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天官纨绔(382)

“谢陛下!”赵淩高兴了。

有了皇帝的命令,他一点都不耽搁,立马让人收拾东西回到桃溪巷,感觉恍如隔世。

来福迎接他们都有些恍惚:“还以为你们过年都来不及回来呢。三郎都从铁脊县回来了。你们正好明天回去老宅给三郎接风洗尘,后天回镇国公府。窦五郎的新婚贺仪我看着准备了,你们看看有没有需要改的……”

赵淩和窦荣听着他的一连串话,感觉像是重新回到了人间。

来福想了想说道:“对了,明天正好是大朝会,你们回来了得参加的吧?”

赵淩突然暴躁:“我不想参加!为什么不是明天再回来?赶着回来就是为了参加大朝会吗?”

这是气话,哪怕只是为了在朝堂上刷脸,他也得参加。

第二天,天还黑着呢,他就老老实实等在了殿外,靠在窦荣怀里补眠。

赵骅本来见到许久没见的儿子,还想聊几句,见状也不好多说什么,只能和窦荣小声打了声招呼。

窦荣倒是解释了一句:“这两三个月都没怎么休息,昨天下午才刚回来。”

赵骅虽然人没去过顾潥的私兵营,对里面的账目是知道的。

船厂搬迁过去后,开支陡然上升了一个台阶。

赵骅应了一声:“现在是事情办完了?”

“差不多。”窦荣想了想说道,“接下来得等太子殿下。”

“哼。”赵骅看假装睡着的赵淩,没好气,“别人没能耐给人摘桃子,这傻小子天天给人送桃子。”

赵淩早上没睡饱就起了,这会儿站在殿外吹冷风,还要被老爹叨逼叨,火气一下就起来了:“我干嘛给人送桃子?还不是因为拼爹拼不过别人?”

太子的爹是皇帝,这没法拼。

但好歹赵骅在侍郎的位置上十几年了,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论资排辈都该轮到他当尚书了。

结果十几年了一动不动,像是焊死在了这个位置上。

赵骅比他还生气:“那是我不想升吗?”

上面倒是空点位置出来啊?

这些年空出来的位置也就一个吏部尚书,这位置是他能肖想的吗?

剩余的像是太子太傅那样的位置,得要德高望重的。

他相信以自己的年纪,熬也能熬死几个老头。

赵淩哼哼:“反正事实就是你升不上去。”

赵骅就很气:“说的好像你就能升上去似的。”

别说他能不能升上去了,赵淩现在都很难升上去。

身上两个五品官职,也就一个翰林院直院算是正正经经的五品,要说手上有多少权,也就是能安排几个临时工;另外一个工部郎中还是编外的,是管了多少匠人,还是管了多少物资?

顶多就是拿两份俸禄。

赵骅又严肃批评了赵淩连着几个月没来办公的失职。

赵淩嘴皮子没他爹利索,只能憋屈地听着。

他们说话很小声,别人只听到他们父子俩似乎是争执了几句,然后就是赵骅单方面的输出。

“早就听说赵侍郎教子极严,还以为是传言有误,没想到……”

他要是有个不到二十岁就已经官至五品的儿子,做梦都能笑醒,完全不明白赵骅怎么还能骂得下去。

等了一会儿,大殿门打开,文武百官陆续进殿。

赵淩这种刚够资格上大朝会的品级,依旧是站在最角落。

这次他倒是认真听讲。

有两三个月没怎么关心过国家大事,都不知道最近发生了什么。

可惜朝中没什么大事发生,似乎和去年没什么不一样。

顶多就是年底了,谁谁干得好,谁谁干得更好,皇帝陛下干得最好。

赵淩这种颂词苦手,到现在写奏折,前后两段的颂词都是直接写了五个统一模版,按心情换着用。

反正他一年也写不了几封正经奏折,写的要交上去的东西也不一定是奏折的形式。

五个模板够用了,总不能天天让他娘来代笔。现在不住一起了,有些麻烦。

大朝会结束,赵淩就打了个大大的哈欠。

“……赵瑞,到御书房来。”

听皇帝点了一溜人名到御书房去开小会,赵淩抹了一把眼角的生理性泪水,跟着群臣一起退出大殿,下意识往翰林院走。

今天大朝会,早饭没吃什么,饿了。

家里应该已经送来了午饭,不知道吃什么?

他有点想吃炒虾仁。

走了一阵,他突然感觉自己走不动了,回头看到窦荣拉住自己的手,小声不解:“豆豆,一起吃饭去啊?”

窦荣拉着他换了个方向,往御书房走,忍着笑道:“刚才陛下叫你去御书房。”顿了顿凑到他耳边笑道,“就知道你没注意听。”

赵淩歪头认真想了想:“没叫我吧?我今天认真听了。那些人把陛下夸得……”他都不敢听。

说好的言官一言不合撞柱子呢?

等他把橡胶树找到了,在大殿的柱子上裹一圈防撞条嘎嘎嘎!

窦荣看他突然自顾自傻乐:“又想什么呢?”

赵淩就说:“你说我用杜仲胶给大殿的柱子都裹上,到时候有人想撞柱子死谏会不会被反弹?”

“噗。”窦荣听他描述的场景就发笑,“你就损吧。”

其他人已经都在御书房里就位了,看到窦荣和赵淩两人最后进门,顾潥就笑骂:“赵瑞瑞你耳朵呢?朕最后叫的你名字,还能头也不回往翰林院走,大朝会上到底听到什么了?”

赵淩这会儿想起来了,赶紧认错:“臣听到赵瑞,没反应过来。”

新任的庶吉士不由得多看了赵淩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