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况且况且”的声响,外面的景物飞快……并不那么飞快地掠过。
赵淩打开车窗,吹了一会儿风觉得有点凉,又关上了。
头一回乘坐的官员们都十分兴奋,高呼和感慨的声音混杂在一起,伴随着火车开动时候嘈杂的声音混在一起,根本听不清楚。
赵淩把坐在对面试图站起来在车厢里跑的老爹拉住:“在提速呢,小心点。”
赵王氏把赵骅扶住:“以前让你来,你不来,搞得现在大惊小怪的。”
“还在提速?”赵骅很想稳重,但实在兴奋得稳重不起来,“我又不是没来过,就是没坐上来过。哎呀这东西真快,要是能修一条铁路直接到象州,那我回老家不是比坐船还快?”
赵王氏说道:“你先算算修这么一条铁路得多少钱。”
户部尚书瞬间冷静下来:“那我还是坐船吧。”
只是如今爹娘已经不在了,他少了很多回老家的念头。
或许将来他告老还乡的时候,可以坐火车。
想到自己家好几个人都深度参与了火车的建设,赵骅一瞬间又激动起来:“我家薇薇能够造出火车来,真是太厉害了!”
火车上声音虽然嘈杂,但这会儿已经没有刚开始那么吵了。
赵骅的声音很大,周围一群人都发出善意的笑声。
顾朻也笑道:“是,火车之事,王山长当记首功!”
赵王氏并没有谦虚:“不负陛下厚望。”
等到火车到站,君臣一起从车上下来,看着装卸工人卸货。
这一下可不是出发前那种做样子了,而是真实的把二十节车厢上的货物全都卸下来。
装卸工人被这么盯着,压力山大。
更别说还有一些好奇心重的大臣,凑到他们跟前碍手碍脚,甚至还有动手动脚想亲自装卸的。
赵淩没有盯着全程看的想法,把一群人叫着去火车站内用午膳。
火车虽然今天才第一次发车,但火车站内的工作人员已经上岗了一个月,各种设施都齐全。
站内设有食堂,售卖的食物也很简单。
这会儿其实已经过了饭点,最简单的就是煮面。
赵淩看着一碗碗红油面,看得眼角抽抽。
等一群人坐下后,赵骅看向赵淩:“你怎么有饺子?”
窦荣说道:“从家里带来的。”赵淩吃东西挑,只能从家里带了。
带的生饺子,在食堂煮一下蒸一下都很快。
饺子总共带了一百多个,除了赵淩自己吃的,其余人分一分也就没了。
君臣们简单吃了一顿饭,在火车站上上下下里里外外转圈消食,完了之后货也装卸得差不多了,就重新登车返程。
火车到达神都港后,又是大量的货物卸下。
原本有言官跃跃欲试想要弹劾赵淩,见状都老实下来,反倒放低了姿态过来请教赵淩:“这些货物都是新城那边生产的?”
“是。这些货物一部分会放到神都内销售,一部分会通过码头销往全国各地。”赵淩回答完,斜睨了言官一眼,“是不是准备弹劾我劳民伤财?还是准备弹劾我随意规划铁路线路?我下一条线路准备修通往我老家象州的,好了,你可以弹劾了。”
第204章
皇帝给新城起名叫通济城。
铁路也命名为神济铁路。
铁路很快就成了一个神都热门景点。
本来赵淩以为特别贵的铁路客运票不太容易卖出去, 那么短的路,卧铺也只是个装饰,没想到每天的铁路客运票抢手到都得提前买。
“神都有钱人可真多。”钱多烧的。
赵淩刚这么感慨完, 就见有人对着铁路站烧香跪拜。
咋?
这铁路叫神济, 不是叫神迹, 拜铁路有啥用?
他溜达过去问烧香的……信众:“拜铁路做什么?”
他穿的常服, 本身长相好, 脸上带着点笑,看着就亲和。
他问的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秘密, 一群烧香的立刻七嘴八舌地跟他说起缘由。
赵淩跟他们聊了小半个时辰,才跟他们道别, 回来坐到站外的露天茶座上,把窦荣手上的奶茶抢过来自己喝了一大口:“他们说铁路完全是神迹, 是老天保佑。”
其实能理解。
人们会把自己难以理解的事物拔高,进而神化。
“我跟他们说, 铁路是人造的。他们还知道铁路的总师是我娘, 正在准备建一个状元娘娘庙。”他把茶杯放下,嫌弃皱眉,“怎么加了那么多小料?”
窦荣把桌上另外一杯推给他:“抢了我的喝了还嫌弃。”
“抢的好吃。”赵淩歪理一堆,歪靠在窦荣肩膀上, 看着外面来来去去的人群, 眼前的铁路广场已经成为码头上众多百姓的打卡景点。
窦荣抬手摸了摸他的额头,又摸了摸他的后脖颈,动作和广场上带孩子的宝妈出奇一致, 确定他没出汗,才说道:“我跟他们不一样。”他觉得神迹是自己身边的赵淩。
赵淩没多想,喝着自己杯子里加了冰的奶茶:“你当然和别人不一样, 你是独一无二的豆豆~”
“就会说好听话哄我。”窦荣不说自己三十多岁了,还被人当小孩子一样哄幼稚,反正他被哄得很开心。
他伸手揽住滑了一下的赵淩:“怎么好好坐着还会摔?顾轮胎现在这幅样子,肯定跟你脱不了关系。”
他们这次过来,就是等顾轮胎。
没多久,顾恒就拉着一辆小推车过来,上面放了好几个箱子:“叔,我买了些东西,帮我带回去给我爹娘。”
在码头工作就是有这点好,很容易就能买到一些物美价廉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