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天官纨绔(39)

小孩子嘛,童言童语的。

说出来的话,不能都当真,但得顺着哄。

崔玉书经验丰富。

在一旁的顾棱看着一脸理所当然的赵淩,再看向一脸淡然的崔玉书,开始怀疑人生——难道就他一个人觉得狼群很可怕吗?

因为太过正常,和同窗格格不入。

赵淩虽然觉得崔玉书压根不相信自己,但人家既然这么说了,他就说道:“等我和宝宝娘混熟了,再介绍给你认识。”

崔玉书当然说好。

三个人又说起怎么钓鱼。

至于怎么制作的鱼丸,他们是不关心的。

那是下人的事情,跟他们有什么关系?他们只需要负责吃。

现在的鱼丸制作,一般是用刀子刮成鱼蓉,然后再制作成鱼丸。

昨天他们的鱼是扎到的,鱼的卖相就没有钓起来的鱼好。

赵淩让常大力用现成的材料做了个手摇的机器,其实就是先搅碎去了鱼头鱼皮和中间大骨鱼柳,再过滤出鱼肉。

这么清理出来的鱼肉当然有些浪费,但胜在速度足够快。

天气炎热,鱼肉当天晚上不处理完就要臭掉。

剩下的鱼头鱼骨也不浪费,不管是大骨头还是小骨头,全都丢进锅里炖汤,喝的时候过滤两遍就行,再把鱼丸放进去煮,放上一些其它食材,庄上昨天晚上可是热闹到了天黑。

也就是赵淩睡着了不知道。

可惜因陋就简的材料制作的压鱼蓉的机器,已经掉完了耐久。

今天常大力开始正经找了材料在敲敲打打,还准备去铁匠铺定铁件,这样更加扎实耐用一些。

赵淩他们今天中午吃的鱼丸汤面,庄上的其他人也差不多。

鱼肉也是肉,还没骨头,不怕卡喉咙。

夏收到中途的时候,庄上终于雇到了短工。

收割的进度一下加快,地里的麦子成片倒下。

赵淩也终于琢磨明白了鱼篓,教着庄上的老宫人们编鱼篓、虾篓。

山上有现成的材料,他们学会了,也算是一门手艺,农闲的时候能编几个,赶集的时候好歹能换几文银钱。

顾棱今天放学了没急着走,到顾棱的课室里,问:“你明天就回去了?”

“对啊。”麦子都收完了,暑假也过完了,快落米有了,唉……

他突然奇怪地问顾棱,“你不回去吗?”他的暑假比自己长?

顾棱嘀咕:“我倒是不想回去。”

他刚来的时候,只觉得庄上哪儿哪儿都无趣,但待了一段时间后,觉得也还行。

可能没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他读书倒是比以前有了明显的长进,连他爷爷都夸他了。

他钓鱼也咂摸出了一点门道,每一次钓到的鱼都比上一次更大,很有信心能钓起来一条比赵淩更大的大鱼,到时候吓死臭小子。

他突然注意到赵淩摆了好几张桌子的东西:“这都是什么?”

赵淩一把抢过他手上的纸,放回到桌上:“你别乱动,我好不容易整理好的。这是我的暑假作业,要给姑外祖母看的。”

顾棱听着“姑外祖母”这个称呼就牙疼。

要说他对赵淩看不顺眼的地方,还有这点。

明明是一个小门小户的庶子,偏他会攀关系,对着太后娘娘一口一个姑外祖母的,搞得好像是什么皇亲国戚似的。

他可没这等亲戚。

要是换做以前在文华殿里,他高低得作弄两下,现在……看在大灰的面子上,放他一马。

这小光头,是真的会放狗咬人。

这一个月,他衣服都被扯烂了好几身!

那狗也是鬼精鬼精的,除了不往他肉上咬,别的啥事儿干不出来?

他都不想回忆自己多少次提着裤子满庄子丢人!

他只能把注意力重新放到围着赵淩摆了一溜的厚厚纸张上:“太后娘娘安排你做那么多功课?”

那当然是没有的,但是作为贴心的小辈,务必让关心自己的长辈知道自己这一个月在干嘛。

退一步讲,得把老板的马屁拍好了,就像那些外放的官员给皇帝写奏折的时候的颂词,感情真挚、文辞优美。

他做不到文辞优美,感情就得更加真挚。

赵淩随口应付了一句,先把写了一个月的养羊策论整理好,递给在一旁的来福,让他帮忙装订。

策论一式两份,一份给太后,一份得拿回去给他爹。

草稿就自己留着了,拿回去给奶娘引火烧柴。

剩下的收麦的图文,重新誊写的正本给太后,草稿带回去给他爹娘;

土烤炉和各种饼干、烤鸡的图纸和食谱,也是同样操作;

制作鱼丸的机器就不给太后了,直接给赵王氏,让她看看能不能商业运作;

至于编鱼篓和虾笼的图纸,可以给太后瞧个新鲜,实物他可以自己带回家放屋子里当个摆设。

最后是庄上的老宫人们的生存状况,他尝试着画了一些画,不知道太后娘娘能不能给这些老宫人们多一点资源的倾斜。

其实相较于普通佃农和其他到了年纪离宫的老太监老宫女们,这些人的生存状态已经要好出不少了。

他们面临最大的问题是缺医少药,但这个年头,除了宫里的贵人们,谁不是缺医少药?

哪怕是宫里,妇科和儿科方面的大夫也少。

顾棱就看他整理了超厚的一沓,瞬间没了好奇心,赶紧跑了。

跑了几步,他又回头跑到门口问他:“明儿个一早,咱们一起进城,你可别忘记了,自顾自先走了!”

“知道了!”小屁孩真烦!

他当然知道顾棱是好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