩:“你就不怕被陛下派去干这个事情?”

他这个当亲爹的,都觉得陛下对赵淩的信任到了匪夷所思的程度。

“去就去呗,让抹布保护我。”

抹布一只老狸奴了,还保护赵淩?

哦,现在的抹布等于窦荣。

窦荣要是一只狸奴,放说书先生嘴里,得是吊睛白额大虫,天上杀星下凡的那种。

一家三口除了时不时咪一声,别的讨论倒是很正常,就是赵淩晚上在屋顶和一溜狸奴蹲了一晚上。

别人劝也劝不下来。

来福本来想回来把赵淩安顿好,再重新返回桃溪巷那边。

许娘子虽然办事得力,但桃溪巷那儿,他才是大管家,偏他又不放心别人来伺候醉酒的赵淩。

没想到瞧着很清醒的赵淩,非得觉得自己是一只狸奴,上了屋顶不算,还想往外流窜去巡视地盘。

来福好说歹说把人劝住了不出去,就是在屋顶上不肯下来。

来福只能搭梯子给他在屋顶上临时支了个帐篷,还给他裹了一床被子。

赵淩在屋顶上蹲在,贴身伺候的来福等人也不敢合眼。

等到天亮,赵淩才跟着狸奴们一起伸了个懒腰,回房去睡觉。

他躺了没一会儿就起来了,酒醒了,就是很困:“我不是回来就睡了吗?怎么像是一晚上没合眼似的?”

然后他低头看到自己身上还穿着昨天的大礼服,只是脱了冠带、外袍和鞋子,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

平时赵淩睡觉的时候,不让人伺候,但是昨天他安安静静地闹腾了一夜,哪怕清晨回房去睡了,也没人放心他一个人待着。

两个小厮直接一个在房里一个在房外守着。

听到动静,小厮从屏风外面走进来,说道:“四郎醒了,要沐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