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嫁给侯府嫡子(613)

作者: 弓翎 阅读记录

“那会是谁呢?”景璟苦恼地皱起眉头,这下是真没了头绪。

有冲突又有能力安排暗杀行动的也就这几方,但都被排除出去,说明敌人还藏在暗处,让人想一想,都忍不住头皮子发麻。

夏枢刚刚正在给红杏等人写信。

侯魁死后褚源就发放了抚恤金,安排人帮着红杏办理了侯魁后事,但侯魁毕竟是为救自己而死,夏枢不可能不闻不问他家人。

手上的伤刚好,他就给红杏写了信,询问情况,想要看看有什么可以做的。

寻思红杏即将临盆,他在平远镇寻了一副项圈和一副璎珞,另准备了一些小婴儿用的衣服、玩具连同信一同寄了过去。

昨天收到红杏的回信,还有一大包六原郡的特产,说已于两月前生下一对龙凤胎,感谢夏枢的惦记与礼物,询问夏枢现在可好,想请夏枢帮忙给两个孩子取一双名字。

与红杏信与礼物一同来的,还有徐寿、银星、银月等人的信。

几人的信里都问了夏枢情况,还讲了晋县和安县的事情。

说晋县各商家借着他们凿开的山道,冲破六原郡的封锁,与西边的几个郡互通往来,生意蒸蒸日上。

还有安县学堂的藏书吸引了四周各郡的读书人,包括之前离开安县的定远郡读书人很多在定远郡事毕之后又回了安县,帮着管理学堂,整理藏书,同时与同窗们交流学问。

当然,人太多,小学堂根本挤不下,两县的县令徐寿又做主扩建了学堂,给学堂升级,招收了一批有学问的先生,给举人及举人以下的读书人们授课。

因着这个,六原郡的读书人们躁动起来了,不说秀才了,好多举人都想去安县学堂读书或者是观摩藏书。

最终一个人勇于打破禁令,其他人就也跟上,结果没过多久,六原郡对晋安两县的封锁不攻自破。

现在六原郡的商路也正在被他们一一打开,之后可能会往更东的东原郡发展。

夏枢看了他们的信别提多高兴了,回信也是回的兴致盎然,现在情绪突然被打断,听景璟琢磨到底是谁刺杀他,脑中下意识就闪过李留的影像。

不过考虑到李留没那本事,夏枢怀疑自己可能是因为晋安县的故人才联想到李留,晃了晃脑袋,又把李留的影像驱逐了出去。

“既然琢磨不出来,那就放一边吧。”夏枢动了动手,给狼毫吸满墨汁,沉稳道:“背后之人想对我下手,一次不成功,肯定会再次出手的。”而且何止这一波未知势力,明面上的敌人也不少呢,夏枢早有心理准备,就等着这些人动手。

这些人有所动作,他心里其实也松了一口气,说明褚源的计划还在进行中,现在不说占据优势,最起码人是活着的。

当然,若说夏枢不紧张自己安全,那是假的。

敌暗我明,自己的性命被人觊觎,任谁都会忍不住冷汗直冒,心脏哐哐直跳。但夏枢也知道,这是目前乱局下,他必须要承担的。

既然躲不开,他就会坦然面对。

目前,他已经做好了应对任何情况的准备。

不过,夏枢再怎么沉稳,再怎么准备,也没想到后续是那样一个发展,打了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

第295章

永康十九年四月二十六日, 一群衣衫褴褛、遍体鳞伤、神若惊弓之鸟的流民抵达平远镇。

位于平远镇东北方向,距离三日马程的淮远镇沦陷了!

异族人冲进城池,大肆屠杀抢掠, 城中血流成河, 数万百姓家破人亡。

而从这一日开始,每一日都有无数流民满面凄慌地从四面八方逃难而来,聚集在平远镇城门口, 请求进入城门。

四月二十八日,在压抑、低沉的气氛下, 夏娘仓促地给景璟与元州操办了一场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婚礼。婚礼第二日, 不待休整,元州便整装前往军营,夏娘与猫儿背着药箱跟随而去, 之后一连多日, 三人一直未归。

小院子里, 热闹散去,只剩伤势刚痊愈、正在加紧复健的夏海、红雪, 以及挺着大肚子、统筹物资开展赠药施粥、忙的脚不沾地的夏枢与景璟。

如此忙碌、紧张、压抑的情况下,一个穿着破旧盔甲、浑身散发着血腥气的年轻人大喊着“求王妃救救临远镇和李朝百姓”,不顾禁军重重阻拦, 冲进帅府,自然无异于平地惊雷。

“王妃,异族人一个多月前派八万大军围攻临远镇, 临远镇日前已弹尽粮绝、危在旦夕, 求王妃派人支援!”来人被守卫的禁军们擒获,死死摁在地上,却依旧不停地挣扎, 奋力仰起脑袋,眼睛血红、神情哀求地望着夏枢。

而夏枢却在看清他的长相时,心中震了一震。

一时间,脑中转过了无数个念头。

最终他压下情绪,淡淡扫了一眼围上去禁军们,挥了挥手:“放开他,都退下吧。”

禁军们相互看了一眼,又瞧了瞧地上的李云霁,犹豫了一下,还是退了出去。

院子里瞬间只剩下五个人。

三个谨慎地守在夏枢两边,戒备地瞪着李云霁。

没错,就是李云霁。

夏枢当年曾在淮阳侯府危机中与身为禁军副尉的他对峙过,对阻拦冯二行凶的他印象深刻,事后还打听了他的情况,知道他家是外地迁入京城的,家里只有一寡母,没什么关系背景。

原本他是觉得这人有可造之处,想着可以拉拢一下,但后来打听到,这人隐约是靠着燕国公府的远房人脉才在禁军里谋得了职位,就放弃了拉拢计划。

他没想到,会在这种时候,这个地点见到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