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大唐政变生存指南(132)+番外
此时鼓声大起,一道道火把如同游龙一般从侧翼插入了突厥人的阵中。来人昂首而立,他与麾下将士俱是一身白色。
“援军!吐谷浑的援军!”
来将正是留守本地的阴山安乐王慕容宣彻。
主帅坠马,又有敌方的援军到来,此刻不撤,接下去就会全军覆没。阙特勤反应极快,愤恨地向前挥出一刀,逼退众人,高声喊道:“撤军!告诉哥哥和拓西可汗,撤军!”
传令官立刻打马奔向远方,不久,远处响起突厥人的鸣金之声。是阵中的默矩和阿史那匍俱一同下了撤退的命令。
阙特勤斜劈一刀,被洛北反手挡开,雷光再次在天边亮起,照亮了两人满是血水的面容,阙特勤这才注意到,面前人的一双眼睛:
色如琥珀,耀如流金。
“乌特?!”他的声音压在喉咙里没有发出来,就被一阵又一阵的鸣金声打断。他知道,今夜想要把眼前之人留在此地是绝无可能,只得怀着愤恨与不甘收兵而去。
鏖战一夜的唐军也终于得到了休息。众人重回鸣沙城中,各自休整。
直到跳下马时,洛北才感到自己的双手在发抖。但此刻他心中思绪实在太多,他已经无暇分神去想,只在面上装出一派欢乐笑容,与跳下马来的慕容宣彻打招呼:
“宣彻王子来得好啊。倘若没有你改变战局,此战危矣。”
慕容宣彻也笑了:“我一接到消息就来了,可紧赶慢赶,还是来晚了,那时突厥大军已经兵临城下,我只有一千来号兵马,不能与他们正面对抗,只好在后面埋伏着,等待时机。若不是洛公子那一箭让敌人自乱阵脚,怕是我这一千人的小队伍也起不到什么作用。”
哥舒亶在一边心服口服地叹了一声:“洛公子百步之外,一箭破甲,此等骑射功夫,是我生平仅见。”
“可恨还是偏了一些。”洛北道,“若高三寸,正中咽喉,默啜已经成为箭下亡魂了。”
突厥国内本就混乱,各方势力心怀鬼胎,至今仍然是斗而不破,不过是默啜凭借自己的功勋强压下去。倘若默啜一死,突厥国内立马就会再起内战。
众人哈哈一笑,都不接话。只有哥舒亶拍了拍他的肩:“洛公子,过度谦逊可就是骄傲了。”
说话之间,探马来报,突厥人鸣金收兵,度过鸣沙河,在北方河岸驻扎下来。
“真是贼心不死啊。”李贞叹了一声,“洛公子,你的意思是?”
第76章
洛北本是在场众人中年纪最轻,官职最低的,但现在众人都将一双双热切的眼睛望着他,好像这鸣沙城中唯有他能定鼎乾坤。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洛北声音镇静沉着一如往常,“既然敌人不肯退却,我们就主动出击,过河去攻打他们的营地。”
他定定望着雷雨过后一碧如洗的蓝天:“三日,默啜最多需要三日时间就能摸清我军的虚实。所以,哥舒将军,后天清晨,你率一千精锐骑兵,要趁着天未破晓袭击敌人的营地。记住,此战只许败,不许胜。”
哥舒亶抬手放在自己的心脏之前:“遵命,洛公子。”
“李刺史,我希望你率披甲步兵扼守河岸阵地,架起盾牌,竖起长矛,面向突厥骑兵的冲击。”
“到了这个地步,还谈什么希望不希望?”李贞点头称是,笑着道:“洛公子,你还是直接下命令吧。”
洛北闻言,也不禁一笑:“慎交兄,昨夜突厥大败,默啜也受了伤。如今突厥能担当大任的只有阙特勤一人。他用兵精妙,你这一去,要打的是硬仗。”
他敛容正色道:“记住,无论如何,不能让士兵溃散,如有不从,军法处置。”
李贞的面容也严肃了起来:“是!”
“宣彻王子,”洛北望向慕容宣彻:“你和我各率骑兵两千,自左右两翼冲进突厥的军阵,趁着他们围歼我步兵之际,绞杀其余的部队。”
慕容宣彻高声道:“是!”
那天夜里,天空升起了惨淡的月亮。洛北登上城楼,向河对岸突厥营地的地方眺望。
正如他所料,阙特勤的旗帜已经取代了拓西可汗的大旗,在象征突厥大汗的狼头纛后随风飘扬。
这代表着默啜已经把这一次战争的主将职位彻底移交给了阙特勤,也意味着他和阙特勤这对挚友与知己,终究要在真正的战场上一决高下。
过去洛北还是乌特特勤的时候,曾经和阙特勤争过数次高下,赛马、摔跤、打猎、射箭、沙盘推演,甚至是喝酒。两个人各有所长:阙特勤是近战的高手,而他是骑射的行家,他们的较量各有胜负,每每结束之后,总是一笑置之。
但到了如今,他们是在以将士们的性命为棋子,真刀真枪地决生死,赌注便是这场战争的胜利。
洛北突然很想和阙特勤再说些什么,他在县衙的书斋里翻了又翻,才翻出一支半走了调的竹笛。他登上城楼,吹起一首突厥的古歌。这古歌讲述的是土门可汗和室点密可汗兄弟的功绩,还有他们分道扬镳,分裂东西突厥的故事。
月夜里,突厥大营里远远地亮起火炬,有个人影从帐篷里走出来,远远地朝这边望。
洛北继续吹奏着,这首漫长的古歌在漆黑的夜里传得很远。直到结束,他放下竹笛,也朝那边深深地望了一眼。
隔得太远,连面容都看不清晰,只有一个人影,立在那里。没有人说什么,或做什么。大战当前,说什么或做什么都是徒劳无功。
月亮渐渐地淡下去了。洛北转身要走,几步路的功夫,从突厥营地的方向,突然传来一声凄厉的哨音,像是一声飞鸟的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