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时会此时(42)
向导看到了邱冬就位,对着她的脸端详了半天。邱拾穗的面颊有些红,她伸出手不自然地摸了摸脖子。
向导叫来化妆师帮她补了补口红。
“第一次出场,一定要让观众看到开头的精气神,这是和结尾完全不同的两种风格。”
“相信自己,就按照我们以往每次排练那么做就好。”她的肩膀被导演温柔地拍了拍。
邱拾穗心思有些乱,用余光瞥了一眼台下,密密麻麻的人头攒动着,都在静悄悄地等待着这一次幕布开启。
她听见了观众的掌声和欢呼声,和充满宿命感的浑厚旁白声。
她心中突然涌起一种极强的信念感,于是晃了晃自己的脑袋,一跃跳进了剧本之中。
我是邱冬,我是一名即将被卷入时代洪流的学生,而此时此刻,我还不知道自己将要面临着什么。
她对自己说了这一句话。
就这样,她走入了舞台的追光底下,注入邱冬的血肉,开始融进邱冬的人生。
故事的第一幕,是晨光熹微的余南巷。
一个少女背着她的斜挎书包,迈着轻盈的步伐,哼着茉莉花,出现在舞台正中央的灯光之下。
灯光一一掠过旁边刚刚开门的裁缝铺、打铁铺,寂静的场景瞬间变得热闹。
她走过水汽扑面而来的早餐铺,王叔王婶热情地询问她:“小邱,要吃馒头吗?”话还没说完,就有手伸来将她拦住。
“不用了,谢谢婶,我赶着上学了。”
她通过清晨的阳光打在巷口瓦片上的角度判断了一下时间。
可能是来不及了,她赶紧在路口叫了一辆黄包车。小邓车夫刚跑完一单,用泛黄的毛巾擦了擦满头的汗。
“坐稳咯。”
画面里同样的一个气喘吁吁的男生背影出现在画面中。
邱冬不想再上最后一节国文课了,先生传道授业的内容着实无聊,她偷偷地猫着腰从教室后门溜出去,正巧撞上隔壁班夏昶以同样的姿势从教室里退出。
“你——”
夏昶的嘴巴被邱冬大力捂住,他看着突如其来撞入生活的少女慌了神。
这声音惊扰了正在教室里板书的先生。
“快走。”
两个人偷溜地小跑出来出了学堂。
夏昶在山坡上的小草堆里喘着气,一边看着夕阳落下时那个因为跑步红了脸颊的姑娘。
“你都出了学堂一公里了,你跑什么?”
“明明是你拽着我跑的。”
邱冬的肚子不合时宜地咕咕响了几下。
“走,我带你去吃我家楼下觉得这个世界上最好吃的饺子。”
“我不去,我要回家练琴。”
“你家在哪?”
“余南巷。”
夏昶笑了,“那就去你家楼下吃我觉得这个世界上最好吃的饺子。”
他们一起去寻那巷子深处的美食,他们走街串巷,嬉笑怒骂。
可是遥远地方传来的枪声打破了这条深巷的宁静。
再后来。
那条巷子里,有的家庭妻离子散,终身只能隔着海峡相望。
有的人站死在了滚滚红尘中,十年生死两茫茫。
时代的每一粒沙,落在每个人头上都是一座山。
夏昶因战争经年未有音讯。
而邱冬因被平日里面色和善的街坊出卖,迫于生计,沦落为风尘女子。
每天唯一的希望就是在高高的山丘上等着丈夫的音讯。
昔日还是衣着干净校服,今日已经变成了一席破旧的开衩旗袍。
“万一他还活着呢,万一他只是迷路了呢。”
话剧里的心理活动需要强有力的念白。
她要坐在全城最高点,那个他们一起看过夕阳的小山坡上等着他。
邱冬没有忍住对于空荡山谷喊了声夏昶的名字。
传来的回音,似是有人在回答她。
这么多年,她就靠着夏昶可能还活着的希望,每天坐在山丘上等啊等。
那一天夕阳下的晚霞是紫色的,山谷吹来的风是湿热的。
她在那一天的黄昏等到了一封家书,那是一封遗书,就是那一封她十八岁那年就在他枕头下发现的遗书。
当时成为热恋小情侣感情增加剂的那份遗书,此刻,变成了永恒的真实的诀别。
毫不犹豫地,邱冬从那个山丘上跳了下去。
第23章 掌声生日快乐
整个舞台陷入一片漆黑。
黑暗中的时青分明听到一旁观众席上有人在啜泣。
故事的结尾,是一个暖黄色的温馨的场景。
邱冬再次着上学生制服走在余南巷中,一如初见模样。
那是十八岁的她和爱人依旧在小房间耳鬓厮磨,吻得难舍难分。
情到浓时
,两人倒在床上,邱冬的手摸到了一个卡片,他们停了下来。
邱冬从夏昶的枕头下掏出来的,这次是一封情书,上面写着——
“岁月迢迢,我心昭昭。
此生契阔,与子成说。”
这是梦吗?亦或是,平行时空。
那里没有无止尽的战争和硝烟,只有朱红色涂漆的破败窗户下,世界上一对最平凡普通的爱人。
整台戏定格在这里,黑色幕布缓缓地拉上,观众席里迟迟没有发出声音。
邱拾穗在幕布拉上的那一幕就开始不自觉落下泪珠,在最后拼命憋住的泪水此时全数释放。
观众席上的掌声从某个角落开始响起,便形成燎原之势,陆陆续续的,然后集体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谢幕环节,所有的演员相继登场,依次向观众致敬。
坐在第一排的时青倚着靠背,长腿交叠着,在默默地鼓着掌,眼神赤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