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王氏看出他意动,笑眯眯地继续加码:“您过来当先生,大学这边还能给您安排一个助教,另外还能安排一个助理给您处理生活琐事。您看是您自己找人,还是大学这边给您安排?”
其实这就是变相给两份工作,还是说出去比较体面的工作,还很有针对性。
助教的工作是给家里有些学识的人安排的,助理的工作则是给家中文化程度不高的人,譬如说儿子、儿媳。
月例不算高,但也不算低。
老头当了几十年官,哪能这点弦音都听不出来?
当下就拍板定下:“我自己来安排。”
“好的。”赵王氏又说道,“考虑到上班方便,大学给安排了家属院,您只要在大学教书,就可以一直住着。”
家属院,老头可太知道了。
国子监的家属院就是他经手的。
房子不大,但家属院的配套好啊。
老头立马就问:“大学的家属院跟国子监的比起来怎么样?”
赵王氏笑道:“那肯定是不能比的。”不等老头露出失望的表情,她马上说道,“我们大学毕竟是在郊外,用地没那么紧张。家属院也会相对宽敞一些。您进了大学就是教授,能够分到的独立的小院。就是家属院没有独立的食堂和大夫,吃饭看病得去大学的食堂和医馆。”
老头立马捕捉到关键词:“医馆?”
“是。大学设有医学院,由太医院的太医来教导,也设了配套的医馆,主要服务于大学的师生,后续看是不是对外开放。”
老头这下恨不得立马跟着走:“什么时候开学?我马上就去!”
他这把年纪了,比起儿孙的前途,他其实更在意自己的身体。
岁数大了,身体机能下降,难免有些不适。
只是看病不仅贵,还请不到好大夫。
他又不是什么皇亲国戚,致仕了还能请太医看病。
“九月开学,不过下个月家属院应该能差不多盖好,到时候会派人专门过来通知您。您可以先把院子安排一下。”
老头连连点头:“好好好。”
神都和京畿地区的,赵王氏和赵淩都挨家挨户拜访了,远一些的只能写信,有些能用金钱打动,有些能用名声打动,不同的人要采用不同的策略。
其中很多人赵骅都没什么了解。
离开了老头家里,马车回到凭栏湖原先的造船作坊停下,赵淩就摆开了架势开始钓鱼,跟身边凑热闹的老爹吹:“得亏我在吏部,人都能问到。唉……可惜白爷爷一心要回老家。”不然朝中的各种事情他都清楚,养着当随身老爷爷多好。
赵骅四处转了一圈,确定如今就是个空作坊,里头一艘船都没有,只能坐在赵淩身边看他钓鱼:“白老爷子也不清楚。你这个大学要找的大部分是工部的人。工部的事情,你自己去问更简单,好歹你还挂着个工部的职。”
说起赵淩身上的工部郎中的官职,赵骅觉得赵淩身上的官职现在实在太扯,“工部的官职,我看你是撤不掉了。那个关系不大,反正本来就是额外的,你也不管什么,就是挂职,方便你折腾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你市舶司使的位置什么时候让出来?”
一个人六部里干了三部,还都是有实权的职位,也太招人眼红了。
原先赵淩在宁吴的时候还好说。
对于神都这群没去过南方的官员来说,别说是宁吴了,就是海州、儋州都是蛮荒之地。
宁吴更是流放都流放不到的地方。
在那种地方当官,权力大一点,还真的没几个人有意见。
有意见,难道还自己去吗?
现在赵淩就在神都,原本他当市舶司使还好说,毕竟原先市舶司是个什么样的边缘衙门谁都知道,现在市舶司是个什么级别的衙门,也所有人都知道。
赵淩一手把市舶司这么个衙门发展壮大,给朝廷每年贡献大量的税收,他当这个市舶司使名正言顺,谁也说不出个不是来。
但问题现在赵淩是吏部侍郎,还是常驻在神都的吏部侍郎,总不好再占一个户部的官职。
赵淩倒是没想再占,问题是找不到合适的人:“我跟陛下谈过。”他看浮漂一动,感受了一下开始拉鱼,语气很稳,“本来我是想让祝阳来。不过祝阳说他想继续挖河。”
米家的变故给祝阳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创伤,怕是一辈子都治不好的那种。
按理说处置米家的是太上皇顾潥,祝阳作为太子伴读,如今新帝登基,新帝还主动开了这个口,他就该高高兴兴进户部,毕竟他爷爷是前户部尚书,户部的工作和人他都熟悉。
但祝阳就待在外面挖河,连神都都不想回。
窦荣拿了抄网过来,随口说道:“祝阳是对的。人是会变的,现在我还能叫一声表哥,往后谁知道呢?祝阳这样也好,将来他不想当官了,直接进大学当个教授。”
今天驾车的是赵小虎。
他走过来说了一声:“烧烤架支好了,鱼钓起来了没?”
窦荣把一条大鲤鱼抄起来:“来了!”
赵王氏刚把茶煮上,听到有鱼,立马过来:“来,我来做鱼!”
赵骅立刻跳起来:“夫人喝茶就好,这种活放着我来!”
他妻子什么都好,就是不会做饭。
嗯,他妻子用不着会做饭。
谁家六元自己做饭的?
他这个探花来伺候六元做饭理所应当。
窦荣还想自己去杀鱼呢,眼前一花,抄网里的大鲤鱼就没了,坐在刚才赵骅坐的小马扎上跟赵淩感慨:“爹的身手还是很敏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