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天官纨绔(502)

本来还想送人,但看看窦荣,不敢。

他们只能给赵淩送更多的钱。

赵淩照单全收。

但高家也没少给赵淩送钱,完全不知道是怎么翻车的。

赵淩拿着各家送来的钱,记了个小账本:“瞧瞧,里办多少年的俸禄和活动资金都有了。”

青州知府看着一箱箱的金银玉器,眼热无比。

真的不是他贪。

天知道他明明待在青州这么一个富庶的州,因为地方势力太大,他这个知府没啥用,硬生生当了好几年清官。

被动清官两眼都要冒绿光了。

好叭,他其实也没那么清。

毕竟作为知府真想要和这些地方势力斗一斗,还是有能力的。

为了安抚住他,这些地方势力每年都会给他送一些礼物,还算丰厚,但他毕竟是官员,还是一个年纪不算大的官员。

眼睁睁看着旁边的鲁州和胶州都发展迅猛,他这个青州知府不仅有压力,而且还很嫉妒。

他明明可以又有钱又有名,但近一两年,这些地方势力各方面都开始怠慢他,给他点礼物就跟打发叫花子似的,这哪能忍?

这些看人下菜碟的玩意儿,给他的是什么,给赵淩的是什么,能比吗?

他艰难地把视线从财物上拔出来,抬眼就见赵淩看着他。

赵淩没露出什么特别的表情,就是很正常地看了青州知府一眼。

但落在青州知府眼里,却是脊背发寒,干笑两声:“赵侍郎要把这些钱财用在里办上,不知道具体打算怎么处置?”

现在市面上流通的钱,主要是铜钱,属于官方货币。

另外有少量银票,是用来短时间持有,主要是方便大宗货物交易的。

不然像是几百几千贯的财物交易,光是装钱的箱子都得专门用车来拉,不仅笨重,还不安全。

金银虽然大户人家会藏,但大部分是用于作为打造首饰使用。

青州这些势力送给赵淩的,当然不会是铜钱,除了几个小巧的金锭之外,剩下的就是器物摆件古董字画一类。

无论是建设里办还是给里办的工作人员发俸禄,当然不可能直接发古董。

所以,这些东西得先换成钱。

换钱也是有换法的,尤其是古董字画这一类不好说具体价格的。

譬如说一件古董市价大概在一百贯左右,想要过一遍油水的,那换起来就是变成九十五贯;想要借机讨好送钱的,就能换成一百零五贯。

这中间存在合理的差价。

赵淩感觉这位青州知府真的演都不演了,得亏自己这些年养气功夫也是练出来了,表情语气都不带变的:“这些东西好带,先登记入册了,带回神都去,交给户部处置。”

赵淩和户部的关系不是秘密。

青州知府追问:“户部现在有个什么具体的章程?”

这倒也没什么不能说的。

“东西进行估价后,每月进行拍卖。”

百姓生活水平上去了,对生活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追求。

拍卖的东西不一定全是这些非法所得,也会有一些正规渠道来的奢侈品,譬如市面上紧俏的蒸汽船。

另外有小年轻们十分喜欢的铸铁的自行车等等。

赵淩给青州知府解释了一下。

青州知府不敢问蒸汽船的价格,对自行车很感兴趣:“铸铁的自行车上拍卖会能拍到?我这儿申请了两辆自行车……”

“对啊,你这儿申请的两辆自行车,我到现在都没看到呢。”

作为公车,朝廷派发给各级衙门的自行车都是铸铁的。

尤其是这几年橡胶产地的原材料贸易稳定,和后世自行车几乎已经一模一样。

碳纤维什么的肯定还没有,但作为日常交通使用已经够了。

衙门这样对于日常各部门沟通有比较高要求的,开始逐步逐级配发自行车和三轮车。

当然现在这种公车的局限性很大,毕竟自行车对于前往农村和山地还是没有骡马好使。

赵淩问的时候真的是随口一问。

他所在的吏部的公车就放在门房那儿,谁要用就去门房登记,归还的时候再登记一下就行。

他以为没见到青州的,可能是青州府衙的情况不太一样,可能放在后门角门之类的地方,或许还会给单独盖个自行车棚之类的。

问出口之后,他就见青州知府的神色不是很自然,当下就明白了。

听青州知府说自行车坏了,他也没追问。

反正第二天他就见到自行车“修好了”。

赵淩也不计较,让人把剩余的几家重新叫了过来,一起开了个会。

几家这才明白,原来配合是真的字面意义上的配合。

开完会之后,众人纷纷离坐,有个家主特意落在最后,跟赵淩单独小声请示:“赵侍郎吩咐的事情,在下一定配合,就是我三弟的事情……”

高家有个显眼包高储,他们家也有一个,只不过肯定没高储那么高调,手头也没有人命。

原先他家三弟也是个惹事的主,手下一群狗腿子,各种欺男霸女仗势欺人。

只是家大业大能护得住,再说有些事情家里面还真需要这么一个混不吝的。

现在高家在前,他们家不想落得跟高家一样的下场,只能乖乖把人交出来,还得是主动交出来。

原先知府衙门那些衙役捕快的,他们确实不放在眼里,但窦荣带领的百来人的队伍,上门直接提人,敢阻拦的直接拔刀就砍,那场面忒吓人。

高家被抓走的除了高储等一干人犯外,当天抬出去的人都不知道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