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天官纨绔(96)

得知教习姐妹们武艺的梓萱也在,俩姐妹非常心动,决定回头就让梓萱教。

等晚上回到自己房间住下,赵辰有些忧心:“怎么办?以前我们赵家的姑娘都是知书达理,以后赵家的姑娘都是孔武有力?”

“孔武有力有什么不好?”赵淩站在床上,试图给自己空出一个位置来,“我们就在村里待两天,能学什么武功?五禽戏能学会就不错了。”

赵家老宅房子虽然大,但住的人也多。

他们兄弟俩只能住一个房间。

床就是正常的大床,正常睡下一个十六一个十岁的小少年是绰绰有余的,可赵淩不还有三只猫嘛。

不管三只猫等会儿晚上去哪里浪,起码这会儿是肯定要在床上占位置的。

三只猫觉得赵淩是在跟它们玩,飞快把赵淩像只小耗子一样堵在床角,收着爪子对他进行围猎和扑咬。

赵淩双拳难敌十二爪,干脆打不还手,任由猫给他蹭上一身毛,跟赵辰说话的时候还是很硬气:“做人嘛,最好当然是里子面子都有。不过世上哪有那么好的事情?面子这种事情,该扔就得扔。我们家姑娘孔武有力,说明身体健康,人也能少病少灾。非得要整的文文弱弱的,吃亏的还是自己。像我二姐,等出嫁了万一有什么夫妻矛盾,我情愿听见是二姐把二姐夫打一顿,而不是二姐吃亏。”

“道理我懂。”赵王氏就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教的,他也觉得有道理,伸手把床上的薄被丢给赵淩,“行了,你直接这么缩着睡吧。”

狸奴太多了也不好,分他一只就刚刚好。

可惜狸奴不跟他玩儿,啧。

赵辰、赵淩在赵家村的行程很赶,第二天一早起来,就要去祠堂给列祖列宗上香,去太爷爷太奶奶坟头祭拜。

完了之后,他们赶紧去隔壁田家村探望二姑姑赵金娘。

赵家是地主,田家也是地主。

但田家是积累数代的大地主,田宅商铺不知凡几。

赵金娘现在是田家的当家主母,田家的族长夫人,瞧着样子却一点都不盛气凌人,反而热情又温和,拉着兄弟俩问了好些赵骅和赵王氏的近况,又问了他们家的兄弟姐妹,还问了两兄弟的功课。

“辰儿这次回来要下场科考,可请好了先生?县城里教书不错的,也就唐惇唐举人了。你们大表兄也在唐举人那儿读书,去年刚考中了秀才。要不我去说说,让你去唐举人那儿上学?”又问赵淩,“淩儿功课学到哪儿了?族学就教一些启蒙,应该对你差一点,县城里头倒是有两个秀才教得还行……”

赵辰不得不打断她的话:“二姑,淩儿今年也跟我一起下场考试。爹给我们写了举荐信,去唐举人那儿读书。”

赵金娘认真瞧了瞧赵淩:“淩儿才十岁吧?哎呀,这可比小弟当年还早。”她想着当年赵骅去县试的时候的样子,忍不住笑出声,“你们爹当年参加县试的时候才十三岁,全场就数他最小。他那时候还长得又瘦又矮,差点被当成瞎胡闹的小孩儿赶出去。”

“还有这回事?”

“爹一次都没提过。”

赵金娘赶紧捂住嘴,笑道:“哎呀,我是不是说错话了?你们回去可千万别跟你们爹说是我说的啊。”

一时间,他们全都笑了起来。

赵金娘的四个儿子,都在县城上学。

倒是他们的姑父田德耀赶了回来:“出去收租子,差点错过了。”

他长得并不高大,略微显得有些富态,天气炎热,穿的也不算华贵,笑起来和和气气,透着一种生活美满的平和。

他家的家业以前没现在这么大,还是从他娶了赵金娘之后,各方面都一帆风顺。

妻子管家一把手,一口气生了四个儿子,还有个官运亨通的亲弟弟,虽然好多年没回老家,但每年他们一家人的礼物从来不缺,连他的父母亲都有。

这次知道赵辰赵淩过来,剩下还有两个地方的租子都不去收了,赶紧赶了回来。

夫妻俩硬是把兄弟俩留下用了晚膳:“我们早点吃饭,吃完姑父送你们回去。”

赵辰赶紧拒绝:“不用麻烦姑父,就在隔壁村,没几步路。”

赵、田两个村子之间的道路,还是田德耀每年花钱维护的。

田德耀深信家族的好运一大半来自于自己的妻子,对赵金娘尤为看重,成亲那么多年,还宝贝得跟眼珠子似的。

他成亲前见到赵金娘就落下了相思病,并对赵金娘相关的人和事都爱屋及乌。

早早用过晚膳,他还是坚持把兄弟俩送回赵家村,提起赵金娘的时候,整张脸都在发光:“你们姑姑当然是什么都好。长得漂亮,知书达理,给我田家操持家务,开枝散叶。你的那几个表兄弟虽然比不上你们,比我可强多了,我已经很满意了。”

赵辰赵淩听姑父吹了一路,进了家门之后,跟大伯娘感慨:“二姑家真是家和万事兴。”

赵田氏听着,语气中有些羡慕:“是啊。”不像他们家,有这么个糟心玩意儿。

赵淩被赵婉瑜拉出去研究水磨坊,赵辰就跟赵田氏讲卢家的那一档子事。

赵田氏听完,面上很平静:“放心,这事情我会处理,保管妥妥帖帖。酒楼和客栈我这儿派人去经营着,往后每年把钱给你们寄去。”

赵辰觉得直接寄钱,还是有些风险,就说道:“先在您这儿存着吧,我回去问问我爹娘怎么处置。”

“也好。”赵田氏不反对,但还是强调,“最好还是你们拿去,家里老鼠大得很,放家里不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