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大唐政变生存指南(13)+番外

作者: 望韶光 阅读记录

郭元振则提出以青海、吐谷浑与吐蕃交换的条件,逼迫吐蕃放弃觊觎西域的野望。

青海、吐谷浑俱是大唐旧地,大非川之败后才为吐蕃步步侵占。这两个地方可以说是扼住了吐蕃的咽喉。吐蕃当然不肯。于是安西四镇和西突厥十姓之地得以留在武周的控制之下。

后来郭元振又巧施离间计,激起了吐蕃赞普杜松芒波杰和大将论钦陵之间的猜忌。最后,吐蕃赞普杜松芒波杰率兵剿灭了论钦陵家族,只有论钦陵的几个弟弟侥幸逃出,率领旗下部族数千帐归附了大周。

郭元振见他虽然年少,却对六年前的事情十分熟悉,不由得一笑:

“看来公子不仅对西域诸事了如指掌,对吐蕃及我朝的事情也十分熟悉。后来,公子与我商定在城中的宁远药铺作为联络点。”

洛北与郭元振所约定的药铺是“杏林”,郭元振这是有意说错了药铺的名字。

洛北知道他在试探自己,干脆将信息一股脑倒了出来:

“不,都督,你我商定的联络点是杏林药铺。杏林药铺的掌柜索行德索先生曾为突厥所掳,是我出金赎回的。他虽然年事已高,却有一片报国之心,我才让他为我效命。”

郭元振笑得越发灿烂,他凑近洛北,问道:“公子之前在突厥,却能与我传递消息,信件来往也从不受阻。想来公子手下,索行德这样的人不在少数。我可否知道他们的名字?”

这是在提条件了。郭元振以智计闻名天下,自然不会做赔本的买卖。要收留洛北这样的逃亡者,郭元振就要把这些实打实的人手收入麾下。

洛北摇了摇头:“恕我不能从命。”

“哦?”郭元振微怒,一手摸上腰间刀柄,“你不怕我现在就杀了你?”

牢中气氛一时剑拔弩张,两人都不肯退让,锋芒相撞,几乎有如实质,就像电闪雷鸣。洛北轻轻一笑,仿佛觉得郭元振这句话很有意思似的:

“郭都督,数月之前,我从突厥仓皇出逃,把自己投入沙暴之中时,并不知道自己是否能活着来到凉州。半月之前,在瓜州城外,面向突厥大军之时,我不知道来的突厥将领是旧友还是仇敌。刚刚,我被押到牢中来见都督时,我也不知道等着自己的是断头台还是一场宴席。我个人的性命何足惜?但这些人把身家性命托付给我。我绝不能辜负他们的信任。”

武周新建之后,李氏宗族、宰相大臣被杀者极多,这些人的家眷子嗣有的被杀,有的被流放,也有很多人流落到了突厥。他们为洛北所用,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洛北把杯中酒一饮而尽,没有答郭元振的话。这已是不言而喻。

郭元振叹了口气,把那两封褚体文书重新折好,收回袖中:“那么公子以昔年反对女皇的罪臣褚遂良留下的褚体写作,倒也不让我感到奇怪了。公子——我能否知道你的来历和本名?”

第8章

洛北早料到郭元振会有此一问:“在此之前,我可否问都督一个问题?”

“公子请讲。”

洛北问:“胜州之战情况如何?”

郭元振上下打量他一番,只见他神情镇静一如往常,双眸灿如流金,似乎世间一切在他眼中都无所遁形。

郭元振忽而想起曾经听过的一个关于乌特特勤的传说:

乌特特勤的母亲是个阿史德家族的女巫。她以秘仪把自己献给了伟大的祆神。祆神怜悯她的儿子,于是赐给他一双看破一切的眼睛。

“公子是怎么知道胜州会发生战事的?”

按照解琬写信给他的时间,洛北那时候已经在前往凉州的马车上了。

洛北轻轻一笑:“突厥主将阙特勤是我的朋友。”他讲话一直语气平和,只有说到“朋友”二字时将尾音上扬,显出一点少年人的意气来。

郭元振若有所思地摸了摸下颌的胡须:

“突厥主将阙特勤击溃六州胡后,大肆劫掠而去。女皇勃然大怒,命胜州都督王珗率五万人出战。两军在圣泉大战一番,我朝一败涂地。王珗也为突厥人所杀,他的副将成了突厥人的俘虏。”

洛北的神态不自觉地松弛下来,目光虚虚地盯着前方的一处,似乎在看一副并不存在的地图:“阙特勤不会收手的。他一定会带领大军前往我边关重镇盐州和夏州。”

郭元振给自己添上一杯酒:“既然公子对阙特勤的思维方式如此熟悉,我是否可以认为,你们关系匪浅,几乎可以称得上是……倾心相交的知己?”

洛北望着郭元振:“都督想说什么?”

“阙特勤在突厥素有第一勇士的称呼。公子能与他倾心相交,应当也是一位与他身份相似的贵胄。巧合的是,日前默啜大汗的谋主乌特特勤葬身在黑沙暴中——他就和阙特勤并称突厥年轻一代中的文武双璧。”

洛北笑了笑:“都督太抬举我了。我只是默啜大汗的书记官,称不上什么谋主。”

郭元振已有三分醉意,闻言不禁捶桌大笑起来:“公子,你这话骗骗朝中那些不谙边事的大臣们还可以。想骗我郭元振,可没那么容易——”

他说着,站起身来,走到洛北旁边,一手拿着酒杯,一手拍了拍洛北的肩膀:

“你熟悉突厥及阿史那家族诸般人事及典仪,通晓突厥、粟特、吐蕃等数国语言。这几年,默啜分封子侄、拓境西域、威服契丹……突厥崛起的每一件事,背后都有你的影子。你在突厥不说大权在握,也是举足轻重……我不明白,你为什么要暗中和我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