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天官纨绔(411)

赵婉瑜把包袱往船舱里随意一丢,伸手把自己的一儿一女抱到船上,还扶了一把黄仪:“哦,我给你试试这船怎么样。”

“过分了啊!”赵淩也跟着跳到船上,“你不能把我的船开走!”

赵婉瑜拿着的那个小包袱里头其实是孩子们的零食,真要直接开回去,一家四口哪里会这么少行李?更别说他们还有好几个奴仆和下属跟着。

赵淩也清楚,就是姐弟故意闹腾。

这两人演得还挺真情实感的,把其他人的戏精也给请上了身,一个两个的加入进来,嗷嗷叫着要直接开回老家。

“回家!”

“回象州!”

“回泸阳县!”

“回赵家村!”

一群孩子都满地跑的年轻男女嗷嗷叫着就把蒸汽船开起来,没多一会儿就消失在众人的视野中。

长辈们突然反应过来:“这群臭小子!自己玩去了!”

哪有把长辈们丢下,自己玩的?像话吗?

回来了罚他们抄书!

小船大概是船小,小蒸汽机带动的马力还挺足的。

虽然开起来确实得频繁加煤,但速度比预想中的要快。

一群算数很好的赵家人,很快就计算出航行速度。

“嘶——这比现在的客船要快了三倍多,将近四倍?”赵淩最快得出结论,都有些怀疑自己算错了。

其他赵家人都面面相觑,一时间竟然没人说话。

对技术一窍不通的黄仪倒是站在船头,专心看窦荣驾驶:“这速度,回家一个月的路程得缩短一半多吧?”

虽然神都很好,一路坐船也不累,但是那么长的时间,带着两个孩子着实有些辛苦。

窦荣眼中带笑:“是,应该能缩短到十天。”或者更短。

赵淩已经走到了船头,听到窦荣的话,看看黄仪吃惊的表情,笑道:“倒是方便接爷爷奶奶来神都看看。”

这船确实小,没有能躺着睡觉的客房,只有座椅。

但讲真船上的空间有限,哪怕是赵淩特意给自家人造的那艘客船,房间也就是稍微宽一点长一点,绝对不可能跟正常房间相提并论。

现在从象州到神都的大运河沿岸,市舶司码头已经全部到位,并且正常运行了起码半年以上,客船上其实不需要客房,白天行船,晚上住码头的客栈即可,还吃住得更好。

船小也挺好的,能直接开到田家村。

接下来,窦荣就开始教人开船。

赵淩也会开,但是赵淩的技术没窦荣的好。

现在船舱内基本还是空的。

等赵家人都学了个大概,赵淩他们就准备开始返程了。

小船最后全都安装了座椅,两层能够坐下的人竟然还不少。

只是赵家人的心情比较紧张,并没有那么雀跃。

没别的,谁跟皇帝、皇后、太后坐一条船上,能不紧张?

没错,这次顾潥跟着一起。

太后和皇帝皇后,以及几名伺候的侍卫宫人待在上层,其他人待在下层。

顾潥的理由很充分:“你不是答应送给我一条船?这都第几艘了?”出门在外,他决定就当个普通小老头,也不朕啊朕的了。

赵淩理直气壮:“前面的都是你的呀。你看我都没给豆豆。”

顾潥抬手就要教训忤逆学生:“你还好意思说?那些船我都没怎么上去过,窦翊那臭小子倒是天天在开!”

窦荣在驾驶舱内,假装没听见。

他一个大外甥,玩一玩姨父家的玩具怎么了?

他也没说拿回家去。

其实顾潥跟着,主要是被赵淩的画给勾的。

顾潥本来就有想去看看自己江山的想法,只是皇帝出行,要是按照正经排场来,那一路的花销堪称劳民伤财。

大虞国力确实蒸蒸日上,但顾潥觉得自己已经能够作为明君名垂青史,不想在后半程功亏一篑,在史书上留下好大喜功的评价。

但赵淩画的那些图,送回来的各种模型着实吸引人。

他去京郊的码头看过,那里也建造了一个规模很大的市舶司码头。

他们出发的这天,明明才刚过完年,码头上已经开始有了大量的工人在干活。

各种人流车流,川流不息。

大运河沿岸种了不少花草树木,几乎每经过一天行程,草木都会有所变化。

其实现在沿岸的很多树都光秃秃的,看不出什么来。

顾家人了解这么多,还是赵淩在边上讲解。

他讲具体种了一些什么花草树木,为什么选择这些植物,平日里养护需要的人力和花费等等,如数家珍。

渐渐河边的树木不那么秃,常绿树木变多,象州码头已经在眼前。

一行人在象州府停留了两日,黄仪和赵婉瑜一家从这儿下船回家。

如今赵婉瑜为了经商方便,把家宅置办在象州府城内,现在基本就住在府城。

其他人对象州府城的兴趣不大,虽说象州府城和神都是不一样的繁华,但其实大差不差。

赵淩带着他们前往市舶司总舵……不是,是市舶司衙门。

市舶司海港码头如今已经变成了一座崭新的、完全不同于传统城池的新城。

海港属于象州府,在各方面又相对独立于象州府。

如今的象州知府眼馋海港的税赋不假,但更加为自己的前程考虑。

他今年还不到五十,再做出多少功绩来,老实说他自己也不相信,反倒是全力配合着赵淩建设海港,靠着日渐繁荣的海上贸易,给象州府增加了不少税赋,说不定还能往上走一走。

像赵淩这样在六部任职,且户部、工部双担的官员,哪怕品级比他低,也是大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