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大唐政变生存指南(144)+番外
他说着,眯了眯眼睛,远望着洛北标记出来的山川和关隘:“他如今已经有了东至伊犁河,西至药杀水的大片土地......都是水草丰茂,人口众多的好地方。要是再把别的土地也切分给他,不日他就可以在西域自立为王了。”
———————
突骑施的牙帐设在碎叶城外,碎叶川之滨。在牙帐周围,千百顶毡房耸立。这些毡房组成的营地,便是突骑施的“王城”。被这些毡房众星拱月在中间的牙帐是一座圆顶的毡房。毛毡外的毡毯上绣着连绵的吉祥图案,包毡房的绳索上都夹杂着金线,即使在风雪之中,也显得分外显眼。
在洛北这位昔年的突厥汗国重臣“乌特特勤”看来,虽然乌质勒尚未称王,他的牙帐也已有不亚于默啜大汗的气派了。
突骑施人多信奉祆教,在突骑施的牙帐之前,两盆火堆于大雪之中熊熊燃烧,在风雪中散发出连绵不断的檀木香气。
牙帐之外,乌质勒、阿史那忠节、娑葛等一众突骑施汗国的重臣已等候了一会儿,他们在帐外和使团众人互相道礼,便在风雪之中开启了这次谈判。
大唐与突骑施有共同的敌人,那便是正对西域虎视眈眈的突厥默啜。但大唐与突骑施也有互相不能妥协的利益,首当其冲的,便是碎叶城的归属。
“当年大唐册封的继往绝可汗阿史那斛瑟罗弃城而逃,正是我父亲挺身而出守住了碎叶城。如今你们就靠嘴皮子上下一碰,就想把碎叶城要回来,这绝无可能!”这高声叫嚷的,是乌质勒的儿子娑葛。他如今三十余岁,中等身材,遗传了父亲的黄发黄须,开口说话时,就像一只年轻的雄狮在怒吼。
解琬不慌不忙,不疾不徐地道:“娑葛首领,碎叶城当初是大唐安西都护王方翼带人修建,大唐统治多年,也为各族杂居之地。恐怕不能为你们突骑施一族所有。”
阿史那忠节在一边敲侧鼓:“我们并没有要以突骑施一族所有,只是冬日严寒,我们需要有个遮挡风雪的地方。”
郭元振冷声说:“遮挡风雪和设牙帐可有很大的不同。忠节将军,你去过长安和北庭,也当知道那里的部族是怎么做的。他们夏日去牧场放牧,冬日便把部族迁居到大唐的城池之下,城墙替他们遮挡风雪——即使是北庭都护兴昔亡可汗阿史那献将军,也从未说过要把自己的牙帐设在庭州城中。”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互相争执不下。碎叶城外的风雪一时大过一时,渐渐地积到了人们膝盖的位置。洛北很少自己发言,他除了充当译语人,在两方之间替他们转述含混不清的句子,便是透过风雪,观察这群参加谈判的突骑施首领们。
忽而,他像是注意到什么似的,拉了拉郭元振的衣袖:“我看乌质勒的脸色,好像不太对劲。”
郭元振正为碎叶城的归属纠缠不下的事情头疼,一时也没能转过想法:“你在说什么?”
“我说,乌质勒的脸色不太对劲。”洛北道。
他眼见乌质勒隐约有倒下的趋势,立刻冲到两方之中,挥舞双手,极大声地用突厥话和汉话说道:“诸位。现在必须暂停谈判,移步牙帐之中,否则乌质勒首领会有生命危险!”
娑葛不服气地看着眼前这个长得俊美的青年:“你是在诅咒我的父亲吗?我的父亲是突骑施的勇士,他一定能活到千岁!”
解琬也觉得他的话说错了场合:“洛北,你这是做什么?这不是你炫耀自己医术的地方。”
洛北回头正要和他们争辩,却看到乌质勒站立不稳,向后倒去。他快步上前,眼疾手快地扶住乌质勒,伸手探他脉搏,已是枯若游丝。
“父亲!”娑葛惊叫了一声,也顾不上谈判的事情了,急命众人将乌质勒扶到牙帐中。他无人可以求救,只好把目光望向洛北:“大唐的使臣,你有办法救我的父亲?”
洛北挽了挽衣袖,平和冷静地答他:“我有,但我需要一盆干净的雪、一只蜡烛、一盆烈酒、一盆清水和几块干净的布匹。”
第83章
娑葛下意识地照洛北的命令去吩咐一众奴仆,甚至不消洛北吩咐,就把牙帐中的一概人等都请了出去,只留下自己和几个亲信。
但当他的目光重新回到洛北身上,看到他那一身青色的唐人公服,又咂摸出一点不太对劲的味道:
“这是我突骑施的牙帐,不是大唐的碎叶城,我才是突骑施的主人,为什么要听这个唐人使臣的命令?”
但洛北已经坐在了乌质勒的床榻边,低头为乌质勒施用金针。他像个正在敬天的祭司,神情专注,容不下一点外物侵扰。娑葛张了张嘴,一句喝问的话也没能出口,反倒转出大帐,去到给大唐使臣们休息的帐篷之中,请教郭元振和解琬一句话:
“他真的能治好我的父亲吗?”
他说这话时态度认真谦卑,与刚刚在雪地里与他们高声争执的那位异族领袖简直是判若两人。
解琬脸上露出温煦的笑容:“若说旁事,我不敢肯定,但若说医术——洛公子医术超群,乃当世国医圣手,是有妙手回春之能的。有他在,乌质勒首领定会安然无恙。”
“解御史说这话,娑葛首领大可相信。”郭元振道,“多年之前他出使贵部,返程时也曾身患重疾,正是得到洛北的救护,才安然无恙。”
娑葛这才轻轻呼出一口气,把心落在了肚子里,他躬身下拜,对着帐中圣火发下宏愿:“倘若洛司马真能救我父性命,我突骑施可以放弃在碎叶城中建牙,以示我诚意。”