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大唐政变生存指南(110)+番外
洛北轻轻一笑,和慕容宣彻对视一眼:两人都知道,这是沙吒忠义心里不踏实了。
“那属下就谢过将军。要说还有个要求的话……”洛北想了想,“要不请将军伸出手腕来,让我试试脉搏?”
沙吒忠义不明所以,慕容宣彻却笑得灿烂:“沙吒将军,你就欣然接受了吧。当年洛明府在凉州,可是远近闻名的神医。舍侄曦光的病,便是洛明府治好的。”
……
待到问完诊,洛北、吴钩和许平带着沙吒忠义赠送的金银、慕容宣彻赠送的礼物和起出的赃物回到了县衙。
许平这辈子还没见过这么多金银财宝,这边摸摸,那边看看,几乎有种一夜成了土财主的感觉:“洛明府、洛公子!我这辈子还没见过这么多钱呢!这……都是咱们的吗?”
“这都是鸣沙百姓的。”洛北坦然道,“吴钩,你将这些器具首饰登记造册,带人在县中贴出告示,若能找到失主,一一送还。税赋送入库中,许平,你派几个品行好,信得过的人看守。”
吴钩正在粗粗地点那些金银财宝,闻言高声应了声:“是!”又道,“公子,不对啊。我点了这些东西,好像还是和账上的有出入……估计还有些钱,让那姓赵的小子藏起来了!”
许平闻言,恨得牙根痒痒:“我这就带兄弟进牢里好好问问他!”
“哎。”洛北叫住他,“我说什么来着,不许滥用刑罚。”
许平有些为难:“洛明府,这姓赵的进了牢里,知道自己干的是杀头的事,那是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做——不给他来两下狠的,我怕他不招啊。”
“不用他招。”洛北轻轻一笑,“我已经知道另外的财宝在哪里了。”
第63章
书斋之中,依旧弥漫着一股股陈年档案的气息。洛北带着吴钩和许平穿过书桌,来到那扇久修不好的窗户面前:“来,搭把手,这个拆下来!再找盆碱水!”
许平带着几个衙役卖力将窗户拆下,丢进一盆温热的碱水之中,半晌之后,窗户上的木漆斑驳掉落,露出其中金灿灿的内里。
“这……这扇窗户竟然是金子做的?“许平大为惊讶,“明府你是怎么知道的?”
洛北摇了摇头:“一开始我也有过其他猜测,鸣沙山?地下?或者前厅那些箱笼之中?直到这扇窗户一而再,再而三的被风吹得撞上墙壁,我才留意到它。”
他指了指那窗户常与墙壁相撞的边角:“几次碰撞,将覆盖在上面的木漆撞掉了些许,露出里头金灿灿的底子,我一开始并未留意,还以为是木头的纹样。直到那夜处置完赵县令,我才发现自己漏了一个疑点。”
“什么疑点?”吴钩好奇道。
洛北笑道:“他既然已经拿到了鸣沙府库的金银,又杀了顾县丞。何必留在鸣沙县呢?”
吴钩想了想:“许是公子来得太着急,他没有时间仓皇逃走?”
“不错。我一开始也是这样想的。”洛北点了点头,“但后来他在林中放置饿狼杀我,又煽动流民造反,意图造成动乱——他有这闲工夫,为什么不自己逃走?难道我一个新上任的县令还会对一个县丞穷追不舍不成?”
吴钩恍然大悟:“是因为公子来得突然,又恰好下榻在这书斋中,赵县令没有时间单独将这金窗户拆下拿走。”
“不错,他之所以改头换面留在县衙,便是要找机会带走这扇金窗户,只是没想到,他弄巧成拙,反而被我发现了踪迹。”洛北说着,叹了口气:“我猜想,顾县丞大概也是发现了此物,才死在赵县令手中的。”
许平问:“洛明府打算如何处置此人?”
洛北望着书斋外澄明的天色,思绪仿佛回到数年前一个夜晚:
他曾经真心实意地要杀一个杀手报仇雪恨,在黑暗之中,是恩师狄仁杰握住了他的手。
那个时候,狄仁杰说:“唯有手执律法之人才能施行惩罚,而他们也要为自己的判决负责。”
想到此处,洛北轻轻一笑:“自然根据律法定罪,因此人罪大恶极,我将提请判处此人死刑,并枭首示众,以儆效尤。”
数日之后,朝廷发来了复核赵县令死刑,犯法狱卒流放岭南的公文。
洛北亲自监斩,看着刽子手将犯人的脑袋挂在了城门上。他在法场两边贴出告示,如有财产被无故讹诈侵吞者,可以到县衙登记,确认无误,可以返还。
洛北到任不到一月,定巨兽,雪冤案,安流民,斩贪官,可谓是菩萨心肠,霹雳手段。县中小民奔走相告,连声赞叹,都说鸣沙县来了位神明一般的父母官。
“原来我还担心你的安全。”慕容宣彻率领一干吐谷浑族人向洛北告别时,曾这样和他说,“如今看来,我太小瞧你了。洛明府,你是可以澄清玉宇,安邦定国的。”
洛北不知如何回答他,只得笑而不语。慕容宣彻也不要他的回答,说完便扬鞭起行,向凉州城外行去。吐谷浑族人们赶着牛羊和马匹开过浩荡平原,在河滩上掀起一阵阵烟尘。
洛北看他神采飞扬,脑海中又响起《敕勒歌》的曲调,但草原上自由自在的日子已经离他很远很远。他目送吐谷浑族人们许久,又把目光投向了奔流而去的鸣沙河。
鸣沙河是黄河的一段,黄河从黑山峡咆哮奔流,在大漠与高山的拥抱中拐了个大弯,桀骜不驯的河水在鸣沙这个地方安静了下来,向东缓缓流去。
汉武帝时期,开边移民,鸣沙境内境内始开挖引灌蜘蛛渠,在河心砌石筑堤,引水入渠,把鸣沙变为一片丰饶之土,素有“塞上江南”的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