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大唐政变生存指南(120)+番外

作者: 望韶光 阅读记录

饶是洛北自诩对武三思的下作已经足够了解,此刻也不由得大跌眼镜:“这太荒谬了,五王离京都多久了,怎么可能指使人泄露禁宫中的事情呢?”

“满朝文武谁不是这么说?可圣上龙心大怒,派去查案的御史李承嘉又是武三思的人,一口咬死了就是五王所为,要圣上下旨将他们满门抄斩。”

裴伷先神情郁郁,“当年王同皎案后侥幸留在长安的那些政变功臣,这一次又被抓进了大理寺。大理寺丞李朝隐顶着压力想要彻查此事,但他的顶头上司大理寺卿裴谈是武三思的人,他这个当下属的恐怕顶不了多久。”

王翰忍不住道:“可这么荒谬的案子,朝中就没有一个人出来说话吗?解琬解御史出使西域,宋璟宋中丞外放杭州,那魏元忠魏相公呢?他在朝中可是担任要职,又是以刚直著称的啊。”

洛北轻轻地笑了一声:“这便是太后的高明之处了。她在自己的遗诏中实封魏元忠一百户,给了魏元忠位极人臣也难有的荣耀。魏元忠自然会投桃报李,庇护武家子弟。他怎么会出来说话?”

王翰听他一说,也不由得垂头丧气起来:“照你这样说,五王岂不是必死无疑了?”

“其实还有一点生机,只是这法子太险,我不能决断。伷先来得正好,你来看看,这法子是否可行?”洛北以指为笔,在蓝天白云之间,写了一个“李”字。

“李家,公子是说......李唐宗室?”裴伷先反应过来。

“不错。”洛北点了点头,“伷先,王翰,你们想过没有?武三思不遗余力地构陷五王,非得要置他们于死地不可,难道只是因为五王发动宫变推翻了武周吗?要知道,远在神龙宫变之前,太后已经立当今圣上为太子。武三思等人早就失去了继位的希望。更不要说,参与政变,他们自己也有份。”

第69章

裴伷先和王翰面面相觑,谁也没有明白洛北的意思。

裴伷先起了作怪的心,也学着王翰的口吻道:“公子,还要我求你不成吗?把话说得明白些。”

他和洛北都是少年遭难,家破人亡,一路在颠沛流离中长大的人,极少用这样语气说话。因此他这话一出口,洛北先是一怔,随即忍不住大笑起来,差点没笑得背过气去。

王翰的脸一下子就红了,想要找个地缝钻起来吧,这山上一片荒芜,竟无处可躲。他只得背过身去,不和这两个人说话。

洛北笑了一阵,才自顾自地往下说:“武三思也是读过书的人,知道前世之鉴,后事之师的道理。他今日虽然权倾朝野,可等圣上一死,他今日的风光便是日后新君整治他的理由。”

裴伷先“啊”了一声,心有戚戚地应了,他叔父裴炎当年曾为女皇立下了汗马功劳,一样落了个兔死狗烹的下场:“所以,武三思费尽心机打倒了五王,是想先扳倒五王,再废了太子,最后扶一个少帝上位?”

洛北摇了摇手指:“不,他的野心不止于此。你们想想,当今圣上是姓李不假,但也做了多年武周的太子。等到五王一死,武三思会借着五王的事情肆意攻击李唐宗室和忠于李唐的臣子,把这些人都打下去。”

他顿一顿,面上一片忧愁神情:”到了那个时候,复立武周宗庙,乃至恢复武周国号……都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王翰本不想理他们,听到这句话却不禁转过头来:“洛北说的对,这样一来,武三思等人又成了皇亲国戚,可以与国同荣了。”

裴伷先点了点头:“如果真是这样,在长安的李唐宗室绝不会坐以待毙。李唐宗室都是皇上的亲戚,他们总还是能在圣上面前说话的。”

洛北轻轻叹了口气:“我说此计凶险,凶险的也就在这里。这些李唐宗室不是木偶泥胎,他们总有自己的想法。万一要是劝谏过了头,让圣上觉得自己在被人逼迫退位,只会激起圣上更大的反弹。”

王翰本在置气,听了这句话终于忍不住转过身来,整个人差点冲到洛北身前,要去抓他的衣襟,半途上才生生止住自己,压低了声音:

“你说武三思在朝中滥杀功臣,为所欲为,都是圣上默许的?!”

洛北见他神情茫然,把话说得更直白了些:“王翰兄,你别忘了,圣上当年是以李唐皇帝的身份被太后罢黜的。长安城里还有个在政变中出力甚多,也做过李唐皇帝的相王李旦。若论法统,说不准圣上觉得武周更名正言顺些呢?”

王翰倒退半步,差点坐倒在地上:“不.......这怎么可能,怎么可能呢?”难道他们这些李唐旧臣期盼了数年的皇帝李显,非但没有半分太宗的果敢坚毅,倒是十成十让人不寒而栗的刻毒阴冷吗?这让那些参与政变的大臣情何以堪?这让思归李唐的天下百姓情何以堪?

裴伷先喃喃道:“我算是明白了为什么太后在遗诏中还特地提了袁恕己的封地……原来她是想祸水东引,让圣上注意相王,从而让武家成为圣上的助力。”

“如今我最担心的便是太子。”洛北道,“此事涉及宫中,绝不能与太子有涉。伷先,你回去之后,劝太子立刻闭门称病。”

裴伷先点了点头:“公子放心。我原本想请成王李千里出面,但他掌管着禁军,也不方便.......除非。”他深深地望了洛北一眼,“公子,我有个不情之请。”

“你想让我写信给褚郡君,让她辗转延请太平公主出面?”洛北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脸上却露出犹疑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