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天官纨绔(338)

幸亏他爹把炸药的小论文给埋了,不然肯定得被这老头翻出来。

“出!”

“行。那您就先编一本外国语词典。哦,您懂几门外语?”

“六门。”

“那就六本。有啥吃不准的,就去鸿胪寺,反正您跟那边也熟悉,他们有时候还找您帮忙呢。诗集、文集都是现成的,以前写的让舅舅们整理了送来,您再选选,加上您这段时间做的稿子,家里都有,差不多能出个三五本的不是问题。您还可以写一本在象州和各地看到的各种风物手札……”

嗯,这些够写到老头子握不动笔为止了。

王延:“……”怎么感觉他致仕了跟没致仕一样?

不,比当官的时候活还多。

老头越想越觉得不对劲:“你还管起我来了?”

赵淩:“……那我去跟外祖母说,让她管你。”他现在跟外祖母可亲了。

“你外祖母还能管我?”他才是一家之主。

赵淩用一种“你不听话”的表情看着老小孩儿:“外祖母怎么不能管?我家都是我娘管着我爹。”

赵骅帮腔:“对。薇薇管得很好。”

老头很双标地觉得,自家姑娘管女婿是理所应当,但自己不能给自己妻子管。

见老丈人这样,赵骅给儿子使了个眼色,示意他别再追着说了。

赵淩见好就收,正好看到大黄狗摇头摆尾地进来,就把宇树抱到桌子上。

自从宇树在沙暴中救了赵淩之后,它的家庭地位直线上升,赵王氏都给它按照家里的孩子们做四季衣裳,只差没请先生教它念书。

慢慢就更不用说了,原本就鼻孔瞪人一脸谁都瞧不起的样子,现在更是专门有一个马夫伺候着。

新宅这里,它有一间单独宽敞的马厩,赵淩给专门设计的采暖和通风,牧草全是他想法子偷换的空间版本,吃得已经快帅到另外一个次元去了。

赵淩不想跟这群讨厌的大人一起,抱起大黄狗,拉着窦荣去小孩儿那桌,去了就给小孩儿们出考题。

原本嘻嘻哈哈开开心心的小孩儿们瞬间安静了。

笑容就从小孩儿们的脸上转移到了赵淩的脸上:“哈哈哈,你们不是得考试嘛。我这也是为了你们好。写文章你们听我的没错。”

话是这么说,但赵淩这样子怎么就那么让人讨厌呢?

赵茂到底是亲兄弟:“四哥,你也就只能欺负欺负我们了。”这窝里横的四哥。

“谁说的?等你们生了小孩,我还能欺负你们家小孩。”赵淩突然注意到赵茂身边的一个小圆脸,瞧着跟个身高一米八的小学生似的,不由得愣了一下。

这谁家的小孩儿?

窦荣一下就看出他的疑惑,介绍:“这是十五妹夫,苏嘉珍,祖父是大理寺卿。这次回神都是要进学。”对苏嘉珍说道,“以后有空多过来坐坐。”

赵淩先告了一声罪:“昨天怪我。”他看了看妹夫的小圆脸,忍不住问,“几岁了?”

“十六。”苏嘉珍笑,露出一口大白牙,“我长得显小。”

赵辰从外面走进来,招呼了一声:“饿了没?饿了去餐厅吃甜汤。”走过来看赵淩他们,“跟十五妹夫聊着呢。正好你要什么文章书本的,跟他说。瑞……”他叫了一下赵淩的字,感觉不顺口,还是改叫名字,“赵淩在翰林院,什么书都能找到。”

“嗯。等销假回去,我就把书都整理一遍,到时候雇点临时工做些晒书、清理、修补、抄书的活,你们要是感兴趣,可以提前报名。俸禄不高,活比较细致,好处是可以随便在翰林院里看书。”赵淩给自家小朋友们发福利。

能够在翰林院里看书,单着一条就能让人贴钱去干活!

几个少年郎想都不想:“去!”

只有赵茂说道:“家里给带饭吗?”他吃不惯外面的菜,不管是同窗家做的,还是书院里做的,还是酒楼里的,口味都不对。

“带。”

赵茂又问他:“一个月给多少钱?”

“一贯。每旬干两天。现在九月份,能干到年底。”想了想翰林院的藏书室,他觉得年底不太可能,“明年年底。”

他预算每天十个人干活,每人每月干六天,这样就需要五十个临时工。

人数看着多,但他们翰林院里谁家没几个正在进学的学子?只是不好把人带进来罢了。

一个月干六天,一贯钱的收入不算多,也不算少。

翰林院里好多小官小吏都两袖清风的,家中晚辈能有一份不耽误学习还能赚钱的工作非常难得,要是因此入了某位大官的眼,那后续更是获益无穷。

窦荣还没听他说过这个:“怎么想到整理翰林院的藏书室了?”

“早就想了。那里面跟垃圾堆似的,每次找书都难得很。我先前没事干的时候,让工部做了一些带琉璃门的书柜,现在都做好了,正好一边清理一边规整。”赵淩指了指家里的书柜,“现在这种都是开放的,放着容易落灰、发霉、虫蛀。”

他家这个也做好了背板,只等工部的作坊空出来时间给他安装琉璃门。

铰链比较难弄,只能装移门,还得是小块的。

他们自家的书还好不是很多,翰林院的那堆书山书海是真的难绷。

几个对翰林院充满向往的读书郎听到赵淩这么说,都感到不可思议。

连赵茂都说:“不至于吧?”

赵辰也没去过翰林院:“夸张了吧?”

听到一耳朵这里的声音,赵骅问:“说翰林院什么呢?”

赵辰回答:“四弟说要让兄弟们去翰林院帮忙整理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