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天官纨绔(477)

今天的赵淩,绝对是宫中最亮眼的崽。

所有人都好奇自行车。

赵骅作为亲爹,是少数能够亲身试一试的人,可惜他连推着自行车走都差点摔了,只能暂时放弃:“一会儿回家了你教我。”

“好~”赵淩今天心情好,其实现在的神都,包括大部分的新建城池都挺适合自行车的。

城市面积小,大部分路面硬化选择了水泥,少部分开始在实验柏油,路面平整。

赵淩载着赵骅一路回家。

赵骅看着周围的人群,笑得一点都不矜持:“这可比打马游街都要风光。”

赵淩回想自己打马游街时候迷路,一点都不觉得那时候有什么风光的,就跟赵骅说:“我让工部做的两个车篮子他们忘记做支架了,等明天装好,前面装一个篮子,后面再挂一个篮子,这样能装很多东西。”

赵骅想象了一下自行车的前后挂篮子的场景:“这不就能放书箱了?我读书的时候要是能有自行车,进京赶考的时候都不用买那么死贵的船票,直接骑自行车。”

赵淩想着早年他第一次回老家的时候,还没有专门的客船,坐的是葛家的商船,已经算是收拾干净了,但也没什么房间,睡的地方就一个勉强能躺下一个成年人的小隔间,比他上辈子住过的学生宿舍还窄小。

想想他爹当年进京,条件肯定比他差:“那会儿你不是已经跟娘成亲了吗?就不能有好一些的条件?”

“那也得有啊。那时候找一艘跑长途的商船就不容易。人家船上恨不能角角落落都装上货,我跟赵喜两个人就睡在货上面,下船的时候乞丐都比我们干净。”他回想着当年第一次进京赶考,再想想现在回乡坐的又快又宽敞的船,感觉真不能比。

“当年你娘一下给了我五百两,我这辈子没见过那么多钱,最后拿了三百两,不知道在神都是怎么个章程,不敢多花钱,能便宜的就捡着便宜的。”

赵骅作为地主家的小儿子,吃穿不愁是有的,但手头靠着家里给的和自己赚的,最多的时候能有个十几二十两,不过也存不住,买点笔墨纸砚一下就没了。

买书?

买书是不可能买书的,他都是找别人借书看,觉得好的就抄下来。

手头钱最多的一次,是考了乡试头名后给一家园子题诗,主家给了五十两。

他拿着这五十两,又另外贴了点钱,去银楼订了一根镶嵌红宝石的蔷薇花发簪给赵王氏。

赵淩听老爹讲古,差点就把自行车骑过头,一看窦荣正站在尚书府门口呢:“嘿!豆豆来看,自行车做好了!”

窦荣这会儿看到赵淩还脸颊发烫,不过看到自行车的时候,还是两眼放光,快步走过来:“这么快就造出来了?”

他伸手把赵骅从自行车上扶下来,确认老丈人站稳后,才伸手去握赵淩让出来的自行车把手,先尝试着推着走。

见门房想要卸门槛,抬手阻止了,直接伸手一提就把自行车提了进去,接着放到地上一抬脚就跨坐上自行车。

赵淩:“……”什么大长腿优势?

他给的尺寸可是二八大杠。

主要是考虑到现阶段自行车载货方面的需求,肯定怎么扎实怎么造。

腹诽归腹诽,赵淩还是跟在他身边看他骑:“放心,我给你扶着。”

其实窦荣的脚能撑地,就不会摔。

“好。”窦荣两脚离地歪歪扭扭骑起来。

赵淩给他扶了没几步路,窦荣就已经能够骑直线了。

赵骅看在眼里就说道:“骑自行车挺简单的啊。”

赵淩看着自己老爹的一把老骨头,真担心给摔坏了。

等到用晚膳前,赵骅倒是学会了推自行车走。

家中的女眷们也跟着试了试,只是效果都不怎么好。

赵王氏就说:“这自行车太高了,姑娘骑起来得做矮一些。骑自行车跟骑马也差不多,穿裙子袍子都不方便。”她想到未来的外孙女婿,“得叫曾星过来看看,多准备一些适合骑自行车的裤装。”

曾星如今主要是做成衣生意,手头除了官吏的新制服外,还有东西市各一家成衣铺子。

西市的铺子主要卖一些比较平民化的服装,设计方面结合了一些宁吴、外国等地的元素,也比较实用。

东市的铺子则主要卖高端服饰。

自行车这个东西出来,产量肯定不高,其实可以直接穿骑装,但搭配着设计新款的衣服也不错。

赵淩觉得可以有:“明天我让作坊那边试着做一辆女士自行车,给您刷个蔷薇花的漆。”然后又闹着要看赵骅当年送的蔷薇花发簪。

“行了行了,一会儿拿给你们看。”赵王氏心里面欢喜,脸上就露出笑来,对刚进门的亲儿子都视若不见,眼里只看到赵淩,另外分了一点眼神,嗔怪地看了一眼赵骅。

赵辰日常生气。

算了,四弟对娘孝顺是好事。

他作为大哥,得大度一点。

好气!

过了几天,女士自行车还没造好,曾星的自行车骑装已经先开始卖了。

等女士自行车到手,赵淩的二八大杠也被没收了。

赵淩看着朻咪,语气冰冷:“算了吧,你学不会的。”

一个连自己手脚都搞不定的人,怎么可能学会骑自行车?

侍卫扶起摔倒的自行车,看上被碰掉的漆,心疼,但是面无表情。

顾朻倔强:“朕不信!朕都能学会骑马!”都是骑,怎么就不能骑自行车?

会骑马,难道是朻咪骑术好吗?难道不是因为马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